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觉得自己脑子好使,会读书,也成绩不错过。不过,如今书读多了,才觉得从前真的是图样图森破,一直都是低效爬行般地学习。毕业后工作又多年了,才慢慢感觉到,从前的学习方式有多么低效,浪费了大好时光。
所以,总结一下自己从各种错误中总结得来的一些经验,供参考。
参考了《暗时间》、《学得少却考得好》、《异类》、《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卓有成效的程序员》。尽量简明,每条只做简要说明,不做长篇大论。里面的内容,多数并不新鲜,有些是从小就听到的老生常谈,但知易行难,所以还是再说一下。
当你在准备考试的时候,就请直接背考点,不要在这个时候去扩展知识。考驾照的时候就认真研究通关技巧,不要去研究如何安全驾驶。虽然,驾考里也有安全方面的内容,但这个和你出于需要去学习安全驾驶,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专注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多数人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实际在做的时候会分心。这个要靠逐渐养成习惯来达成。
下面是一些建议:
状态好的时候做难度高,需要专注的学习内容;状态差做简单的,或者就干脆休息。
学习的时候,请关掉qq,其他网页,任何与当前内容无关的。
好的学习环境,躲开干扰。
关于学习环境,传统上认为就是安静的地方,如教室、图书馆。但实际上,我认为好的环境是没有人打扰和缺少诱惑的地方,但并不一定要安静。甚至我认为麦当劳、公车,也是不错的学习场所,因为这里没有熟人来找你,没有某个ta让你一直关注,也没有让你一听就心痒的游戏的声音。不太好的学习地方,反而是教研室、寝室,这里充满了游戏、看片子等各种诱惑。工作场所也难以持续学习,因为经常会有人因各种事务来找你。在这些场所,可以以思考为主,而需要大块时间的事务则应换个时间和地点。
专注,跟习惯有关,也和兴趣有关。我相信多数人都在游戏、电影、棋牌里达到过专注。因为这些东西很好玩,虽然可能你可能不觉得这些是学习,但确实,在需要高度专注这点上,这些内容和学习契合了。
大脑的状态是学习效果的决定性环节。简单说,没有思考,就没有学习。
积极思考或实践,获得反馈,根据反馈结果重新梳理,再重新思考,再获得反馈。这种方法是提高效率的最有效的工具。
看新书时,先问自己一些问题:
为什么看这个书?书里可能会有什么内容?
然后看目录、摘要、后记,看看与自己想的是否一样。特别要关注那些不一样的地方,但不要急于去看为什么不同,而是大概记一下,这样在后面的学习中会予以特别的关注。
之后看每章目录,一边看目录一边想里面可能会有什么内容。
这个过程,可能会遇到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完全没概念,完全无法想估计到书中的任何内容。
第二种情况:能估计出一些。
第三种:基本都清楚,没有新东西。
第四种:与自己的观念差异太大。
一般第二种情况是比较理想的,这意味着有难度,但并非高不可攀。
第一种,可能意味着太过艰深,可能书不好,也可能自己基础太差。可以考虑放弃,如果一定要继续读,可以考虑另外找本浅些的来读。或者是以书中的目录为线索,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地去上网查科普文章。注意在读这些科普文章的时候,同样也要按照思考à反馈的过程逐个提炼出真正有营养的部分,予以特别关注。
第三种,意味着没营养,跳过。但如果其中个别章节自己不太清楚,可以酌情细读。
第四种,可能意味着书真的很垃圾,但也可能是自己确实不懂(还自以为很懂)。这个就要仔细分辨后再酌情处理了。
使用反馈法,核心就是思考和反馈两个环节。通过思考,可以快速利用已有知识体系来重构新的知识体系,通过反馈则可以快速把精力放到自己的薄弱部分,重点攻克。
思考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从逐字阅读,再被动理解的方式中跳出来,直接寻找有效内容,提高速度。
这部分,可以参考《学的少却考得好》。
这里高速存储器是个比喻,指人脑的记忆功能。
计算机中的存储器是分层次的,分别是寄存器、cache、内存、外存。大体上,越靠近cpu的部分,存取速度越快,但容量越小。远离cpu的,则速度慢,但容量大。
