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民间故事集成(27):《大闸蟹之名的由来》

沙家浜民间故事集成(27):《大闸蟹之名的由来》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文/余光

凡来沙家浜旅游的人总问:“阳澄湖的蟹为什么叫大闸蟹?”这个名称,现在已叫得很响,流传也广,不管在口头,不管报纸、杂志、书籍上,都叫阳澄湖蟹为“大闸蟹”。那么,这个名称是怎么叫出来的呢? 它的含义又是什么呢?

2014年,我参与了《阳澄湖蟹志》的编写工作,无意中看到了作家包笑天写的一篇《大闸蟹史考》的文章,他认为这个名称的来源有两种解释:一是来自苏州、常熟一带的方言。很早以前,阳澄湖就产湖蟹,周围的蟹农往往把蟹煮熟了沿街叫卖,一边走一边喊:“大闸蟹要伐!”他的本意是“烧熟的蟹要不要?”当地人的方言往往把煮熟叫作“炸熟”,例如:炸咸肉,炸山笋等。炸,就是把食物放在煮沸的水里烧熟。因为这个“炸”字与闸门的“闸”字同音,故称“炸蟹”,叫卖人为了招揽生意,就把蟹夸大为“大炸蟹”。后来一些文人由于误笔,把“大炸蟹”写成“大闸蟹”了。

沙家浜民间故事集成(27):《大闸蟹之名的由来》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二是大闸蟹是由捕蟹工具而来。人所共知,蟹是把卵产往海水与淡水交界的地方,经过无数道闸门,才进入淡水河里长成。这种闸门不是现在概念中的闸门,而是用竹编织而成,当地称“簖”。旧时在蟹成熟季节的港湾里,必设一闸,夜来隔闸,并置一灯火,蟹见火光,即爬上竹闸,蟹农一一捕捉,十分方便。“大闸蟹”之名由此而来。

阳澄湖湖底坚硬水浅,而且有茂盛的水草,生长在阳澄湖里的蟹经常在坚硬的湖底和水草上爬行,日积月累,蟹的腿脚久烁成钢,十分强壮有力,底板也被水草磨擦得干干净净,阳澄湖大闸蟹有这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所以,阳澄湖产的蟹肉肥脂厚,食用时更加鲜美。

两种解释,均有一定道理。究竟哪一种解释更正确些,希望食客们自己去琢磨吧!

沙家浜民间故事集成(27):《大闸蟹之名的由来》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沙家浜民间故事集成(27):《大闸蟹之名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