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我有幸参加的Toastmaster第85大区的培训师培训。中国古代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说法,虽然现在已经过去了好几个三日,那醍醐灌顶的培训内容仍然在内心中激荡。借着悠长深厚的心中共鸣,我记录下这些文字,让自己和这个大家庭的众多伙伴,能时时温故知新,百尺竿头,不断前行。
上周六上午,来自新加坡的主培训师JeffTan,就给大家带来了与众不同的开场。他播放了一段1分钟左右的婚礼入场式。作为一个一度周供红包的外企大叔,我见识过各地的婚礼,但是那一分钟的入场式依然令我愕然。所有嘉宾,甚至包括新娘的父母,以及尤其应该凸显神圣感的新人,都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载歌载舞,两人一组,在红地毯上转着圈,翻着筋斗,扭着探戈,摇着恰恰,如桑巴舞者一般到了神父身边。如果没有镜头中庄严的教堂穹顶,以及舞者那略显严实的穿着,观众仿佛会以为自己置身于狂欢的里约大街上,被清凉的艳装女郎撩拨得浑身燥热。
短短数十秒的视频,让教室里四十来位衣冠楚楚的学员,大多数都不由自主的跟着节拍和舞姿,在座位上摇头晃脑。我不能免俗的同时,看着对面座位上的美女帅哥,突然感觉自己像“家住苏州城外的”周星星,和华夫人秋香姐一起Skr。
暂停了视频,笑容满面的主培训师Jeff Tan走上讲台。他剪着干练的Undercut,缀有微霜却一丝不乱。中灰色休闲西服合身熨帖,里面纯黑色的磨毛T恤透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感。修身的牛仔裤和工装鞋又传递出闲适的感觉。整个装束,很好的契合他后面给我们介绍的权威又不失平和的风格。
Jeff播放了几张幻灯片照片,简单介绍了他自己。新加坡人,早恋被重点高中开除,后参军,成为一名武装直升机驾驶员,即陆军轻骑兵。不久后退伍来到中国。虽然他是福建人的后裔,却不懂中文。到中国以后,却当了一名和无数中国人打交道的职业培训师,到现在已经超过了二十六个年头。
在开始他的正式授课之前,他介绍了培训课上的两个“纪律”:
1. 如果累了就站起来随意走动清醒一下
2. 如果有问题,可以随时打断他的授课并直接提问
关于所有这些安排和强调,到了第二天,整个培训快结束的时候,他又很慷慨无私的分享了其中的套路:
1. 开场的婚礼狂欢,一方面调动会场气氛,让现场观众更积极活跃,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他作为培训师与众不同的一面,让观众有所期待
2. 自我介绍部分,首先提及他是武装直升机驾驶员,这样有卖弄的成分(在和观众互动的时候,我表示他的这个自我介绍让我感觉到他很有能力而且很可靠,虽然他迟疑的态度,说明对我的回答不是非常认可。但我个人总结,他的这个介绍,能让观众有他意料之外却又期盼之中的积极感觉,也很好的达到了他的目的)。这样的卖弄,是为了树立他的权威,让观众感觉到从他身上能有所收获。另外,他又提及因为早恋而被学校开除,让观众感觉到他也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人生中有重大失败的普通人,而在感情上更能接纳他。这个也是他后面讲到的SCARF体系中的S原则。
3. 另外,他特别强调的两个“纪律”,让观众感觉到放松,没有拘束,营造了一种自由而轻松的氛围,让观众更容易接纳他,进而认可他传授的知识和技巧。
进行了必要的铺垫后,他给出了培训的整体安排。虽然培训是周末两整天,但是要培训的内容却只有短短三个方面:
1. 设计培训工作坊
2. 创建演示材料
3. 讲述工作坊
所以,就像Jeff反复承认的,培训师做培训时,观众对于所学的知识,是“立刻”忘掉的,必须通过精简学习内容,使用多种手段来强化学习效果,不要盲目贪多。
第一个话题是如何设计工作坊。工作坊是为了特定观众的学习效果而设计的培训流程,所以必须首先分析这些观众。他们为什么愿意花费宝贵的时间(以及多数情况下不菲的金钱)来参加培训。Jeff首先询问了现场的观众这个问题。对于头马这样一个非盈利性组织,可以想象,大多数人都回答了令人肃然起敬的原因:为了服务他人,为了更好的为头马服务,等等。Jeff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龄,洞悉人性,却又不粉饰太平,所以他鼓励我们大胆而直率的说出更“自私”、更深层次的原因。比如他对我的回答就比较满意:“头马是一个锻炼影响力的地方,我想来到这里学到更高水平的影响力。”只有这些内心深处的渴求,才是真正激励自己全身心投入,获得最佳效果的原动力。
为了佐证他的观点,他又问大家如何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这个问题的答案有较广泛的共识,那就是10000小时的训练。有的人看书更多,又追加了一句回答“刻意练习”,覆盖了业界对于这个问题的两个最重要的思考。
“Bullshit!”他简单有力的给出了回答和评论。他说来中国二十多年了,做的又是与各类中国人打交道、不停说话的工作,也花了不计其数的时间去练习汉语,却依然不如一个中国小学生的汉语。原因在哪里?他没有足够强烈的渴望,因为他用流利的英语就可以在这个领域获得足够的回报,没有一定要学好汉语的必要。
我顿时就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在10000小时的刻意练习之外,其实还有个自制力和内驱力的问题。从这个层面上说,不深刻剖析内心而强调学习时间和学习深度,其实是寻找无源之水,舍本逐末了。
所以,作为一个培训师,首先就要追问并找到目标观众真正愿意投入大量花费的原因,让自己的这个工作坊和那个真正的需求形成共鸣。
