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排序分为5种:
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2-路插入排序、表插入排序、希尔排序。
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
过程叙述:先将序列中的第1个记录看成是一个有序的子序列,然后从第二个记录起逐个进行插入,直至整个序列变成按关键字非递减有序序列为止。第i趟直接插入排序的操作为:将记录r[i]插入到有序子序列{r[1],r[2]……r[i-1]}中(自i-1起往前搜索,同时后移记录,直至找到插入点,进行插入),变成含有i个记录的有序子序列{r[1],r[2]……r[i-1]}。
注意:
1. 插入成功一个值为一趟。
2. 需要在r[0]处设置监视哨。
3. 整个排序过程进行n-1趟插入。
算法程序:
void InsertSort(SqList &L){
//对顺序表L做直接插入排序(升序)
for(i=2;i<=L.length;i++){//控制趟数
if( L.r[i].key < L.r[i-1].key ){
L.r[0]=L.r[i];//设置监视哨
L.r[i]=L.r[i-1];//对r[i-1]进行后移
for(j=i-2; L.r[0].key < L.r[j].key ;j--){//查找插入点位置。
//因为第一个if语句已经判断过r[i-1]和r[i](哨兵)的大
//小,并进行后移操作,故此处从r[i-2]开始。j中最后存放要
//插入点的下标。
L.r[j+1]=L.r[j];//不符合条件,后移。
}
L.r[j+1]=L.r[0];//进行插入
}
}
}
评价:
1.直接插入排序比较次数和移动次数约为(n^2)/4时间复杂度为O(x^2).
2.适用于n很小的情况。
折半查找原理很简单,就是把直接插入排序过程中的直接查找过程用二分查找代替,即减少比较次数。
算法代码:
void BInsertSort(SqList &L){
//对顺序表L作折半插入排序。
for(i=2;i<=L.length;i++){//将r[i]插入到r[i~(i-1)]的有序序列中
L.r[0]=L.r[i];//设置监视哨
low=1;
high=i-1;
while(low<=high){//找出插入点
m=(low+high)/2;
if( L.r[0].key < L.r[m].key){
high=m-1;
}else{
low=m+1;
}
}
for(j=i-1;j>=high+1;j--){
L.r[j+1]=L.r[j];//记录后移
}
L.r[high+1]=L.r[0];//插入
}
}
评价:
1.折半插入排序仅减少了比较次数,而记录的移动次数不便。故时间复杂度依然为O(x^2)。
2.适用于n比较大时。
原理:
2-路插入排序是在折半插入排序的基础上再改进,目的是减少排序过程中移动记录的次数。为此需要n个记录的辅助空间。
过程叙述:
另设置一个和L.r同类型的数组d,首先将L.r[1]赋值给d[1],并将d[1]看成是在排好序的序列中处于中间位置的记录,然后从L.r中第二个记录起依次插入到d[1]之前或之后的有序序列中。
通过一个辅助的循环数组, 如果大于最大的元素, 则插入至尾部, 如果小于最小的元素, 则插入至头部,
如果在两者之间, 采用折半查找的方式,移动一部分的元素;
演示
注意:
算法程序:
void TwoRoadInsertSort(int *arr, int *temp, int n) {
//arr为原数组,temp为临时数组,n为数组长度
int i, first, final, k;
first = final = 0;
temp[0] = arr[0];//将arr首元素赋给temp
for (i = 1; i < n; i ++) {
if (arr[i] < temp[first]) { // 待插入元素比最小的元素小
first = (first - 1 + n) % n;
temp[first] = arr[i];
} else if (arr[i] > temp[final]) { // 待插入元素比最大元素大
final = (final + 1 + n) % n;
temp[final] = arr[i];
} else { // 插入元素比最小大,比最大小(此过程可自己在上面演示中最后添加元素26,走一遍)note:此处最好用折半查找!!!