对应在人身上,就是人自身的记忆速度快,但容量小。笔记、电脑、书籍、网络等方式,则速度慢,但容量大,网络的容量近乎无限。
因为人脑是随身携带的,所以最方便。哪怕是排队这么两分种,都可以拿来记忆和学习。
很多人推荐做笔记,但我比较强调使用大脑。做笔记的时间,大脑里可以反复想多次了。而且现在有手机,别人的笔记可以照下来,大量课件可以下载到,真没必要过于强调课堂笔记的重要性。比较重要的是个人化的思维式笔记,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也可用其他形式),快速记录,但提纲挈领就好了,没有必要面面俱到。
而且长期这样锻炼,可以有效提高脑力。电脑、网络、书籍,是大家都拥有的资源,差别则在大脑里,千万别小看这一点。
当然,在老师考前透露考点的复习课上,千万别这么做,老老实实记笔记更好。
古有手不释卷,欧阳修说读书在马上、枕上、厕上,刘未鹏说暗时间,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强调随时随地学习的重要性。这个学习,书可以不在手里,但一定要在心里。这样坚持,每天可以轻松比别人多学一个小时以上。
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使自己的潜意识能充分运用。诗人沉浸在诗篇里,看潮起潮落会诗兴大发。而到了牛顿那里,则看到了月亮对地球的引力。股民则从中看到了股市涨跌。这些就是潜意识的作用。
随时随地,长期坚持,非常可观。
以前看书,看见满篇公式定理,维数5、6、7、8,没看就先头晕了,然后觉得自己选错了专业,实在不是那块料。
然后,在网上,逐渐发现了大量的科普文章,把原先云里雾里的东西,讲得深入浅出,才发现原来如此。
然后就养成了一个新的习惯,看不懂,就上网找推荐教材,或者就某个公式找科普文章,甚至找个源码运行一下,观察源码运行从而理解内容。
从前觉得很玄乎的变换,从网上有非常形象的图解,一看就懂。
所以,更多时候,教材就只看目录,然后每章的具体内容就更多从网上找更浅的材料来阅读。一般第一遍重点理解概念,跳过公式,到后期再结合概念理解公式。
一图胜千言,物理概念胜过公式,用已知事物来类比建模,快速构建新知识架构。
当看到一篇ppt满篇公式和文字的时候,我通常都选择跳过不看,因为没耐心,也因为心中认为作者没水平或不负责,净拿公式吓人。
然后,我会选择关键词,比如:XX变换,然后搜索图片,从图片中往往能看到最炫最直观的一张图,点进去,嘿,一篇图形化的好文被我找到了。
不过搜索引擎的图片功能还是有缺陷,这个方法并不是每回都能奏效,请注意。
我通常喜欢看pdf格式文档。然后,首先会看目录。如果没有目录,则会选择手工建立目录。
别小看这个过程,把目录建立完后,通常文档的大体架构就知道了。
先建章节目录,建完后回忆一下,回忆不起的部分再看看。这个过程最好用图形化记忆,效果会比机械记忆更好。
然后建立每章子目录,建立时顺便回忆章节目录。回忆不起时,就想想如果是自己,会写哪些内容。
再是下级目录,如此一直到无目录可建。
甚至在每个底层子章节,都可以归纳出要点,然后把要点以目录形式记录到目录树中。
每往下深入一层,就先回忆一下上层目录结构,同时明了当前自己所在位置,是在目录树的哪个位置,与其他章节的联系如何,要点如何。
这个过程中,利用了人的记忆规律,就是短时间反复记忆,可以提高效果,可百度“艾宾浩斯曲线”。
另一个规律,就是建立联系,充分利用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网络,一开始就以网状结构来学习,而不是从点到面。
但从点到面的学习也很重要,见后面。
动手可说是第二强的学习了,特别对许多难度大的课程来说。可惜国内大量还是采用课堂学习加书面作业的方式,实验课往往处于从属位置。早些年,甚至许多编程课的作业也是手工在纸上写程序,实在太谬了。
比如学习操作系统,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写个操作系统,国外就是这么干的。毫无疑问,这样非常耗费时间,但效果也绝对是最好的。这个在二十年前,可能很难做到。但现在依赖丰富的网络资源,绝对是可行的了,就看是否愿意做。
我当年学某门成像课时,也是搞不懂。就拿了书上的示例程序来抄,抄了几天,突然就豁然开朗了,这个绝对是讲不懂的,只能动手做。
动手是第二强的学习,那第一呢?
