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检查工作,提出了三个问题:
1.投资成本
2.建筑容积率
3.建筑样式
三个要求:
1.控制投资成本
2.降低建筑容积率
3.增加建筑形式
收到这些指示后,我们从拆迁,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监理,还有运营等多个维度重新审视了放在桌子上已经成型的设计图;
大家集思广益,从过去几个月修好的院落上寻找问题,想着如果当初这样做就怎么怎么,想着今后这么做就会怎么怎么,想着如果某某能够怎么,我就能够怎么;好不热闹。
桌上有三份规划手册,最早的是建大古建设计院设计的,距今已经有十年了,打算在此修个庙宇,供游客参观;第二份是陕旅设计院16年4月份设计的,我没有仔细看,以民宿和商业区为主,希望游客来了有住的和吃的地方;第三份是中联西北院“则久”设计,在前两个的基础上优化了许多;
我们在一线所要做的就是让设计方案变得更好,弥补设计与施工,施工与运营,运营与销售之间的摩擦;
打造黄河延安最宜居小镇
副标题:一块石头的使命
在没有来陕北前,我对石头在建筑中的运用没有太多的思考,只停留在柱顶石,门台石上,停留在“旧”的形式上,停留在用旧的柱顶石与门台石修缮老建筑上,局限于材料在时间纬度的搭配上,控制建筑维修过程中材料之间存在的时间的差异的范围,以保证同一时代、同一经济基础、同一文化倾向的融合;
后来我到了文安驿,接触到了是窑洞,建筑主题以石头为主,木头为辅,砖用的更少,材料的转变让我对建筑有了新的认识,不同的经济,不同的文化都会塑造出不同的建筑形式;
就拿文安驿,甘谷驛,高家堡,米脂,绥德,壶口这几个地方的对比,从地域来看分为两块,延安地区与榆林地区,这两个地区都与山西交界,以黄河为分界线,一个东一个西;
从地图上看,跨越陕西与山西两省的高速路有七条,六条通车,一条在建中,这条在建的高速是延安到霍州,这是延安地区内第二条与山西相通的高速,另外一条是宜川到临汾;在榆林地区内有三条高速与山西相通,榆林到太原,神木到原平,靖边到吕梁;
相比于延安,榆林早些年的煤矿资源促使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高速也较延安地区发达,但以目前的经济发展状态来看,延安地区拥有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较于煤炭资源更加有可持续性,时代在变人们的需求也在变,早些年那些能够挖出煤矿的人能够赚到钱,现在我想能够挖到人文与自然资源的也能致富,但后者更需要明智的选择,而不是所谓的“聪明”;
前两年房地产火爆,低买高卖,让很多人一夜之间富了起来,这让很多没有抓住机会的人很是懊悔,为什么没有多买几套呢?上了个大学感觉错过好几个亿?包括我在内,那时也在想,父母花了一辈子的积蓄供我读书,现在大学毕业了,在城里连套房都买不起,挣那点工资怎么考虑成家立业?并开始怀疑自己,以至于错误的认为“读书”是我错过“好几个亿”的元凶;
错误的认识必然会使我做出错误的选择,我放弃了读书,走上了那条大家都在走的路,而且越走越远,越走越迷失;
我在大家“少走弯路”的“聪明”建议下挖空心思学习着“做人”,学习着“做事”,如果这些建议真的聪明,真的是我少走了弯路,那我现在也不会给它打上引号,相反,它把我带进了一个深坑,一个葬送自我的万人坑;
我在大学时曾经不礼貌的顶撞老师,老师说:我这样是为了让你少走弯路!我回老师了一句:没有走过弯路,我怎么知道自己现在走的是直路?当时我的认识是:人要走自己的路。可想象当时老师对我这个“朽木”有多失望;
后来我工作后想起了这句话:“少走弯路”,就使劲的找各种“直路”,急切的期望快点到达我的目标,结果就像老话说的:欲速则不达;我在前进中迷失了自我,在寻找“直路”的过程中忘记目标在哪里;
就这样,我在“少走弯路”与“人要走自己的路”两个端点都不得意的时候,我开始静下来审视自己,思考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两次碰壁让我对“少走弯路”和“走自己的路”有了新的认识,这个新的认识让我得出了新的选择;
“少走弯路”意思是让我们思考做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多想方法,A不行就用B,B不行就用C,就像老话说的:没有人办不成的事;所以少走弯路的意思就是多思考;
“走自己的路”的意思是让我们思考做事的目的,以这个目的为中心,不断思考其正确性,这个正确性就是老话说的:三观端正,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观念上的改变在于学习,在于持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修正我们在认知上的偏差;所以走自己的路就是持续不断学习;
持续不断的学习+多思考=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特立独行且正确=成功
开发延安地区的人文自然资源是正确的事,发展旅游是正确的致富方法,如何实施?或者说如何操作?
本文的题目叫做:一块石头的使命,其实也可以叫做一个人的使命,一个公司的使命,一个景区的使命,黄河的使命,中国文化的使命,以及存在的意义!
景区有一块山体落石,有三米高,被一家商户围在院中做观赏用,公司领导的意思是想把这块落石利用起来,以体现自然的魅力,我通过这两天的观察与思考,了解了黄河“十里龙槽”的形成,随后我突发奇想,能不能一这块石头为中心,演绎一下黄河壶口地貌的形成,而不是原来那种“传说”,含糊不清的感念?但我又在想,科学与人文之间如何权衡,如何把地质形成的自然科学与近现代的人文艺术相结合,得出一个新的东西,一个现在大家能够更好理解的东西,而不是一味地“炒冷饭” 一直吃别人嚼过的东西?
这方面我有个初步的构思:通过视频向大家讲述这个过程,时间25分钟,视频的制作形式推荐三种:沙画,动画,真实拍摄(航拍);
这个形式是基于现在的新的影响模式:卖知识;
作为一个知识生产商,使游客从这里带走更多的信息,让游客离开这之后还会花时间传播这些信息,这也是信息经济的“长尾效应”,就像兵马俑一样,它的信息价值是是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外国人不知道陕西但知道兵马俑的原因;
目前的市场经济谁能够制造让人感兴趣的信息,谁就能获得注意力,随之就能获得财富。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去,画家、商人、建筑师、工程师等等,所创造出来的都是信息,一个我们个人过滤出来的信息,正是这些被过滤出来的信息之间的不断交换,才长生了价值,金钱就是这个价值中的一种,也是我们统一价值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