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去年世界杯期间,为了让儿子对参赛球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我专门买了一个地球仪。每出场一个队,就让他在地球仪上找到其国家。
儿子对地球仪的兴趣之门就此打开。
那一阵子,他一有空就趴在地球仪前翻翻找找,并提出了许多问题。比如:
刚果(布)与刚果(金)是什么关系?
马来西亚国土为什么会分为两部分?
美国与加拿大的陆地分界线为什么会是直线?
美国的阿拉斯加为什么与美国本土是分开的?
说实话,这些问题我要么答不上来,要么说不到位。最后还是百度临时抱佛脚,现学现卖。
在百度的过程中,许多知识点让我恍如隔世,原来国外有那么多常识性的问题,我都不知道。
我爱好阅读的自诩,在地球仪面前不堪一击。
我认真进行了反思,不仅仅只是我有这样的问题。
对于我们这一代很少走出国门的人来说,对国门之外知之甚少是我们的通病。
我们这一代人是喊着“冲出亚洲、走向世界”(1990年亚运会)的口号一路走过来的。
中国作为一个整体,这些年也确实离世界舞台的中心越来越近。
但我们作为个体,“走向世界”的知识储备却没有跟上。
02
一百年前,魏源提出“睁眼看世界”振聋发聩,今天对于我们仍有现实意义。
我们虽然不再是当年那些沉迷于寻章摘句的酸儒,但我们对世界的了解,确实既缺广度,也失深度。
仔细想来,我们对国门之外的了解,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中学所学的世界历史、世界地理。
很遗憾,这些课程设置的初衷只是让学生对世界有一个基本概念。
它非常泛化,知识量也极其有限。
靠这些来支撑对真实世界的观察和理解,显然是不够的。
另一方面,是我们日常接触的国外资讯。
即使在网络时代,它的来源也成问题。既有渠道的限制,更有语言和文化的隔阂。
但它最大的不足还是碎片式,不成系统。
我们到最后往往淹没在信息海洋之中,只是捡起了几个散落的贝壳而已。
囿于这两方面的原因,我们的知识体系95%是关于国内的,国外只占5%。
谈起国内的上下五千年,不管是正史、野史,也不论经济、文化、政治,大抵都能插得上话,有时候还能旁征博引一番。
但国外的世界对于我们却是破碎的,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
对世界上的事务,当然也就理解不了其背后深层的逻辑,更不可能有什么真知灼见。
例如,去年的中兴事件,网上热议如潮、爱国情绪高涨,但如何与美国在法理层面“斗”一番就鲜见献言建策。
03
世界知识储备不够,如果只是影响谈资,那倒罢了,还可以“袖手无言味正长”。
重要的是,它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模式。
作为一个个体,我们都有一个朴素的愿望:想更多更深地了解这个世界,让自己与这个世界的链接更紧密。
而要实现这一个愿望,第一要务是要避免自己进入“信息茧房”,即过多地陷入为自身所熟悉的信息之中。
“信息茧房”呆久了,个人就会处于信息“自我禁锢”困境,从而失去了解更大范围事物的机会。
其后果,有可能就是导致人的视野日趋偏狭,思想日趋封闭,僵化甚至极化。
反过来就是,一个人见识越多,视野越广,他的思想也就越开放,性格也就越包容。
试想一下,一个对犹太人几千年苦难历程全盘知悉的人,就会对以色列激进的国防进攻战略多几分理解。
你对土耳其的地缘政治和俄土几百年矛盾历史有所了解,就会认清埃尔多安多变外交的本质。
世界很大,多姿多彩,只有你有了全面立体的认知,你的思维才会更客观。
04
就是从实用主义角度看,我们也需掌握更完备的世界知识。
一方面,是我们精而熟之的国内知识体系,在国际上的适应性相当有限。
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的价值观和游戏规则已潜移默化成为世界的主流。
例如前文所提的中兴事件,中兴曾经交了巨额罚款,这中间固然有美国以势压人的因素,但也有中兴在法理层面站不脚的原因。
事前国内又有几人精熟这些游戏规则?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机遇可能更多地在国外欠发达地区。
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当下中国经济的困境。
从内部讲,是经济长期结构性的失衡,人口红利的减退。
从外部讲,是国家崛起过程中必然面临的打压,外部贸易空间被压缩。
这是结构性的矛盾,短期内极难改变。
突围的机会,极大可能出现在国外那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
那里成本低廉,基础薄弱,经济滞后,发展回报率更高。
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挖掘机会,让自己的人力和资本增值,这将是未来的主旋律。
我想,就是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也有基于此的考量。
你要想顺利地搭上这趟列车,不储备相应的世界思维能行吗?
05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普通人如何来提升自己的世界思维呢?
这中间,有一个重要的法门,那就是制造需求。
对于人这种感性动物来讲,行动热情的价值远超教条知识,情感永远高于理性!
因此,第一要务是要使自己的工作生活尽可能多地与世界链接起来,在现实中制造出对世界思维的需求。
这中间,首选当然是走出国门亲身体验。读千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人看书学习固然方便,但很难长期保持兴奋,容易失去兴趣。
而出国就不一样,现实也逼着你去学习和了解,你也会有兴趣。
但问题是,出国的机会可遇不可求,做为普通人不可能予取予求。
世界那么大,身不能至的多了去。
这就有了第二个途径,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找准切入点制造需求。
我相信,拿一本大部头世界历史地理,没有几人能坚持读下去的。
但如果你在与埃塞俄比亚做国际贸易,让你去读埃塞俄比亚的历史和地理,掌握其风土人情,那就简单多了。
那有人会问,我从事的就是国内的普通工作,不与国际打交道,那又如何制造需求呢?
其实很简单,你就把自己的工作放在国际大环境下来考虑,你就会找到需求感了。
你是律师,你就了解国际通行的法律发展现状;你是制造业,你就跟踪国际上的先进水准;你是体制内工作,你就比对不同国家类似业务的异同。
凡此种种,总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需求感,以此为基点,提升自身的世界思维是可以预期的。
但不论是游历模式,还是兴趣模式,要想事半功倍,这中间还是需要过好英语关的。
毕竟要国际上通用的主要语言还是英语,最前沿的技术、理论第一时间大都是用英语传播的,并且这一做法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并且,你学好英语,本身也在为自己制造接触世界、了解世界的需求。
我想,世界的事务大都如此,某种程度上讲,找到和制造需求是第一位的。
【微信公众号:大道求异,ID:dadaoq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