第一是学以致用。
最低级的,就是完成作业,把刚学到的定理公式用于解一道题。
高级点的,就是做个实践作业,或者做个调查报告,把刚学到的东西用到实用点的领域。
更高级的,就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实际需求,做些更实用的东西。
个别情况下,学以致用甚至能转变成创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google和百度,都是从学界转向创业的成功典范。其他如华尔街的大量宽客,都是从物理、数学领域转入到量化投资中,最后积累了巨额财富。
人的学习/工作状态可分为三个区: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人得心应手的区域为舒适区,有压力,但可完成的区域为学习区,完全无法胜任的为恐慌区。
前面说到完全难以理解的书,可以考虑放弃,因为这个时候为恐慌区,强求一次搞懂会让人产生畏惧、挫败。此时,不如放低要求,暂时放弃。或者是上网看些入门书或文章,通过这些准备,从恐慌区进入到学习区。
在学习区进行学习,很重要的一点是刻意练习。
就是通过反馈,找到问题点,在问题点投放较多精力,重点突破,并且要集中脑力和体力,在脑中先放电影,再实践动手。做完后寻找差距,再继续重复
在运动场上,教练通常充当这个反馈环节,告诉运动员问题所在。所以教练未必要是优秀运动员,只要他具备这个眼力就可以。
在健身中,有一种方法,就是在做动作时,集中注意力到肌肉部位,同时在接近次数极限时,再追加一到两次动作。通过这种体力和脑力的共同聚焦,最快突破个人的极限。
生活中,还有种学习的方法叫赶鸭子上架。就是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甚至会到达恐慌区的边缘。这样做,可以极大激发人的潜能。在身体和心理能承受的情况下,可以一试。
极端的情况下,直接从恐慌区开始学习,收益更大。
下面这个例子,来自网上,未核实真假,但可作为启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有一队美国士兵要被派到德国去做间谍。领队的长官告诉士兵们,送他们去的飞机只能在德国和俄国的边境附近把他们空投下去,因为那时候欧洲第二战场还没有开辟,盟军部队还不能接近德国领土。
但是这些士兵在出发前的一个月都还不会说德语,于是长官严肃地告诉他们:“这一个月里你们要学会德语,一个月之后出发,不论你们到时候学会没有,都得去。”结果士兵们在一个月里日夜苦学,一个月后几乎人人都能说一口地道的德语,甚至连口音和语调都非常像德国人。
为什么他们能这么神速地学会德语?因为士兵们都知道,如果他们的德语学不像,一旦他们跳下飞机,德国人就会立刻把他们抓起来,他们就会没命了,那时候连说理由的机会都没有
学完并能举一反三,进而实践后,原有的学习区逐渐变成了舒适区,如果继续在这个位置停留,即使再做千百遍,也进展不大了。所以,一定要及时觉察到这一点,拓展新的领域,提高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家都明白。现在说一下,纯兴趣引导所带来的不利的一面。
纯兴趣引导,最容易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在舒适区滞留太久。
兴趣可以快速带你入门,并从中获得大量快乐。但如果停留在此,往往再难有寸进。另外,再有趣的东西,也会有无趣枯燥的一面。这个时候,必须依靠专业精神或者其他因素,如压力,成就感等来支持更进一步前进的动力。
我本人很喜欢下象棋,然而除了第一年进步飞快以外,此后多年都是沉湎于对战的快感中。喜欢实战,但不打谱,不复盘。缺了这两个环节,导致水平一直停留在某个层级上,难以寸进。也试过打谱复盘,但这些不是那么有趣,所以也难以坚持。当然,我只把这个作为爱好,没有进步问题也不大。但如果在职业生涯中,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不好了。
