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宇宙的歌唱》——超越故乡

巴尔扎克认为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米兰·昆德拉认为小说是人类精神境界的最高综合,普鲁斯特认为小说是寻找逝去时间的工具——并且物化在文字的海洋。

莫言眼中的小说是什么样?1985年,他说小说是梦境和真实的结合;1986年,他说小说是一曲忧邑的、埋葬童年的挽歌;1987年,他说小说是人类情绪的容器;1988年,小说是人类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的古老的雄心。他的写作,就是寻找失去的故乡。

小说三要素——语言、故事、结构。上帝给了你能够领略人类感情变迁的心灵,故乡赋予你故事、赋予你语言,剩下的便是你自己的事情,谁也帮不上忙。灵感产生于童年的故乡,如果故事里摆脱故乡的影子,没有丝毫情感联系,一看便是假货。马尔克斯有他的“马孔多”小镇,鲁迅有他的“鲁镇”,沈从文有他的“边城”,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为什么会这样呢?


【故乡的制约】故乡并仅仅是指父母之邦,而是作家在那里度过童年乃至青年时期的地方。这地方有母亲生你流出的血,这地方埋葬着你的祖先,这地方是你的“血地”。你可以爱它、恨它,但你无法摆脱它。因此,功成名就回故乡,“富贵不还故乡,犹如锦衣夜行”;穷困潦倒要回故乡,“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乡”;垂垂将老要归故乡,“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童年时期的一切感觉是最肤浅也是最深刻的,这个时期的一切经验更具有艺术的色彩而缺乏实用色彩,这个时期的记忆是刻在骨头上而成年后的记忆是留在皮毛上。承认作家对童年经验的依赖,也就是承认作家对故乡的依赖。


【故乡就是经历】美国作家托马斯`沃尔夫坚决地说:”一切严肃的作品说到底必然是自传性质的,而一个人如果想要创造出任何一件具有真实价值的东西,他便必须要使用他自己生活中国的素材和经历。“一个作家难逃脱自己的经历,而最难逃脱的是故乡经历。有时候,即便是非故乡的经历,也被移植到故乡经历中。

故乡的风景之所有富有灵性、魅力无穷,主要的原因是故乡的风景里有童年。你会恐惧故乡的一条河流、一棵老树、一座坟墓,至于怕什么,你自己也解释不清楚。但是你惧怕的只是故乡的自然景物,别的地方无论多雄伟壮丽的景物,可能也引不起敬畏。


【超越故乡】还是那个托马斯说:“我已经发现,认识自己故乡的办法是离开它;寻找故乡的办法,是到自己心中去找它,到自己头脑中、自己的记忆中、自己的精神中以及到一个异乡去找它”。故乡的经历、风景、传说,是任何一个作家都难以逃脱的梦境,要将这梦境变成小说,必须赋予这梦境以思想,这思想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你将达到的高度,这里没有进步、落后之分,只有肤浅和深刻的区别。对故乡的超越首先是思想的超越。沈从文、马尔克斯、鲁迅等人,正是这一类远离故乡之后,批判、丰富、赞美、发展着它,把故乡特殊中的的普遍凸显出来,获得了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而福克纳,无可争辩地是一个民族的、甚至区域性的艺术家,它慢慢地、艰苦地向异化的世界显示着他与这个世界的联系,显示人性基础的重要性,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作家。”托马斯`沃尔夫所觉悟到的正是福克纳实践着的。沃尔夫记录了他的真实故乡,而福克纳却创造了一个更丰富、更博大的文学故乡。你不可能超越他的高度,只能在他的山峰旁边另造一座山峰。福克纳也是马尔克斯的精神导师,马尔克斯学了他的方法,建立了自己的故乡,但支撑他的宫殿的支柱是孤独。我们不可能去另外发现一种别的方法,唯一可做——学习马尔克斯——发现自己的精神支柱。

摘自《聆听宇宙的歌唱》

莫言:山东高密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北师范文艺硕士

你可能感兴趣的:(个人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