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刊词 | 学学批判性思维,赶紧的

你好,我是蔡钰。欢迎你打开这门课,和我一起训练批判性思维。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呢?

它可不是简单教你怎么赢得辩论的思维。批判性思维的英文原文叫critical thinking,按照美国学者理查德·保罗的定义,它是对思考的再思考。

换句话说, 批判性思维所批判的对象不是某个人,而是一个观点背后的思考过程,去审视这个思考多缜密、多系统

假设小区里有个住户叫王富贵,小区里乱停车,他去责怪物业不作为。物业跟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小区有些住户很难缠,你换位思考,想想我们的难处。”

你看,物业这是在要求王富贵想得更周全,把物业的处境也考虑到问题里。王富贵一下子觉得似乎也有道理,他的不满虽然并没有消除,但已经无力反驳了。

问题出在哪呢?其实,王富贵只要再顺着物业的逻辑多想一件事,他就可以这么回答:“你确实有你的难处,但换位思考不能只思考你的难处,我还考虑到了你所在立场上得到的商业收益。业主们给你交了物业费,就是想要购买你的服务,管理乱停车是你的契约责任,你得管。住户难缠,你可以重新评估服务定价,但不是你不作为的理由。”

你看,审视一段思考,能让你意识到它的不足之处在哪,你所看懂的思考层次越丰富,你也就越是一个更独立、更明智的思考者。

你肯定知道,在美国的教育体系里,从小学到高校,一直把批判性思维当作各类课程的贯穿理念。而在国内,包括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在内的一批学者和教育家,也不遗余力地推动学生们接受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和训练。这都是因为,无论是择业还是做研究,批判性思维都已经是很多机构评估人才的核心标准。

怎么样,听上去,训练批判性思维,很值得当作一个努力目标吧?

但我要先给你泼一盆冷水。世界上有一种事情的类别叫做“重要而不紧急”。训练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就被不少人归到这一类里。在我看来,批判性思维简直跟学外语和锻炼身体并驾齐驱,是人生三大“重要而不紧急的事件”。

那为什么我们往往会觉得训练批判性思维,重要但不紧急呢?

重要是因为,它能让我们更独立、更高质量地思考。不紧急是因为,这种思维能力的应用好像不在一时一地,今天还是明天再开始,似乎没太大区别。

所以,只要有的选,我们经常会被那些紧急的事吸引过去,哪怕它没那么重要。

比方说,水电费该交了,或者有部热门电影马上就要下线了。那么你很可能就会放下在读的外文文章,或者运动计划,先去交水电费,先去看电影。然后呢,在某一个深夜,心里叹息说,我要是4个月前开始学外语,开始运动,我今天就已经能口若悬河,或者又瘦又精力充沛了。

训练批判性思维也是一样。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更独立、更明智的思考能力,但真要下决心行动起来去自我训练,往往又会觉得“没那么紧急”,而一拖再拖。

但是我想请你退一步思考这个问题:训练批判性思维这件事,真的重要但不紧急吗?

这是一个事实,还是一个观点?你认同这个观点吗?为什么我们一遇到这个观点就默认它成立,就开始帮它找理由?

你看,这样一思考,其实就已经在用批判性思维想问题了。面对“训练批判性思维重要但不紧急”这个观点,我们先用质疑的眼光来审视它成不成立,再决定支不支持它,而不是直接陷入它的结论,去帮它找合理化的解释。这显然是更清醒和更明智的。

我要输出一个价值主张了。在我看来,训练批判性思维,既重要,又紧急。因为这能让我们避免在当下、在今天,一次次作出以后会遗憾的判断和决策。

还回到前面那个问题。你想想,我们一次次推后了重要的事务,选择把有限的时间拿去做紧急的琐事,是不是因为我们觉得“紧急”比“重要”更优先?那么,又是什么导致我们会这么想?

我的答案是,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下判断、作决策背后的思考质量,还不够高,没法支撑我们的决策结果。

所以,训练批判性思维,既紧急,又重要。 我们非常值得从这一刻起,就开始训练批判性思维,审视自己的思考过程,评判自己的思考质量,从而不断优化它

这就是我想要开这门课的原因。

在得到,我负责得到大学的线上课程研发,也负责能力学院这条内容线。在过去三年的工作中,我和我的团队跟得到的作者们一起,合作推出过50多门课程,从个人能力类课程到思维方式类课程,再到《中国史纲》这样的历史类课程都有。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训练思维方式的课程尤其受欢迎,像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王烁的《30天认知训练营》、《华杉讲透孙子兵法》都是典型代表。这些课程的用户都想要获得更强大的思维能力。

在跟用户不断交流沟通过程中,我越来越意识到: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课程,对所有想要把终身学习、把自主教育当作长期事业的人们来说,应该是一门基础课。得到作为中国最好的知识服务商,应该也必须提供这样一门课,来作为其它所有课程的先导。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状态,它能让你对知识的选择和汲取更有判断,也更有效。

那么,我们会怎么讲这门课呢?

很多经典的批判性思维书籍和课程,会让你记很多评价标准和逻辑谬误,比如要清晰、要精准、要准确,再比如说要避免滑坡谬误、稻草人谬误、从众谬误等等,我们这门课不这么讲。不是因为这些讲法不对,是因为这些讲法的理解成本太高了,得是专业的批判性思维研究者才值得去做这么大投入。

我自己在研究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发现,这些经典体系其实要求我们花很大一部分精力去理解术语和概念本身,这其实有点像小红帽要去外婆家,我们要求她记住27条不该走的小路。但其实,你只把那条她应该走的主干道告诉她,要求她紧紧地记住主干道怎么走,跟随主路上的每一个关键路标,对小红帽来说就够了。她只要听你的,就一定能到达目的地。

所以,我们这门课的逻辑,是分三步完成评判思考质量这个目标:

第一步,先审视一段思考的信息结构本身,去评判这段思考里的关键要素是不是完整,每一个要素是不是成立和互相匹配;如果要素们符合要求,那么整段思考就是自洽的。

第二步,跳出立场,站在更大的格局下去评判,这段思考过程是不是公允、是不是有容错能力。

第三步,我们再往深看一层,去审视批判性思维本身,去讨论它在我们的思维能力里到底是个什么角色,它有怎样的局限性和拓展空间。

你在收听接下来课程的时候,可能会发现,思维和思考这两个词会交替出现。这里我们也先做个界定,在这门课里,思考和思维没有严格的定义区别。思考有时候更多形容想事儿的这个具体动作,思维呢,更多会用来描述想事儿的完整状态和结果。但可能在具体语境里,我会选择语感上更舒服的那个词。

哈佛大学的前校长德雷克·博克就把批判性思维推崇为哈佛本科生最高阶的思维。他写有一本书,叫《回归大学之道》。他在这本书里说,大学本科生的思维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无知的确定性”;第二个阶段叫“有知识的混乱”状态;第三个阶段就是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成熟阶段。

我猜,按照博克的这个逻辑,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这个成熟阶段,它的状态就应该叫做“有知识的确定性”。

还是那句话,训练批判性思维,达到有知识的确定性,既重要,又紧急。你作为一个有自主教育意识的终身学习者,你的征途是知识的星辰大海。哪些该学、该怎么学?该怎么审视和评判它们?只有你自己能给自己最好的回答。

所以,在终身学习的启程之初,请带着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意识,锤炼你的大脑,让它越来越清明。

我不祝愿你的知识斩获越来越多,只祝愿你的思考越来越独立、越来越理性,这也是我期待自己能做到的。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开始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之旅。


发刊词 | 学学批判性思维,赶紧的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发刊词 | 学学批判性思维,赶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