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与高校智能化管理的那些事儿

从原理上,我从2008年撰写《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必备的十大网络利器》时就已经预测,高校管理要进入智能时代。但是,一晃十年,虽然有很多尝试,但多以不了了之告终。直到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普及了手机,人人普及了随时在线,也借了中国进入了创新创业的创新经济时代东风,高校工作的智能化成为现实。

市面上针对高校学生管理市场,先后出现了如易班、爱班级等APP,有的发展的很好,比如易班,成为南方很多高校学生工作的标配,甚至教育部成立了易班中心。加上针对高校教学、财务、后勤的等量身定做的办公OA系统,高校市场其实竞争激烈。但是,钉钉的横空出世,仍然将成为一件有历史性意义的事件,因为从设计之初,钉钉就具备很多其他系统不具备的特性,比如:

一、阿里是个大公司,有钱,有人,有资源。何况钉钉在阿里的布局中是一个核心产品,这意味着,钉钉随时有着阿里土壤的支持,根扎得深。这种超越是全方位的,技术积累、人才积累、对于市场需求的把握等等。这种实力,不是小公司能赶超的。所以,小公司一时可以做得很好,但是后续力量以及迭代能力从开始就处于败局;

二、钉钉的首要目标市场完全不是高校,高校只是钉钉扩张的一块顺便占领的版图而已。这对高校来说并不意味着坏处,相反,这是真正的好处。商业市场代表着国内最高的认知价值、管理思想、效率效能。钉钉首要解决的是商业市场的管理问题,这意味着,钉钉每次自我迭代,都针对着中国商业管理中最具机制的部分。这意味着,钉钉软件本身就是一个大学,有着数不尽的管理思想蕴含于APP的代码中。相对来说,高校的学生管理可以从钉钉的每一次改进学到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一个APP倒逼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这本身就是一种利好,而非麻烦。

三、钉钉的自我迭代能力强。很多针对高校的APP,也在积极进行自我迭代,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其一只针对高校内部的管理,对于内部的管理可以极端细致化,但这并不一定带来效率,相反可能带来僵化。钉钉的迭代是基于商业逻辑的,所以钉钉代表的活力如果妥善应用,其进化能力甚至超过专业软件;其二也是我认为最有价值的部分,针对高校管理制定的行业软件,专业软件,其自我迭代,自我更新的动机弱,往往是针对高校定制完系统后,就忙于去接其他项目,就没有动力进行更新。更何况,每次更新迭代都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技术积累,这是一种消耗,小公司并没有更多的动力给其产品紧密细致地升级。但是钉钉完全不一样,钉钉的升级动力极强,因为它面对的对手是腾讯的企业微信,因为它自身拥有完整的生态链,要持续为服务的公司提供更高的效率,所以钉钉一直在更新,一直在拼脑洞。这就意味着,这是活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但是,虽然在商业市场上一路高歌,钉钉在高校的普及却并不顺利。其原因究竟在哪里?我想其原因有三:

一、已有OA系统的生命周期未到。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OA系统,不管其效率如何,不管其是否已经还适应管理需要,每个高校已有的OA系统代表着一种秩序感。何况,花大价钱购置的系统,不可能不用就废弃掉吧?一个公司如果发现更好的选择会更快的做决定,但高校的效率要慢一些,有可能是三到五年。所以,高校已有OA系统的生命周期未到,这是一个问题。

二、推动高校引用的核心层还未意识这场管理革命已经到来。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生活逻辑,每个高校都有已经建立的信息传递系统和管理方案,所以,目前这些方法基本“够用”。高校的校级领导们关注的视野在双一流争取,国际化培养、学科建设等等,对于基本的管理制度倒未必有足够的动力进行变革。更何况,他们可能没有考虑过,也没有想象过,一个用APP重构的高校管理是什么样。就算有人在身边大声疾呼,他也只是当作这是一件小事,如果有人反对,想想这样做看不到什么立竿见影的业绩,就不如不做吧。

三、还有一个不是原因的原因,不过在一般人听起来却毛骨悚然,那就是,一个高校所有的数据掌握在钉钉的手里,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数据安全以及信息安全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钉钉这样的公司靠谱吗?关于这个问题,再写无数篇文章也无法解释得清,因为他开始就不愿意相信你,你说啥也不想信。比如说,那你给别的公司,让他们做系统你就放心吗?如果你们自己做系统就不泄露数据吗?我们的体系中包括无数公司,都为他们保密,同样道理,我们当然会对高校的数据保密,否则我们公司还能立足吗云云。其实任何时候都有这个问题,用其APP,肯定数据要到其公司去,但任何公司都懂得要为用户的数据安全卖力。更何况,现在早已经是无隐私时代——嘘,这事不能深说,还可以自欺欺人。反正怎么解释没用,想用这个理由时,这个理由就特别好用。

那么如何破局?以下纯属个人判断,大有拍脑袋之嫌——不过思考的模式还是有价值的,好想法总得几个新观点

一、建“钉钉高校版”,成立高校方向团队

“名正则言顺”,一个“钉钉高校版”的命名,别看几个字,本身就是战斗力,就让高校使用钉钉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在高校OA系统的招投标时,只要有这个名字参与,就是一种震撼。当然,钉钉团队对于高校市场的定位几何我自然不知,如果这块的工作价值已经被看到,就要考虑面对高校建立专门的运营团队,运营“高校版钉钉”,在高校教务系统后勤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等的招标会上进行投标,在各大校长论坛上让 先进代表做典型发言,让高校感受,如果不用钉钉,就晚了。

二、先难后易

在一所具体的高校里,先搞定校长书记;或者,搞定高校的上级主管部门,比如教育厅,教育部。想办法和他们建立联系,一旦有稳固的合作关系,推开钉钉的使用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三、借助东风

阿里集团在与院校签订合作协议时,都可以顺道把建立钉钉示范高校作为条款写入,以帮助建立“智慧校园”等等。需要有特别好的样本,为其他高校做榜样,尤其是给其他学校的高层做榜样,告诉他们钉钉能为学校提供何种他们层次上能认可的价值,才有可能打动他们。我的意思是说,大学校长层面上,未必因为省钱而去用钉钉,而是钉钉给了他们全新的管理视野,国内各类资源的连接视野,国外高校的连接视野时,他们会为之震撼而买单。

不过,这个需要时间。

用多久?不知道。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也不过20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上帝的视角看这是必然,不过阿里钉钉的人一定感受的另一个世界——但是这也意味着,这确实是世界进步的推动者。

我其实乐于看到钉钉的成长(虽然我还是不太喜欢“钉钉”这个名字),乐于看到在几年或者十几年内看到高校管理的智能化,乐于去研究在高校管理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变化等等,时代大势,十年为限,以验真伪,立此为据。


贾海利

2018年4月25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钉钉与高校智能化管理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