k = (final + 1 + n) % n;
while (temp[((k - 1) + n) % n] > arr[i]) {
temp[(k + n) % n] =temp[(k - 1 + n) % n];
k = (k - 1 + n) % n;
}
temp[(k + n) % n] = arr[i];
final = (fianl + 1 + n) % n;
}
}
// 将排序记录复制到原来的顺序表里
for (k = 0; k < n; k ++) {
arr[k] = temp[(first + k) % n];
}
}
评价:
2-路插入排序首尾插入不需要移动元素。移动次数约为(n^2)/8,可以减少移动次数,并不能避免移动。
引入背景:
在2-路插入排序的基础上再减少移动次数,直至不需要移动。用修改指针代替移动!
过程描述:
将静态链表中数组下标为1的分量(结点)和表头构成一个循环链表,然后依次将下标为2至n的分量(结点)按记录关键字非递减有序插入到循环链表中。
过程演示:
算法代码:
void LinkListInsert(SLinkListType &SL,RedType D[],int n){
//由数组D建立的n个元素的表插入排序的静态链表SL
int i,p,q;//q指向当前结点的前一个结点,p指向当前结点
SL.r[0].rc.key=INT_MAX;//表头结点记录的关键字取得最大整数(非降序表的表尾)
SL.r[0].next=0; //next域为0表示表尾(现为空表,初始化)
for(i=0;i
SL.r[i+1].rc=D[i]; //将数组D的值赋给静态链表SL
q=0;
p=SL.r[0].next;
while(SL.r[p].rc.key<=SL.r[i+1].rc.key){
//链表从头遍历,直至要插入点结束循环。循环结束时,q指向要插入结点的前一结点,p指向要插入结点。
q=p;
p=SL.r[p].next;
}
SL.r[i+1].next=p;//修改指针实现插入
SL.r[q].next=i+1;
}
SL.length=n;
}
(重排做法见下面完整代码)
请点击:完整 表插入代码
评价:
表插入排序的基本操作仍是将一个记录插入到已排好序的有序表中,不同之处仅仅是修改2n次指针代替移动记录,排序过程中所需进行的关键字的比较次数相同。时间复杂度仍为O(x^2).
引入背景:
希尔排序是基于插入排序的以下两点性质而提出改进方法的:
1.插入排序在对几乎已经排好序的数据操作时,效率高,即可以达到线性排序的效率
2. 但插入排序一般来说是低效的,因为插入排序每次只能将数据移动一位
算法描述
希尔排序:将无序数组分割为若干个子序列,子序列不是逐段分割的,而是相隔特定的增量的子序列,对各个子序列进行插入排序;然后再选择一个更小的增量,再将数组分割为多个子序列进行排序……最后选择增量为1,即使用直接插入排序,使最终数组成为有序。
增量的选择:在每趟的排序过程都有一个增量,至少满足一个规则 增量关系 d[1] > d[2] > d[3] >..> d[t] = 1 (t趟排序);根据增量序列的选取其时间复杂度也会有变化,这个不少论文进行了研究,在此处就不再深究
过程演示:
算法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shellSort(int []array){
double increment = array.length;//增量长度
int dk,sentinel,k;
while (true) {
increment = (int)Math.ceil(increment/2);//逐渐减小增量长度
dk = (int)increment;//确定增量长度
for (int i = 0; i < dk; i++) { //此循环控制趟数
//用增量将序列分割,分别进行直接插入排序。随着增量变小为1,最后整体进行直接插入排序
for (int j = i+dk; j < array.length; j+=dk) {//此循环控制控制每一趟分组数。
k = j - dk;
sentinel = array[j];//哨兵位
while (k >= 0 && sentinel < array[k]) {//此循环找到插入点。
array[k+dk] = array[k];//k+dk位始终虚位以待
k = k - dk;
}
array[k+dk] = sentinel;
}
}
//当dk为1的时候,整体进行直接插入排序
if (dk == 1) {
brea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