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焦虑
1:事业小有成就该不该移民?
2:小孩应该接受怎样的教育?
3:国外资产与国内资产应该怎样分布?
4:中国的经济到底如何走向?...
二: “中国式机会”
1:“动车组脑洞”———不是强者,能不能登上舞台?
---舞台聚光灯下:大者越大,强者越强。
---舞台本身在扩张,所有的生意都值得再做一次,创业不是新兴阶层的专有权力。
---消费品牌(喜茶、三只松鼠、周黑鸭...)来自二三线城市,火爆于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是最好的品牌实验室。
---“四通一达”来自于普通群众的逆袭,日常生意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变得价值连城。
---创新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将进入平凡创新的时代。对创新的最大赞美莫过于人们说:这太显而易见了,为什么我就没有想到呢?
---现代企业家的使命是解决现代人对基础产品的基本品质的要求。
---“结硬寨,打呆账”。动车组原理:每一节车厢都有自己的动力单元。
---技术不是天外飞仙,就是点滴的积累。更重要的是那种你必须做一遍才能获得的知识。
2:“热带雨林脑洞”———刚刚进场,怎么找到新玩法?
---互联网的价值在于全新的链接器。新物种往往是高价值的连接器。
---流量思维 old vs 超级用户思维 new 从“狩猎采集时代”到“农耕时代”。
---企业的使命:创造且留住顾客,新连接|小生态。
3:“比特化脑洞”———跟不上变化,会不会被淘汰?
---裹挟一切的能量。
---“新零售”的演化才刚刚开始。用一切手段全方位提高效率!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快递来。所有维度上展开,在用户的认知中打一场效率战。如:小米之家
---价格战?价格战的目的是比较中胜出,认知战的目的是不存在比较。
---互联网过去20年是从无到有,未来30年是从有到无,无处不在...
---附能:不在乎你有多少资源,而在乎你能调动多少资源。
---做最好的自己,同时保持开放,效率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
4:“拔河脑洞“———中国经济增长会不会遇到天花板?
---巴加莫约港项目+坦赞铁路将在非洲上演“深圳奇迹”,思考今天的中国不能局限在中国本身。
---拳击比赛 (new) or 拔河比赛 (old):拳击比赛:强者的游戏,准入门槛,输家必须离场;拔河比赛:所有人都可以加入,希望人人都不要松手。和谐,双赢的游戏,价值移动的方向。
---美国逻辑:地缘政治把世界分隔成地图上的样子 vs 中国逻辑:基础设施把世界连接成另一个样子。
---全球有25万公里的国界线 vs 6400万公里高速公路、200万公里油气管道、120万公里铁路、75万公里海底电缆。
---一个深刻真理的反面,可能是一个更深刻的真理。
5:“终点站脑洞”———中国经济增长,有没有可持续性?
---雁阵模型:随着成本提高,产业会在不同国家之间转移(美国——日本——东亚四小龙——中国)。
---“比较优势”理论失效?过去十年,劳动力成本上升5倍,但制造业向中国集中的趋势没有减缓。
---产业转移???西方国家不愿意干 or 西方国家干不了。
---专业化带来的高效率 vs 专业化带来的低弹性 如何破?自有生产线的变化跟不上创新的速度,被沉重的肉身压垮(诺基亚),从技术壁垒到速度壁垒的转移。
---中国制造:高效率+高弹性,源于中国的命与运。命:中国的独有禀赋,超大规模性;运:在特定时点上,恰好踩对了节奏;像积木一样的动态组合...,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能够帮助高科技产品实现大规模量产这本身就是非常高的科技,中国式这一轮产品转移的终点站。
6:“枢纽脑洞”———中国能不能赢得良性的全球发展环境?
---中国是世界秩序的自变量,自变量参与到系统生成和演化中的参数。自变量改变,系统亦改变。
---二战后的非洲:先甜后苦现象,西方的直接援助能解决非洲的问题吗?西方渴望帮助非洲,结果反而摧毁了非洲的经济;西方不输出繁荣和秩序,就要被输入贫穷和动乱。
---全球经济体系将进入:双循环系统,中国将是双循环系统中的“枢纽”。
---中国制造区域成为全球经济体系的十字路口,世界的路由器,中国的枢纽地位还体现在参与塑造全球秩序。
---建立秩序:必须把简单的援助转化为具体的经贸过程,只有中国可以做到,欠发达国家通过中国分享繁荣。
---历史上的国家和社会衰变,只是影响到自己,今天任何一个国家的衰落都可能影响世界上其他地方...
三:人生算法
---题:拿走100万美元 or 有一半机会赢得1亿美元,另一半没有。
---算法:不断迭代的过程。即使机会相同,算法不同,结果就不同。
---不断提高达成目标的概率 ;在概率高的情况下,压下全部赌注,等着时间发酵;滚雪球就是正确的判断之下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很长的坡;核心算法*大量重复的动作平方;你面对世界,不断重复的最基本的套路,抓住她,重复她,强化她。
---算法的力量:把一切软肋变成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