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跨平台性的理解

我们知道,只要是用标准C开发的程序,使用不同的编译器编译后的可执行文件是可以在对应平台运行的,比如windows可以使用VC编译,那编译后的exe文件就可以在windows下运行;liunx下可以使用GCC编译,生成的可执行文件就可以在Liunx上运行。

到这里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VC编译的exe能在Liunx上运行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使用特定编译器编译的程序只能在对应的平台运行,这里也可以说编译器是与平台相关的,编译后的文件也是与平台相关的。我们说的语言跨平台是编译后的文件跨平台,而不是源程序跨平台,如果是源程序,任何一门语言都是跨平台的语言了。这个如果您不明白,看下面一个案例:
比如火星真的有外星人,就像我们观察蚂蚁一样,火星人默默的观察着我们,有一天,当人类做的什么事情让火星人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所以决定来地球教育我们,但有一个问题,火星人只会说火星文,地球人理解不了,怎么办啊?找翻译呗!由中文翻译把火星文翻译为中文,英文翻译把火星文翻译为英文等等等等,但这样问题来了,中文翻译翻译的东西只有中国人能听懂,美国人法国人根本不明白,英文翻译翻译的文章中国人也不明白,也就是语言不能跨平台。

那上例中,火星文就是C语言,各个国家是平台,中文翻译英文翻译就是对应平台的编译器,编译后的文章就是可执行文件。虽然源文章火星文是与平台无关的,但翻译器是与特定国家相关的,翻译后的文章也是与特定国家相关的。
接下来思考另一个问题“怎么让火星文跨平台呢?”
火星人想到了地球上有世界语,于是首先把自己的文章翻译为世界语;世界语各国人当然看不懂,没关系,火星人又给每个国家配备了一个世界语到本地语的翻译,这样火星文只要翻译一次(翻译为世界语),就可以到各个国家运行了。还要记住,这个过程火星人要提供两个组件,第一是火星文到世界语的翻译,第二是世界语到对应本地语言的翻译。如下图:
有了上面案例的积累,我们也知道了语言跨平台原理:“不能编译成机器语言,因为那样就与平台相关了,编译为中间语言,再由解释器二次编译,解释执行。

类似于c语言的.c,java生成的中间码是.class,这个既是我们上文中说的中间语,各个平台解释器就是各种国家翻译。

接下来我们再比较下两种方式的差异:第一,C语言是编译执行的,编译器与平台相关,编译生成的可执行文件与平台相关;第二,Java是解释执行的,编译为中间码的编译器与平台无关,编译生成的中间码也与平台无关(一次编译,到处运行),中间码再由解释器解释执行,解释器是与平台相关的,也就是不同的平台需要不同的解释器.

这里再说下语言根据执行方式的不同分类:第一是编译执行,如上文中说到的C,它把源程序由特定平台的编译器一次性编译为平台相关的机器码,它的优点是执行速度快,缺点是无法跨平台;第二是解释执行,如HTML,JavaScript,它使用特定的解释器,把代码一行行解释为机器码,类似于同声翻译,它的优点是可以跨平台,缺点是执行速度慢,暴露源程序;第三种是从Java开始引入的“中间码+虚拟机”的方式,它既整合了编译语言与解释语言的优点,同时如虚拟机又可以解决如垃圾回收,安全性检查等这些传统语言头疼的问题,所以其后微软的.NET平台也使用的这种方式。

最后再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开发Java程序需要什么?运行Java程序需要什么?”

答案:开发Java需要由源文件到中间文件的解释器;运行Java需要对应平台的解释器。与火星人要提供两个组件一样,SUN也得提供两个组件:第一,把源程序翻译为中间码的编译器;第二,相应平台的解释器。SUN把这两个组件包含在一个工具包中,我们把它叫做JDK(Java Developent ToolKit).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跨平台性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