家里老人宁愿把东西放烂也舍不得吃,不仅仅是因为过惯了苦日子

今天群里一段有关老一辈和年轻人对待勤俭节约的差异化态度的聊天引发了我的思考。

大意是,这位小伙伴认为原生家庭存在很多过时的观念,尤其是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两代人之间形成了巨大的“代购”,并且他认为两代人的认知在快速变化的今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原先提倡的勤俭节约这一美德已经被现在的努力赚钱理念排挤,后者更适应今天的大众实际需求。并且认为老一辈的人的勤俭节约是过惯了苦日子,这种节省的观念让他们在物资丰富的今天依然固存,就导致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方面的争执。

他的这段言论让我对“存在即合理”有了进一步思考。那么,勤俭节约意识会逐渐被物资越来越丰盛的时代抛弃吗?

发现没,这位小伙伴无意间把勤俭节约和努力赚钱放在了对立的位置,所以在他的眼里,老一辈的勤俭节约观念不符合当代人的实际需求。我们先不论这句话是否偏颇,先从理性角度分析一下这个理念背后的渊源吧。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勤俭节约和努力赚钱的关系。

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勤俭节约即为“节流”,而努力赚钱则可以概括为“开源”,两者组成了现在社会很流行的一个叫法——开源节流。

但开源节流并不是近来才兴起并流行的叫法。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荀子在《荀子·富国》篇中说“故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币之源也;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故明君必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大意是说农业时创造财富的根本的大业,聚财只是结果,货币只是流通手段,财政只能从流通中取得,所以用扩大流通的方式来增加收入,对增加财富并无好处。

这句古话其实很好的论证了开源与节流的关系,也就是说二者并非是零和博弈的关系,而是彼此影响的正向促进关系,即1+1>2。

勤俭节约其实是“节流”意识在普通百姓中的具体体现。它作为两千多年农业文明大国的一种正面理念(美德),被一代代的人传颂奉行。

但是,为什么在21世纪的今天,很多年轻人会觉得老一辈奉承的这一美德逐渐过时了呢?甚至认为这种美德成为两代人之间代沟的具体表现?

追根溯源,主要原因还是年轻一代对勤俭节约的片面浅显认识。

我们仔细思考一下便会明白,为什么老一辈的人会将勤俭节约的意识刻到骨子里。

因为在他人那个年代,中国依然是以农业为主要主,一句话大意是说“城市中的人,往上追溯一到两代,几乎都是农民出身”。也就是说,老一辈的人的思维依然停留在农耕年代,他们传承着两千多年流传下来的农耕文明,“节流”的意识依然也深入骨髓。

但为什么老一辈的人的“开源”意识不足?

因为环境所致。

他们那个年代,也可以说他们之前的近代和古代中国,农耕文明让大部分的国人一辈子被土地捆绑。在他们眼里,土地意味着一切,土地是衡量一个家庭和地区财富的核心标准。大部分的中国家庭的核心收入依靠农业种植,而很多家庭的多余收入会自动投入土地,以此形成一种封闭式的农业生产-消费圈。毫不夸张说,这种“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前。

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老一辈的人“节流”意识要远远强于“开源”意识,即勤俭节约的意识深入骨髓了。

理解了老一辈人勤俭节约意识的背后因素,我们也应该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知。

勤俭节约的理念永不过时,只是在商业竞争剧烈的今天,这种理念更表现为合理规划收入和消费的关系。与此同时,无限可能性的环境里,“开源”的理念也正应时而生,成为更多人寻求财富的主路径。

正所谓一个水池存水量与注水口和流出口紧密相关,“开源”在今天很重要,因为时代赋予了人们更多可能性。但是,“节流”也同样重要,毕竟,有钱人不等于富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里老人宁愿把东西放烂也舍不得吃,不仅仅是因为过惯了苦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