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

        踏上一阶阶干净的石梯再跨过一个高高的木门槛就走进了我家。里面四周几户都有人家,正面是个大厅。像个缩小版的四合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逢年过节的时候,家里家外才变得格外的热闹。而平时,三两个老人在家守着老房子,就怕房子被风吹着被雨打坏。奶奶就是其中一个特别热爱这片土地这个家园的小老太。

        厨房的小道可以走到后门,后院有一块地,旁边还有一口老祖宗留下来的水井,这口井不仅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而且还养活了后院这块地。奶奶利用后院这块地种着一些时令蔬菜,不同的季节,就呈现出风格迥异的菜园子。有时候是棵棵挺立的玉米杆,有时候是顺着竹竿爬藤的豆子,有时候是整齐的一排排茄子,还有的时候是篱笆墙上挂着的丝瓜......偶尔回家的时候,奶奶就会从后院里摘些菜,炒地香喷喷的引诱着我走进厨房。我每次吃着一盘盘健康的有机绿色蔬菜就有种依恋的感觉,既停不下咀嚼的嘴也不想离开饭桌。

        其实,每次回家常看到的都是丰收的后院,但是看不到奶奶锄地,拔草,播种,施肥等辛苦劳动的过程。记得小时候跟在奶奶身边,早晨日出时分就跟着她下地捉菜虫,奶奶总说“早起的鸟儿才有虫吃”,那时的我无所畏惧,反而觉得有趣,感觉能消灭菜虫,保护好菜苗子,让他们安全的长大就很有成就感。奶奶在施肥的时候一般不让我靠近,她担心我弄脏了衣服,但是她会告诉我施肥的时候可不能撒到菜叶子里边去,否则菜就焉掉了,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有时候看着奶奶弯腰在锄地,手背上的青筋突兀,好似一条条小蚯蚓潜伏在手背上。后背的衣服已经湿的贴身了,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流到脸上再顺到脖子,她就用挽起的袖子擦擦汗,喘口气,又继续弯下了腰。不久,一个又一个的小土坑就整整齐齐的排列着,旁边的杂草也被清理的干干净净,等待着播种。我想夺过锄头帮她刨会地,但是奶奶在一旁笑着对我说:“你哪有那份力气,连拿个锄头都吃力,我们以前都是从小干农活长大的,所以才会习惯。”我还是倔强的夺过锄头想试试。但我没有反驳奶奶的话,因为我才弯下腰一会就感觉锄不动了,手掌都觉得疼。于是我摊开奶奶的手,双手里满是厚实的老茧。我心疼的劝奶奶别锄了,咱不种了。但是奶奶顺势接过锄头一边锄一边嘀咕着“自家种点菜多好,爱吃多少吃多少,如果三天两头总要去镇上买菜多不方便呀!”“我老了,在家也是闲着慌,但这日子一天天的过,我总要找点事情做做,有这块地,就有收获的期望,生活才过的更有希望。”

      长大后,我外出求学,然后也是在外工作,奔波的日子越来越多,回家的机会就变得越来越少。于是,我害怕想起那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但凡有空余的时间,我不期待着去外面的世界看风景,而是想回家看看,走走故乡的小路,听听小溪的流水。每次踏进家门若看不到奶奶的身影,就大概猜到她在后院的菜园子里。听到我的叫喊声,她就会急急忙忙从园子里蹦出来,要为我煮点心,担心我一路奔波回来饿着了。然后,一边慈眉善目的看着我吃,一边告诉我家里还特意给我留了一些玉米。有时候是留着一些豌豆,有时候是地瓜,每次都不一样。但是,当奶奶把东西拿出来的时候,因为存放时间太久都差不多坏了。我告诉奶奶别为我留这些,在外边,我经常都能吃到。而奶奶总是笑笑的说:“自家种的比较好吃,就是想给你留点,回来时候还能尝尝。”奶奶不只是守护着后院那块菜园子,更是期待着家人的相聚。夕雨红榴拆,新秋绿鱼肥。也许她觉着菜园子丰收的时候就是亲人回家的时候吧。每次看到奶奶,总觉得时间又把她的岁月偷走了,白头发又添了不少,皱纹也布满了脸庞,皮包骨头的手已经摸不到肉。我情不自禁就开启了唐僧念经的模式开始劝奶奶,“都老了,这把年纪就别折腾了,地里边蚊虫多,你身上经常到处起红包,也把自己累的腰酸背痛的不划算,歇息着吧!”“我放不下这块地呀!”“你们平时都不在家,倘若不打理后院这块地,我无所事事,睁着眼数着时间不好过。只要我有一口气在,还能下地干活,我就会忍不住去菜园里打理一番。”我无奈长叹了一口气,不禁眼眶已经湿润。有时候遇到恶劣的天气,菜园里边的所有都被风雨打的东倒西歪,全部毁尽,奶奶就会很心疼的叹息,待暴风雨过后又马不停蹄的去园子里重新打理,收拾。她就是如此爱护她的菜园子,那已经是她生活的一部分。菜园里除了菜,还种了一些花花草草,这些点缀让后院看起来更加生机灵动。是呀,我居然还闻到一股淡淡的桂花香,沁人心脾。原来在一个角落里种上了一颗桂花树,融入着奶奶的爱,散发着阵阵清香,令人心旷神怡。是呀,我也深爱着这个后院。

        当你深爱着一个地方的时候,就会舍不得离开;当你眷恋着一块土地的时候,再难再累也愿意去耕耘,那里承载着最朴实最深沉的爱意和深藏着往昔最美好的记忆。老人喜欢守着家里的一厅一院一草一木,他们相信子孙后辈就算走的再远也不会忘记家的方向,总是会回来的。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点亮夜的黑,回家的路一直在等你的归途。

你可能感兴趣的:(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