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该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6月18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通报,要求各新闻单位对记者站、网站、经营部门、采编部门进行集中检查清理,认真纠正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把好新闻采访关,禁止记者站跨行业、跨领域采访报道,禁止新闻记者和记者站未经本单位同意私自开展批评报道。

消息一出,立即在媒体圈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作为一名曾经长期与企业打交道的媒体人,我想我们没必要去讨论这一通报对于媒体的影响,想必你会在网络上见到N篇如何规范媒体记者职业道德方面的不疼不痒的评论,我们还是来探讨探讨这个通报发出之后,企业究竟该如何与媒体打交道,我想这个才是企业最应该关心的问题。

如果你是从事环保、建筑类与民生相关的且有本身有些猫腻行为的企业,看到此通报会可能你会感到庆幸,因为再也不用担心桌子底下的东西被记者掀出来了。但请仔细玩味“私自”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未经本单位同意”不得展开批评报道,但有没有想过,如果是本单位允许的呢?媒体和记者的本质工作其实就是进行舆论监督,揭露事实真相,不要忘了这是媒体和记者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如果你是存有侥幸心理的问题企业,别高兴太早,慎重而行。

此通报的背后,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媒体行业转型过程中病态心理的一种体现。在长达数十年高歌猛进之后,传统媒体的生存受到了互联网的严重冲击,扭曲的业态和思想必然会滋生,这是必然的结果。但对于企业与媒体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那么,究竟该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笔者认为,应该有以下几点:

首先,尊重媒体和记者。

很多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随着品牌影响力的扩大和知名度的上升,管理者的膨胀心态也随之增加。对于媒体的态度也由过去的“被动求报道”变成了“选择媒体来报道”。这种心态上的变化在国内的企业中比比皆是。更有企业主甚至将拒绝企业采访作为了一种“全新的体验”。这种扭曲的心态其实根本无异于企业媒介关系的建立和信息的传播。尊重媒体和记者,尊重媒体的采访权,是优秀企业的基本素养。

对于媒体的采访,企业一定要安排专业的人进行对接。首先要问清媒体的名称和记者的姓名及联系方式,以及欲采访的选题内容。这是企业无可厚非的权利。在确定不接受采访后,可以安排工作人员礼貌地回绝,你没有损失任何东西同时也体现了作为一家有风度企业的高姿态。笔者以前在从事媒体工作时,曾有幸采访过国内电缆行业的一家知名企业,其创始人从零开始创业直到企业上市,在2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承一点,那就是媒体无论大小,一律以诚相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历史时刻,甚至邀请媒体到企业参观,与媒体共同探讨企业新闻制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这在国内的企业中,是非常难得的。媒体记者所代表的是媒体,但同时作为一名企业外的观察者,他有意向采访企业就说明他是在关注这家企业的发展,所以对其投以应有的尊重十分有必要。

其次,要学会换位思考

很多企业不仅没有媒介思维,说的直白些根本没有新闻意识,不知道新闻的真实本意和对企业的作用。有些甚至一刀切,干脆拒绝一切媒体的采访和报道。这样做是规避了一定的风险,但是却也使企业丧失了很多品牌传播以及信息披露的机会。

对于那些走偏门的企业,我们没有必要去谈论。对于任何正规的企业而言,一定要有足够的换位思考的意识。跑口的记者一般都会深入到自己所负责的领域中,如果你的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吸引了大批记者的到访或约访,那作为企业负责人的你就有必要思考下,到底这些媒体为何会关注我们,这个事件对于媒体而言又有何用处?换位思考的意识,听起来简单,但实际上企业在操作的过程中能真正做好的却是寥寥无几。

新闻意识强的企业,会巧妙的利用新闻媒体的关注来主动的进行品牌传播。但新闻意识弱的企业,很可能觉得媒体记者是带有功利性质的,所以自己将大门紧锁。对待媒体的采访需求,需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定。

例如如果你的企业正在IPO的路上,那就需要慎重的接受采访,在上市成功之前是媒体尤其是财经媒体关注企业的敏感时期,一旦在上市之前由于采访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而影响后续的股价,得不偿失。

而如果你的企业刚刚经历了一场质量风波或诚信危机,此时也要换位思考,看看媒体对于这些事件是怎么看待的,站在媒体的角度来接受媒体的采访,你将可以从容的应对媒体所提出的一些尖锐的问题,而不至于无所适从。

第三,专人负责对接媒体

很多企业尤其是创业型的企业,往往觉得企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哪里还有时间和财力去找一个专门对接媒介的人,这笔费用能省下来就省下来了,其实不然,无论媒体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企业始终要清醒地意识到,媒体再怎么变化,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即便是自媒体满地都是的互联网时代,也依然需要权威的主流媒体来传递新闻。不要以为有了自媒体,所有的报纸杂志等都要死掉,这是错误的认识。可以断定,如果所有的传统媒体都消失了,全是自媒体,那信息的可信度将会大打折扣。

对于创业型的企业,可以安排1-2个有媒体从业经验或者是公关公司有过媒介对接经验的人员。做什么呢,专门负责企业所有的采访及媒介事宜。建立属于企业自身的媒介资源库、企业内部采访流程、企业新闻发布流程、企业新闻稿撰写框架等与媒体相关的内容。千万不要仅仅是简单的交给客服或者是前台或者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来负责,我敢说迟早有一天你会为这种草率的行为付出代价。

对于大型公司,有了完善的体制机制的前提下,依然需要有单独的品牌媒介部门来负责媒体的对接。在于媒体打交道的过程中,有意识的积累企业的媒体资源,尤其是在某个领域内具有权威话语权的主流媒体。大型公司的采访流程已相对成熟,但此时依然要不断完善企业的媒介资源,如果是上市公司的话,企业做出了重大决定或者是可能对股价有所抬升的正向信息,可以适当地主动与媒体交流,通过媒体正确地可控地将信息传递给受众。

另外,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也非常关键,很多加工制造或高科技的企业的领导,一般都是技术出身或属于技术型领导,对于语言表述或应对随机的采访应变能力不是很强,切记不要让这样的领导随便接受媒体采访,因为言语上的措辞不当很可能给企业带来相反的效果。设立新闻发言人,对于一些重大事件或话题统一口径,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规避潜在的风险。在这点上,一些企业十分有必要像中石化以及加多宝这些企业学习学习。

总而言之,对待媒体,“以诚相待、慎言慎行、若即若离”或许是最恰当的相处之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企业该如何与媒体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