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 20.2011
 

 

      
      
      
       近来在阅读这么一本书——《随遇而安》,为什么会有心思来读这本书呢?缘于它的作者:孟非,一位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
 
其实,更让我对这本书趋之若鹜的,还有一个原因:鲜亮镁光灯下、万众瞩目的孟非,在主持节目时,为何有那么大的个人魅力——言谈方面谈笑风生、生活例子信手拈来且恰到好处,说话特有幽默感——这种幽默,不是葛优式的冷笑话,而是恰到好处的笑话,属于那种你听过之后会发自内心地会心一笑的情形。而另一方面,他说话很有技巧,让人感觉很舒服,不与人争锋相对,典型的温和派!
 
从他在电视荧屏上的表现,也能让我默默地感到:孟非,他应该有那么一段“不为人知”的人生历程——人生阅历会很丰富?他应该有自己对生活品味与人生感悟的方式——难道就是随遇而安?
 
 
我带着十分好奇的心思去阅读这本书,诚如它的书名一样《随遇而安》,生活对他来说,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过往的人生坎坷,从平凡到精彩,命运总在不经意间转折。懂得顺应本心,淡定从容,坦然面对每一次改变。
 
 
男人,真正的男人,在前进的路上,有苦,得自己扛在肩上!有泪,往自己心里流!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展示给人们面前的,需要的是我们最好的精神面貌!苦闷的事儿让他深藏在内心深处。
 
简简单单是一种美——随遇而安!
 
也许一个人,成功了,才会有更多的人去关注!这是自然而然的!但他是如何地一路坎坎坷坷地走过来的,人生阅历之丰富,人生感悟之独特,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或许还包括他身边的人!其实,有思想的人、有上进心的,每每看到这样的故事,或多或少产生感动之情与莫大的激励的力量!能从中汲取一些积极态度,以之来面对自己真实的生活,明白平平淡淡才是真。
 
 
如果有兴趣的朋友,这一本书,很值得你去读一读,品一品——
 
孟非的这一本自传体的书——《随遇而安》,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细细品读,你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儿——
 
这本书分为自序和九部分,每个部分都写得很精彩!清新的文笔,将许多的个人经历娓娓道来,感觉很亲切。
 
其中,我较为喜欢的是前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重庆 童年
第二部分:南京 南京
第三部分:印厂生涯
第四部分:走进电视

 

 

孟非在《自序》中说,“或许,有人会觉得《非诚勿扰》非常精彩,它的主持人也应该有同样的精彩的人生。我可以肯定的说,这是一个误会。

 
生活中的我竟然如此乏味——既没有高尚的情操,也没有高雅的情趣,更没有高深的思想,甚至说不出一点儿高级的俏皮话。
 
这里,平淡的解说也体现了孟非,是一个很谦逊的人。

 

【重庆 童年】
 

 

孟非说,“多年之后回想我的童年,只有在重庆的十二年是最无邪又无忧的日子。”
 
在他这一段对自己家乡描述中,也让许多人了解到这句俗话的真理:谁不说俺家乡好?但是,要说好,是好在哪里呢?他却从另一个侧面为我们展示了重庆的“好”!
 
重庆,作为一座山城,有两张名片,让他在许多城市中显得金鸡独立!一个是重庆美女,一个是重庆美食。不用多说,这两张名片,都是许多人普遍认同的。因为重庆多雾的气候与潮湿的空气,很容易让这个地方盛产美女。而美食呢,我记得重庆的美食“重庆火锅”是很出名的,而还有另一道“烤活全鱼”,我品尝过,也是不错的美食,更别说其他林林总总的小街小吃,如重庆面食等。
 
 

 

 
 
对于重庆这座城市,“有个导演对孟非说,他很喜欢重庆,列举了三条理由:第一,重庆这个城市特别有立体感,山城嘛,依山而筑,正所谓‘名城危踞层岩止,鹰瞵鹗视雄三巴’;第二,重庆方言特别有感染力,火暴中透着幽默感,幽默感里透着智慧;第三,重庆的美食。
 

 

而重庆的男人呢,据他介绍,重庆男人很有意思,对内呢,很疼老婆的,也有可能是因为大多数重庆女人性格都比较泼辣;对外,生性耿直,直来直往,人倒是热情,但热情更多的是体现在行动上,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不是很擅长。因为我认识一位朋友,是重庆的,算是一个这么的重庆爷们,所以我觉得孟非的描述很有见地。

 

【南京,南京】
 
孟非,作为一个生在重庆,长在南京的人,自然温暖的重庆给了他太多美好的回忆,而南京,则是从他的中学时×××始的,中学时代的不得志,人生多了一些选择,也让他对南京多了一些现实的看法。
 
他自己说过,“很多人回忆起中学时代都觉得特别纯真、美好,但我却觉得它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阶段。我没考上大学。在印刷厂工作出了工伤,在电视台当了很多年临时工,这些都没让我觉得多么沮丧,只有中学时代是我最不愿意回忆的日子,那时我成绩不好,父母关系也不好,生活暗无天日的。

 

【印厂生涯】
 
这一阶段的人生经历,可是对年轻的他来说,是一段“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
 
他的一段描述,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一种力量!让读到这一句话的人来说,都能感受——一种积极向上、成熟稳重的态度!
 
这一段话是这样的,“我在印厂的那段生活最重要的收获是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阶段意识,我清清楚楚地感受到了——在这个社会我属于哪个阶层。

 

【走上电视】
 
在江苏电视台多年的临时工,虽然干的都是一些杂活儿,如接电话、搬东西之类的,他作为一位年轻人,勤快、机灵、爱学习、能吃苦,两次大型的活动(一次活动为拍摄《西域风情》,一次活动为拍摄《奔向亚特兰大》),“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他一跃走上电视台工作者之路。

 

记得以前在中学时代一位教我语文科的卢老师曾说过,知人论事!只有认识他的为人处事,才能更加容易地读他的作品,甚之,完全去读懂他。
 
读孟非的《随遇而安》,虽没有名人大作的磅礴文笔那么惊天泣地,但他那从平凡到精彩的人生经历,却为我们展现一个实实在在的“男人形象”。
 
这更加让我坚信这句话的真谛了,孟非曾在主持《非诚勿扰》时引用法国作家雨果的名言——“男人只有两种东西,是所有人永远拿不走的,一个是阅历,一个是朋友。”
 
阅历与朋友,真的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行走在人生道路上,帮助会很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