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开放式系统互联与TCP/IP协议栈

一、结构

OSI开放式系统互联与TCP/IP协议栈_第1张图片
从上图可看出,OSI是七层参考模型,而TCP/IP既是四层也是五层的实用模型

二、功能:

1.应用层:通过人机交互的界面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

2.表示层:格式化数据(将逻辑语言转化为计算机语言),压缩解压缩,加密解密

3.会话层:建立、维持、终止会话链接(此链接为虚链接)

4.传输层:通过端口号区分上层不同的服务,定义传输方式

TCP(传输控制协议):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

报文:

OSI开放式系统互联与TCP/IP协议栈_第2张图片

面向连接:三次握手建立、4次断开端到端的虚链路

三次握手:
OSI开放式系统互联与TCP/IP协议栈_第3张图片
四次断开:

OSI开放式系统互联与TCP/IP协议栈_第4张图片

可靠传输:4种可靠保障机制—确认、重传、排序、流控(滑动窗口机制)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非面向连接的不可靠传输协议

报文:

OSI开放式系统互联与TCP/IP协议栈_第5张图片

端口号:区分不同流量,一个端口号代表一种流量

分类

静态端口号:1-1023(端口号与协议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动态端口号:1024-65535(端口号与协议之间只存在使用关系)

常用协议

端口号 关键字 描述 TCP/UDP
20/21 FTP 文件传输协议 TCP
22 SSH 安全外壳协议 TCP
23 Telnet 远程登陆协议 TCP
53 DNS 域名解析系统 TCP/UDP
69 TFTP 普通文件传输协议 UDP
80/8080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 TCP
443 HTTPS 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 TCP

分片

MSS 最大段长度 以太网 1480B
MTU 最大传输单元 以太网 1500B

5.网络层:编址、逻辑寻址

编址协议:IPV4、IPV6、IPX、APPLE TALK、NOVELL、NSAP

6.数据链路层: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为上层提供服务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将数据进行封装和解封装

封装与解封装

从上到下的过程叫封装,从下到上的过程叫做解封装
OSI开放式系统互联与TCP/IP协议栈_第6张图片

7.物理层:定义电气、电压、光学属性、接口规范

传输介质:有线、无线

有线:同轴电缆、光纤、双绞线

双绞线(RJ45)

568A: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568B: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分类

屏蔽性:非屏蔽线(UTP)、屏蔽线(STP)
拧度:3类、4类、5类、超5类、6类、超6类、7类
用途:平行线、交叉线、全反线(console)

三、PUD(协议数据单元)

上三层:data message(数据)

(应用层:APDU、表示层:PPDU、会话层:SPDU)

传输层:segment(分片)

网络层:packet(数据包)

数据链路层:frame(数据帧)

物理层:bit(比特流)

四、区别

  1. 层数不同
  2. 第三层支持协议不同:TCP/IP仅支持IP协议 OSI支持所有的网络层协议
  3. TCP/IP支持跨层封装
  • 直连路由器间沟通的协议,可以跨层封装到三层;OSPF…
  • 直连交换机间沟通的协议,可以跨层封装到二层;STP
  • ICMP作用在于测试设备间的IP可达,也跨层到3层
    若流量跨层到3层,IPV4报头将流量分片后填充到自己的报头中;使用协议号来进行进程的区分;
    若流量跨层到2层,同时二层使用的是以太网技术;
    以太网的报头有两代:
    第一代=逻辑链路控制层LLC+介质访问控制层MAC;分片+类型号(区分进程) MAC地址
    第二代=仅存在一层封装,MAC地址+类型号+检验和
    故:流量若没有跨层封装到二层时,使用第二代;若跨层使用第一代

五、与上层之间的联系

二层:type(0x0800:IPV4)
三层:protocol(6:TCP、17:UDP)
四层:port(22:SSH、23:Telnet)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