然而形成共鸣,不是仅仅找到需求就可以达到的。契合学员的内心渴求是工作坊的目标,但是如何达成目标也不是一个泛泛的工作。
针对不同背景、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的人,哪怕他们来参见培训的目的相同,培训师设计的工作坊也一定要各不相同。所以,分析受众目标的同时,还要分析受众的喜好,按照他们的偏好,如视觉型或听觉型,理性或感性,主动或被动,来有针对性的设计工作坊的讲述方式。
另外,工作坊作为一个整体,也要符合一定的逻辑框架。这个框架,首推金字塔模型。如下图所示:
首先是培训目的。观众的目的和培训师的目的,虽然很接近,但是并不相同。观众的目的往往偏抽象,如像我这样想提高影响力,绝对不是这一个周末的培训就能达到的。所以,Jeff的这次培训,他的目的可能就是传授并尽量让学员多掌握培训技巧,成为一个更好的培训师。按照Jeff提供的范式,用一句话来描述目的:建立清晰明了的观点,影响和激励目标受众,使大家掌握培训师设计和执行工作坊的基本技巧。
确定了自己的培训目标,也就是金字塔尖的内容,下一步就是寻找达到这个目标的三个子目标(或者分观点),比如Jeff的这次培训师培训,他的三个子目标是如何设计工作坊,如何准备演示材料,以及如何演示工作坊。这三个子目标,构成了金字塔的中间环节。
对于每个子目标(观点),需要有相应的例子或事实材料进行支撑和强化。对于一次培训的工作坊来说,所需要的支撑材料,就是对于子话题的分解,通过比喻、问题解答等等手段,让学员逐个理解和掌握。比如,对于如何设计工作坊这个子目标来说,又可以通过如何分析受众目标,如何分析受众背景偏好,工作坊的地点、时间,通过举例和打比方,等一系列步骤,让学员掌握设计工作坊的技巧和要点。
创建演示材料也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话题,其实整个周末用来讲述这个主题都远远不够。因为时间的关系,只能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创建演示材料通常也就是准备视觉辅助材料,通常是PPT。
关于如何准备PPT,Jeff推荐了三本书:Sarah Hyndman的“Why Fonts Matter”(这个书只有英文版,国内也没有卖的,美国亚马逊上有卖);NancyDuarte的slide:ology,以及Garr Reynolds的PresentationZen。后两本书都有中文版。
关于PPT的设计,相关书籍已经汗牛充栋,所以Jeff给了一些不那么常见又非常有用的小技巧:
1. 选用图片时,尽可能用能找到的最清晰图片,如果图片的清晰度不够,缩小图片,并将空白区域改成黑色,与未投影区域保持一致,这样给人的感觉还是一张全尺寸的图片;
2. 尽量不要使用特效,否则容易出现兼容性问题;Jeff的原话是“如果我看到你使用FlyIn,我会把你Kick Out”;
3. 一个页面只展示一个要点,简洁清晰;
4. 结尾页不要写Thank You,应该改成更有意义的内容,如呼吁或者Q&A提示;
5. 不要使用与演讲内容重复的图片,而改用能反映情绪或者内涵的图片,引发思考;在演讲的动作设计上,也有同样要点,比如做打电话或跑步的手势就非常累赘(个人觉得可以让演讲更生动,但是这个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如何让效果更好);
6. 使用的字体最少要30磅,而且重要的信息要越大越好,另外,还要注意颜色和光亮的关系;
最后,Jeff也提到很多PPT模板已经满大街了,所以要注意求变出新,尽量展示个人风格。他自己属于北欧冷淡风,偏好黑白灰,但是认可色彩鲜艳的页面,只是最好不要太花里胡哨,容易干扰对内容的理解。
完成了演示材料的设计,就是最重要的部分:如何讲授工作坊。
Jeff建议提前至少一个半小时到达会场,确保一切布置都正常就绪。在这次培训中,Jeff还特别吐槽了在国内碰到的不靠谱的会场负责人。他模仿对方拍着胸脯,用五音不全的中文说“没问题”,然后就郑重的提醒我们,一旦对方说没问题,一定要格外警觉起来,因为常常很快就会发生灾难,而那个刚刚说“没问题”的人,可能就要说“不好意思”了。
工作坊正式开始后的前两三分钟,Jeff建议像朋友一样的聊聊天,让培训师和观众的关系融洽起来。Jeff为了让我们更自如一些,说“justbe yourself”,然后我问到“myself is always talking like a bureaucrat”怎么破?于是在后面培训如何讲故事的环节,我就被当成了第一个反面典型,叫到台上进行专门辅导。关于这一段趣事,后面还有详细记录。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多讲讲真实的个人故事,因为观众都喜欢真实的八卦故事。同时,这些故事要展示自己的脆弱和谦卑,让观众感觉到亲切,接纳培训师当作他们的一员。
另外,整个过程当中也要不断的与观众互动,提出问题并保持倾听,多使用神奇问话“Really”来鼓励观众更深入的阐述。提问题时要注意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这样的做法,还符合另外一个原则,就是强迫观众参与进来,而不会心有旁鹭,影响培训效果。同时,通过这个方式,还能够确认观众在思路上已经就绪,处于较好的学习状态。
关于如何与观众互动,Jeff也给出了非常有用的5个技巧:
1. 像朋友一样随意的聊天
2. 讲述大量的真实故事。这个是最难的部分,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准备和排练。
在进行讲解的时候,注意声音的变化:
Talk fast, talk slow, talk loudly,talk soft.