工作多年后,成为了某方面的专家,既有兴趣,也擅长。做其他的东西往往会觉得难受,不如只做擅长的东西。往好的方面说,做擅长和有兴趣的,更容易出成绩。但不好的方面,就是让人滞留在某个狭窄领域,只能成为专家,而难以成为通才或领导者。在医疗行业,问题不大,因为医生越老越值钱,专家号总是最贵的。但在IT行业,知识更新飞快,专家可能容易变成“砖家”。
所以,兴趣是最好的启蒙老师。但纯粹的兴趣,则容易让人滞留于舒适区,再难有进步。兴趣之外,敬业精神,压力等,都可以引导人往更高的层次前进。下面引一段记者采访中国象棋棋王许银川的话说明这个问题:
主持人:还没从那斗争中拔出来呢。我看到你比如说上午还在摆盘,下午又进行复盘,一直进行这样一个单调的训练不觉得闷吗?
许银川:要是你没有兴趣或者是还没有入门的话,就会觉得很闷。但是作为我们来说,已经走上了这条道路,我们也深深认识到这个事业的重要性,也认为我们所从事的这项事业非常重要。另外也从中得到乐趣,并且象棋的变化是千变万化的,所以那个研究的过程也是乐趣无穷的,其实对自己也是一种挑战,不断的超越自我。
主持人:其实走在象棋的道路上,您一直能够坚持不懈下来的这份信念是什么?
许银川:我想信念就是一种不服输的精神。
主持人:不服输,要强。
许银川:也可以这么说,另外也是一种敬业的精神,就是说你干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去做。并且应该是有自信,认为自己可以做好,坚持我觉得在象棋比赛中是相当重要的,任何情况下都要,要自信。
主持人:有没有“忍”呢?会不会有隐忍的那方面?
许银川:会。
主持人:也会,
许银川: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前面说了这么多,可能你会发现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人的脑力和精神力量。这么高密度的用脑无疑是非常耗费体力的。所以,必须要有强健的身体,才能长期支持这么高强度的脑力劳动。
现在的人容易长时间在电脑前端坐,或者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者熬夜看上网,看电视,或者各种夜生活丰富多彩。这些都在逐渐侵蚀我们的健康。年轻的时候可能不觉得,但过了三十后会逐渐发现这些问题变得更严重。
所以,从现在起重视健康吧。放下手机,走向户外,多吃煮食,少吃麦当劳,早睡早起,不要再熬夜了。
在工作中,没有人告诉你学什么了,这个时候自主学习就很重要了。通常是先面临问题,然后直接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会觉得恐慌和心里没底。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逐渐明了自己的知识缺陷,然后有针对性的学习。这种就是由点到面的学习。这种方式,进步是最大的。因为是从恐慌区开始的,而且一上来就是学以致用,强度和刺激都很大。具体可以参照这篇文章《我在华为工作十年》,请自行百度。
学习的平台,上学的时候指学校。工作的时候,指工作单位。虽然网络让知识获取变得廉价和快速,但代替不了平台的作用。
上好的学校,进好的公司,都是利用了好的平台。没进入好平台,无须灰心,一样有很多机会。而即使进了好的平台,如何利用这个平台,则也很重要。
简单说,在每一阶段都尽力而为,那么总比自暴自弃要强。在学校里,除了基本课业外,多做些实习,开源项目,竞赛一类,会有很大帮助。如果在职场,则主动承担和获取任务的人会成长更快。这些人,最终能比平台好却不积极进取的人更有收获。
而且,互联网已经成了全世界最大最重要的平台。在这里交友、学习、交流,学习世界上最先进的知识,已经变得如此廉价快速。对于学校不是很好的人,利用好互联网,能非常有效地缩短与先进的差距。
不可否认,网上的英文资源,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远优于中文资源。所以,英语变得特别重要。很多时候,出于畏惧和速度的原因,读了许多中文材料。最终,却在英文版哪里得到了最好的解释。所以,从长远看,用英文学习会比用中文学效果更好。短期内,则可以采用中文为主,英文为辅的方式。
