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感谢岳方舟老师贡献的『跨过摄影门槛』系列文章。
『跨过摄影门槛』教你用光(三):光的变化造成的不同效果
十一回来,学摄影原创教程恢复更新。用光环节已经进行到了第三章,前两章分别聊了显色性与色温,这两个都是摄影能用到的光的基本属性,这一章,我们来聊一聊光线角度如何左右画面效果。
前言:
前两章,我们分别知道了光有显色性,有单色光和复色光,有些复色光有显色性,显色性有高有低。显色性和单色光复色光,都是光本身的属性,今天我们来讲光由于发生变化而导致的效果的不同。本次出现的样片有参数的是我本人拍摄的,人像样片经过简单磨皮与调色,风景样片没有注明后期手段时都只经过缩图和锐化。
正文:
当光源一定时,控制变量就变成了光效与光位。
光效是指光源在照射被摄对象时的效果,广义的光效指光影配合,狭义的光效指光的软与硬。由于光影配合不属于摄影技术门槛,所以本篇只解释软光与硬光。
硬光:指类似晴朗午后太阳直射时的光效,会在被摄物非呈光面附近留下明显的边缘强烈的影子。
硬光的特点:优点是塑造被摄物质感,突出被摄物反差,容易获得锐利、高解析度的影像。缺点是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比太大、反差过度等情况。
▼ 样片如下:
▲ 器材:佳能5D2 135L 200快门 ISO800 光圈F2
模特的七点钟上方有一台大功率镝灯,向下照射模特的面部,可以看到,在模特的左脸处留下了很明显的阴影。
如何获得硬光?
晴空下太阳直射光
所有闪光灯
不进行柔光的直射光源
远距离大功率光源
光源越远,光越硬
软光(柔光):与硬光相反,没有显著光源的非直射光。
柔光的特点:优点是不会留下明显的影子,有利于被摄物的真实还原。缺点是没有影调可言。
▼ 样片如下:
▲器材:佳能5D2 康泰时85 F1.4YC 400快门 ISO50 光圈F1.4
鸣谢我女友出镜。这张照片拍摄于我家小区门口,在居民楼的阴影中,可以看到被摄对象并无明显的光比差,眼神光也不明显。不过我在焦外选择上特意让有阳光直射的部分进入画面,让整张照片有了光比差,造成了光效的层次感。
如何获得柔光?
晴天时的阴影
没有阳光直射的室内
任何非阳光直射情况下的布光
经过复杂设置的柔光箱柔光伞或者白板
经过遮挡的硬光——硬光可以变柔,但是柔光很难变硬(除非使用透镜等改变光路走向的设备)
光位:光所指向的方向。光位是个三维概念,之前总有教程将光设定成向量,其实光更像体积,像水那样充满空间。
▼ 请看一张光位图:
很多摄影师习惯性的讲角度,我更喜欢以模特为参照系说“几点几点钟方向”相对比较直观。
那么这些光位都会获得哪种效果呢?请看:
这是某外国网站的截图,喜欢人像玩儿灯的朋友可以保存一下。
图上的解说:第一行是闪光灯从上方斜射,第二行是闪光灯从水平位置直射,第三行是从下方向上斜射。可以看到一支灯就可以玩儿出这些效果,如果再加上一支两支,效果会更加多样化。
我们用正光(顺光)和逆光简单举几个栗子。
▼ 请看栗子1:
▲ 器材:佳能5D2 康泰时50 1.4YC 快门4000 ISO100 光圈F1.4
来自我的一次游玩,当时蓝天白云,太阳在我的脑后,我突发奇想用F1.4的大光圈拍了一张风光照,效果还不错。可以看到,蓝色的天空与蓝色的湖水呈现出了浓郁的深蓝色,只有在顺光情况下啊才会出现这种效果。还有,暗角不是后期加的,越大光圈的镜头在光圈全开下越容易出现暗角,这是镜头天生的缺陷。
▼ 请看栗子2:
台湾中正堂,来自朋友的相机。
可以看到这张照片是一张顺光风景照,赶上了非常好的天气,顺光下的云非常有层次感,而且中正堂的外墙质感也很足。
▼ 请看栗子3:
▲ 器材:佳能5D2 康泰时50 1.4YC 快门125 ISO100 F2
这张照片是一张标准逆光照,花瓣受光的部分被打成半透明,整个画面有着很强的明暗对比。
▼ 请看栗子4:
▲ 器材:佳能5D2 135L 2000快门 ISO250 光圈F2
当天是一个大霾天,整个天都被柔光了,但是天空中依旧有太阳作为主光,这就是胶片摄影中老话讲的“假阴天”:大部分光效是柔光,但是依旧有个直射光源。“假阴天”是个非常适合拍摄人像的天候。可以看到,直射光给女孩头发上打出了亮区,等效于一个头发光,而面部却在阴影里但是没有进入明显的暗部,同样保持了一定照度。
▼ 请看栗子5:
▲ 器材:佳能5D2 CZJ200 2.8 快门400 ISO1000 光圈F2.8
相机的点测光可以在让亮部正常曝光的同时让暗部更暗,这张照片在拍摄时就使用了点测光,锁定了亮区的叶子本身的曝光。而焦外的暗区是阴影所在,并没有被阳光照亮。于是曝光,光比刚刚好,暗部有些死黑,但是亮部没有惨白。
▼ 请看栗子6:
▲器材:佳能5D2 24-70L 快门60 ISO100 光圈F16
这张照片做过复杂的后期,像大家现在可以看见的逆光中的暗部细节,在原片中都是看不到的都是死黑的……其实说复杂也不复杂,就是拉拉暗部平衡一下区域曝光拉个对比度曲线最后再降噪而已。逆光直摄太阳永远不是好选择,原因之一是有害眼睛,对眼睛的伤害远甚于对相机感光元件的伤害。第二个原因是光比较难控制,没有良好的准备环节,就只能靠后期去拉亮暗部平衡光比。第三个原因就是JPEG下画面很难看,挑战相机感光元件的宽容度底线。所以还是那句话,没做好充分的准备,就不要拍摄直视太阳的逆光片。
▼ 请看栗子7:
▲ 器材:佳能EOS 5 柯达Pro photo 100胶片 50 1.8 500快门 ISO100 光圈F1.8
以后有人问什么是轮廓光,都可以看看这只小猫:中午强烈的阳光照在晒太阳的小猫身上,让小猫的皮毛有了高光区。用在人身上也是同理,只不过找个蓬松一些头发的姑娘很重要。
几个小技巧:
逆光拍摄时,有时会出现恼人的眩光和雾化,这时需要遮光罩来帮助挡光,如果遮光罩都没用,那么可以冒险伸手挡一下……没有办法的办法……
光还有个特性叫 在传播介质内向量衰减,这是个结论请大家记住。这句话是送给闪光灯用户的:不要妄图使用闪光灯照亮很远的物体,比如角楼。
如果某个被摄对象的光不是你所需要的,那么你要么改变光源位置直到合意,要么把相机收起来,说:光不好我不拍(from宁思潇潇)。
没光怎么办?没光还拍啥……
如何布光拍人像属于摄影内容范畴,布灯是艺术构想的一部分,需要长期实践+创意才能搞定,不是某篇教程看完了就能会了的。
后记:三篇文章,完成了摄影门槛中关于用光知识的跨越,如果大家想观看两篇往期文章,可以输入“用光”来检索。下一期会给大家带来曝光的相关知识,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