通过这种变化,可以更好的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高培训效果。
关于工作坊的执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后一个环节:如何讲故事。
培训中讲的故事需要符合最重要的SCARF(围巾)原则:
Status:让观众感觉到自己很重要,以及/或者感觉讲故事的人和平和。这是培训师和观众的相对关系。
Certainty:让观众感觉到确定性,能预测未来的发展。
Autonomy:让观众从故事中自己得出故事中需要传递的信息,让观众有掌控一切的感觉。
Relatedness:毋庸置疑,故事必须与需要传递的信息紧密相连。另外,让观众感觉到自己是某个集体的一员,从而具有安全感。
Fairness:故事中传递的信息清晰明了,不要有神秘感。同时让观众有平等互惠的感觉。
作为高水平的培训师,最好能准备近百个故事,以备不时之需。注意随时的积累,并写下来。
那么,如何设计故事呢?分为三个 步骤:
1. 选择需要传递的信息
2. 确定希望观众感受到的情感体验
3. 从自己收藏的故事中选择符合需求的故事进行加工
讲故事则有两个重要的步骤:
1. 建立观众的信任
2. 强调要传递的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永远不要用“我有一个故事”之类的开场白,这样让人感觉很刻意而心生警惕,影响沟通效果;故事长度控制在30~90秒以内,并事先准备,反复练习。
最后,他把现场学员分为六个小组,让每个小组设计一个90秒的个人故事,模拟一次俱乐部会议上,激励来宾加入俱乐部,成为会员。因为“myself is always talking likea bureaucrat”,我被第一个叫上台,当实验材料。
果然,尽管我已经极力表现得平和随意,但是一开口还是满屏幕的英雄事迹报告会风范,大家都忍俊不止。经验老道的Jeff也憋住笑,搬来了两把椅子。他与我相对而坐,帮我建立一种朋友聊天的氛围,反复提醒我降低声调,娓娓道来我的故事。
我讲述了自己在越南街头,鼓起勇气,走下人行道,走出舒适区,克服恐惧和对完全陌生环境的不适,勇敢穿过无数摩托车呼啸而过的马路,完成了在越南过马路这样的“壮举”。
整个过程远远谈不上成功,但是自己经过了这个流程,切身感受到了自己在哪些方面的不足,以及需要提高的办法,我对自己在这方面的未来表现,还是有了充分的信心。
培训的能力是现代社会非常重要的能力,它值得我们认真去对待,培养和提高。学习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 Unconscious, incompetent,没有意识到自己不知道
2. conscious,incompetent,意识到自己不知道
3. conscious,competent,了解自己是知道的
4. unconscious,competent,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知道了
经过了这次TTT培训,我相信我和大多数学员一样,已经进入到第二个阶段,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并且有了强烈的、基于“自私”的原因,去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朝第三阶段发展,应该不需要四分之一个世纪,就可以达到第四个阶段,“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了。
因为篇幅关系,这里没法完整记录上个周末,举重若轻的JeffTan,在培训中展示的高超技巧和幽默的谈吐,只能挂一漏万,将个人以为的重点,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下来,分享给更多的头马小伙伴。
在总结的最后,我要再次向“无私”的前头马JeffTan,表示真挚的感谢!他作为一名国际友人,来到中国。虽然是一名没有再续费的前头马,也依然放弃了高额的培训收费,不计回报的为中国的头马事业,为我们这些“自私”的年轻人,敞开心扉,奉献了一场如此精彩而且直达人心的TTT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