传统认为,老师的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中国各级学校里还是以课堂教习、课后作业和考试为主。实际上,在读书认字后,学生就应该由被“传道”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求道”了。如同婴儿是被喂奶喂食,但一旦能自己拿筷子后,就应让他自己吃东西了一样。可惜传统的教育一直把学生当成长不大的婴儿,一直在不停喂食,让学生主动获取的能力进展缓慢。
其实如果以主动学习为主,然后结合“解惑”(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反馈环节),那么效果可能是最好的。
传统课堂上,老师满堂讲,学生满纸画,看似热闹,实则低效。
从速度上来说,想比看快,看比听快,而且是快一个数量级。自主获取,不懂就问,然后大家讨论,互相启发,是最有收获的方式。
多少人,人到心不到,上面讲,下面神游,考前又突击,那么效果更差。
这样说,并不是反对老师讲。实际上,“一对一,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往往是效果最好的。因为针对性强,解惑速度最快。但实际上,师资有限,上大课只能照顾大多数,导致效果差很多。
而且,现在网络这么发达,老师连“解惑”这一最重要的作用都变得可被替代了。
那这样,是否老师可以消失了呢?
并不是这样。对于主动学习的人来说,可以跟老师聊天,聊心得体会,可以在这种互动中获得更大的收获。而且,这种互动会让老师对你印象深刻,有时会给你带来预想不到的机遇。如果是在职场,则这种主动式求教会更可能带来机遇,也可以帮助自己获得更多的职场资源。简单说,网络虽好,代替不了人与人的沟通。
下面就是一个不怎么传统的例子。
李俊慧,她逃课,对回答不了她问题的老师则直接无视,但我觉得这确实是一个真正懂学习的人。见链接:http://www.reader8.cn/book/20121015/1076465.html
上面提及的所有这些,最核心的一条就是思考。思考越有效,学习的效果越好。如何思考更有效思考,是另外的话题了,不做展开。但我想聊一下独立思考、怀疑精神、思维偏见和谦虚的品质。
生活中,许多人不愿意想,只愿直接获取。网上经常能见到许多很傻的问题,其实百度一下就能得到。很多网站用怂人听闻的标题吸引人进去,然后许多人甚至连实际内容都没看,就开始发评论,甚至开始谩骂。有的人不会编程,直接就上网问别人要源码。其实稍微找一下,是不难找到近似代码,拿来改改是不难完成的。
同时,能看到许多人思维非常固化,见到“官”、“河南人”,就开始激动,开始大骂。另一些人,则是另一个极端,缺乏主见,很容易被各种新奇概念所忽悠。这些人,往往容易成为各种大师的信徒。
我建议,看到不懂的东西,自己先想一想,问一问,查一查,再决定是否相信。接受不了又否定不了的,可以暂时持怀疑态度。别人说的东西,尽量用自己的思维再理解一下,然后通过查网络和交流,获得更好的理解。
另外一点,就是要明白,自己再怎么学,天赋再高,所知所见也只是沧海一粟,我们对世界的了解,甚至连盲人对象的了解都不如。盲人摸象,还能知其一端,而我们对世界、对他人的了解甚至连一端都达不到。很多时候,人与人的争执,就来自个人所见的局限性。所以,听到不同意见,多了解和交流会比争胜负来得重要。当一个问题长久争执不下时,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我们双方都不真正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各自只看到事情的一部分。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可以让自己真正知道自己有多无知,愿意承认和接受自己的无知与局限,同时保持进取和向上的姿态,所谓stay foolish,stay hungry,就是这个意思。
能做到这些,看问题就可以不再那么偏激和自以为是,不再成为“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