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答案,很可能是你问题没提对

得不到答案,很可能是你问题没提对_第1张图片
问题是钥匙,找对问题就能开锁了

华与华公司的创始人华杉在内部的培训会上,提到了在工作中要着意训练的三种思维方式,分别是是“最终目的”“三现主义”和“具体动作”。在关于“最终目的”这种思维的解释上,他说,很多人努力找答案,但常常一开始没找对问题,所以虽然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却无任何事功。

去年还在养老院工作的时候,经常和退休老人打交道。有一位宋爷爷我印象深刻,每次见到我,他都要讲一讲他心心念念的永动机。学过高中物理的人都知道,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民科”宋爷爷坚信,永动机一定能做出来。因为我耐心听他讲,所以他非常感慨,说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做养老实在可惜,应该去搞永动机。每次想起宋爷爷真诚的脸,我都有些沮丧。

所以,华杉说,要去找正确的问题。当你找到正确问题时,答案就在它的背面。这就像深入林中的人,遇到了毒蛇的攻击,有经验的采药人会告诉你,在附近找找,可能就会发现草药能医你的伤。还记得一个拼图的故事,被撕成碎片的地图,要由一个小孩把它拼起来,对于成年人来说,这也不一定容易。小孩很快拼好,大人惊问是如何办到的,小孩把地图翻过来,背面印的是一个头像。把头像拼好了,地图自然就拼好了。在这里,如何拼好头像就是正确的问题。

那什么样的问题是错误问题呢?比如:怎么从月薪5000变成月薪50000?这就是错误问题,但它非常常见。这类问题就像问:我要如何一夜暴富?人们是怎么犯这类错误的呢?华杉说,一是因为没有抓住最终目的,二是缺少思考,没有落到具体的事儿上。所以,当你困惑的时候,不妨用这两个标准来衡量一下自己的问题。

错误的问题太多,正确的是什么样的呢?连续创业者、车和家创始人李想的做法值得我们参考。他在接受采访 时,提到了自己有一个智慧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三步,实际上就是问自己三个问题:你想要什么?你需要放弃什么?你需要承担什么?这个智慧系统帮助李想度过了很多好艰难时刻,和李想一样曾被当作80后创业代表的还有一个人,如今他已经离开了我们。创业维艰,如果找不对问题,有些坎儿真的过不去。

如果还不够,我们再来看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给出的问题。有一本书叫《德鲁克经典五问》,专门讲了作为企业管理者应该常常思考的五个问题:

1. 我们的使命是什么?

2. 我们的顾客是谁?

3. 我们的顾客重视什么?

4. 我们追求的成果是什么?

5. 我们的计划是什么?

这个框架会引导你,从战略出发,一直想到当下的具体行动,说它是做企业必须回答的真问题,毫不为过。

再看一组写给个人的问题。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第十一任院长詹姆斯·瑞恩写了一本书,叫《关键提问》。全书给出了五个实现有效沟通的问题。读了之后,你会感觉它们像“你好”“谢谢”“对不起”一样有价值。

问题一:等等,你说什么?

这叫先理解,后下结论。对话的前提时,听清别人说什么。哲学家伏尔泰甚至说,我不同意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么做,是在帮助自己和对方梳理思路。

问题二:不知道……

这个问题不会让你显得无知,它可以用来扩展更多的问题: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能不能……?无论是表现出好奇心,还是与他人协商,都有机会让对话走向深入,让协作成为现实。

问题三:我们能不能至少……?/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试试?

这背后其实是设计思维,寻求最小可行性产品/方案,超越分歧,达成共识。改革这么难,我们可不可以先搞一个特区?毕业后学英语好难啊,我们能不能每天至少背10个新单词?写书这事估计跟我没什么关系了,我们可不可以先试着每周来一篇生活/工作心得。这样问,会引出行动,这难道不是我们要的吗?

问题四:需要我做什么?/我能帮什么忙?

当别人遇到难题时,你除了给建议,还可以这样问,没准他真的需要你的帮助。这个问题表明的是真诚的态度和鼓励的热情,而且有界限感。说不定别人不希望你插手,你这样问了,虽然他不需要你来帮忙,但他会将你视为一个协作者。

问题五: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参加过大会的人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提问者,拿到话筒后,一些人就成了麦霸:喋喋不休,5分钟过去了,他还在说自己的观点,果断的主持人都会来一句:你的问题是什么?这就是在聚焦当下的情境。当我们把这个问题提给别人的时候,也需要同时问自己有没有抓重点。

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做个人的事,把问题问对了,答案自己就会浮现出来。而对的问题,早已经有人替我们总结出了很多,一时找不到对的问题,或者无法判断问题对不对,就要回归初心看一看。每个问题都会在一个框架之内,有时候找不到答案,就在更大的框架里提问,比如问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好了,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得不到答案,很可能是你问题没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