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驻宋卡总领馆发布提醒,2017年初以来,赴泰南普吉、甲米、苏梅的中国游客迅速增加,游客意外受伤、溺亡事故频发,1至5月已有30名中国游客不幸死亡。
据了解,溺亡的大部分人是因为参加浮潜。2017年初以来,每个月都有中国游客在普吉、甲米等地浮潜溺亡。
什么是浮潜?
浮潜指的就是借助呼吸管面镜脚蹼在水面上的浮游活动。
浮潜只需利用面镜、呼吸管、脚蹼就可以漂浮在水面,然后通过面镜观看水下景观。在国内外,只要通过简单的培训,而不需要取得浮潜证书,即可进行浮潜活动。
由此可见,浮潜的门槛较低,既能快速进行潜水,又美观且不需要带很多装备,这也是很多游客选择浮潜的原因。
为什么浮潜的危险系数那么高呢?
其实在早些年就有报道指出:相比水肺潜水,浮潜更容易出事儿。
为什么浮潜比较危险?
△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其实跟会不会游泳有关。老生常谈的话题。是的,潜水不是只有会游泳的人才可以尝试,你可以不会游泳,但这有一个大前提——你最好不怕水。在陌生的水下,如果不保持良好的心态,遇到问题可能容易慌了阵脚,慌张则乱,反而容易发生事故。
△ 技能因素
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呛水可能是事故的最大主因。而呛水发生的原因其一有可能是对设备的不当使用。比如使用了不符合脸型的面镜导致入水后面镜进水,或是呼吸管意外进水等等。其二是由于有的浮潜者在水中一时兴奋,以至于忘记了保持头的位置而将头过度埋于水下。
△ 环境因素
在未熟悉海况及动作的情况下,如果进行潜的动作,因为管内会注满水,而由于管还在嘴里,你会下意识进行呼吸动作,从而导致溺水。此外,海况不好时,还有潜水员还有被水流冲走的危险。埋头浮潜事,看不到水面的情况,就很难注意到来往的船只、冲浪者等等,撞上了极有可能受伤,或者导致慌乱。
△ 重视程度
浮潜不需要考取证书,浮潜仅利用简单的装备就可以进行。从证书到设备,浮潜似乎都比较“方便”。就是因为这种“方便”,让大家对浮潜掉以轻心,对浮潜的危险性重视度还不够。海里毕竟不同于泳池,水流和海浪的变化是最常见的。即便是泳池中的好手,下海前仍应保持谨慎的态度,过分自信导致应对不及的意外并不在少数。
为什么水肺潜水更安全?
△ 完整的教学体系
我们已经知道,水肺潜水需要经过完整培训考取证书。水肺潜水的课程会教授必须的潜水理论知识,也会有潜水的技巧、安全知识。经过这一学习,潜水员能更好的理解潜水,也能在练习中得到一定经验,到了海里也就更自如。
△ 沉重的器材
水肺潜水需要诸多昂贵而沉重的器材才可以完成,背上沉重的器材潜入水底,这一步虽然看似比浮潜要复杂,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加深了水肺潜水者内心对自己及Buddy生命的责任感。沉重的器材或者设备,不是一种麻烦,它们的重量更像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提醒大家安潜。
△ 潜导制度
各个潜水的教学体系中,都对不同学员人数相应应该配备的教练数量有明确的比例规定。即使是无需考证的FunDive,对水下潜导也有明确的人数配比的规定。
△ 潜伴制度
除了潜导制度,深潜中实行潜伴制。除非是有独潜资质的潜水员,否则一个人进行水肺潜水是被禁止的。每一次下水除了跟着教练和潜导,两两结成的潜伴也是彼此照应的安全保障。
正是有了这些保障,水肺潜水的安全系数比浮潜更高,就不言而喻了。
浮潜遇到的危险&解决办法
浮潜时会遇见的危险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但是这些危险都是可以避免的。让我们来了解浮潜会遇到哪些危险,防范于未然,做到安潜。
△ 呛水导致溺水
在浮潜过程中,呼吸管进水的情况并不罕见,即使是干式呼吸管,也难免出现少量进水。至于非干式呼吸管,对新手来说基本上不能吹尽管中的海水,从而造成呛水。
解决办法:多多练习呼吸管排水。新手建议使用干式呼吸管。
△ 被船撞、被螺旋桨割到
浮潜时,浮潜者完全埋在水下,只有呼吸管露在水面上,不小心撞上船或者避不开螺旋桨这种事也是会发生的。还有游艇,快艇,帆船和冲浪者等。
解决办法:注意浮潜的位置,不要太远离岸边,也不要到航道上。穿鲜艳的衣服,让他们注意到你。
△ 被生物割伤、刺伤、咬伤
在海里遇见像河豚、海胆、水母甚至一些不起眼的海洋生物时,轻易的触碰,会导致被生物割伤、刺伤,甚至自身中毒。
解决办法:“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保护海洋生物也保护自己!
△ 海浪、海流较大
由于经常埋头在水中不了解海面状况易被海浪卷走,或者是被海浪卷到礁石处撞伤或致昏迷。
解决办法:避免在礁石的迎浪区活动,选择侧面或者后部。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加强技术方面的练习:
除了练习游泳这基本技能,
沉浮时保持平衡,
还有掌握呼吸管排水技巧!
并且经常抬头留意水面状况!
其实,注意到以上这些情况,浮潜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不止是潜水,很多危险事故发生,大多是因为我们对其重视程度不够。
最后希望大家安全潜水,健康潜水~
欢迎关注公众号:潜天堂WeDive
和服务号:WeDive
获取更多时尚潜水芝士及潜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