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卓上的记忆

马上,公司就要搬家了。回忆很多,吃是其中之一。作为部门带饭组的组长,外食虽然不过是调剂,但在这两年半的时间里积累起来的点滴,足以在今后的时间里继续回味。仅以此文纪念那些一起围坐在餐桌旁的人和事。


食卓上的记忆_第1张图片


2011年1月到现在,在这幢有旺仔的旺旺大厦工作也有两年半的时间。除了那条虽然隔段时间就要变道但一直在烟尘滚滚公事中的石门路外,上下班的回忆几乎掩埋在两点一线的枯燥中。当然,偶尔会去818广场的MUJI求治愈,也会漫无目的地在优衣库待上一小时,真正记录了两年来的时光的,却也许还是那条被来回踏过无数遍的吴江路,以及附近那些吃到不知道该吃什么的美食。


真心说吴江路虽然是美食一条街,却也不过如此,自从翻新之后连原来那唯一的邋遢的亮点也没了,变得平庸。然而,每每有朋友聚餐,我还是会说,我在吴江路等你。


Starbucks


吴江路上的星巴克。对我来说,几乎是每天都要去一遍,也是每天从地铁出来第一时间去的地方。以前如果上班到得早的话,有时会坐在最靠近门口的窗边刷微博,并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看到部门的同事大约已路过了几个,便拿起咖啡,朝公司走去。这周一店里的姑娘跟我说,这家门店要装修了,我才想起,啊,以后估计就很少会再来这里了。两年来熟悉的店员也走了不少,不禁略伤感。「密斯朵。」密斯朵是曾经在星巴克的看板上,但已经被移除的一种饮品,其实也就是一半的本周咖啡加一半的奶,在看板上没有,店员很多也都不知道。据说现在几乎只有我会经常点。想想搬走后,会在这店里会做密斯朵的可能性应该又小了吧。


Coco一番屋


一个人吃饭的时候,我的选择往往是coco一番屋,吉野家或者越南米粉。coco对我和Lingjie来说,是有如食堂一般的存在。所谓是百吃不厌,并且都有自己的定番,每次来都点。一个人会来吃,两个人一起吃,三个人也会来吃,四个人也许还是这里。因此很多人也曾不得已地跟我们在这里聚餐过,其中也包括老板Philip。跟Philip在coco吃过两次,第一次他先去买了一份小杨生煎带到coco吃,第二次他还是先去买了一份小杨生煎。其中一次我问Philip大沽路上的NOVA怎么样,他想了想说,「还可以。」又看了看面前的生煎,「没有小杨生煎好吃。」这大约是我在coco里面印象最深的一段对话。


满记甜品


满记甜品里有一道招牌,芒果白雪黑糯米甜甜。Yaoyao告诉我们那简称「芒白黑」。Yaoyao是秋天快要完结的时候来公司的,走的时候是三月初春。这段时间我们的女生会,几乎就在满记甜品里吃芒白黑度过。虽然外面开始变冷,我们却吃着冰和冰激凌,窝在角落里吐槽着那些不大不小的事情,给部门里日益增多的“男僧们”打着可有可无的分数。比起“表达或者意味着什么”,更多是把一种遗忘了许多年的青春的兴奋重新挖出来。


静安小亭


吴江路的MLT大约有三家。一家地下,一家楼上,另外一家是静安小亭。所以MLT其实就是麻辣烫。虽然和MIT相比还多了个尾巴,却不是什么高端洋气的货,有的只有遥远的大学里五块钱就能吃得很饱的回忆。地下和楼上两家我都不太感冒,唯独还是喜欢静安小亭的原因,大约就是它和回忆中的那些味道更为接近,只是价格已不如当初的实惠了。不过对我来说,一般还是点到八块钱的起步价就已经可以吃饱了,偶尔会觉得有点寒酸,于是点到十块不用找,也算是我的一种爱的表现吧。但是MLT能容纳的人实在太少,我们要是来6个以上的人就得拼桌,店员还不让拼,于是人一多,就不能来洋气了。


甜蜜蜜


称得上食堂的,其实还有甜蜜蜜。作为带饭组组长,一直外食的机会真的不多,早期开始就被列入选择范围内的,大概就是甜蜜蜜了。云吞面或云吞捞面是我的定番,偶尔也会尝一下别人点的菜,但终究我记得味道的,也就是云吞面和云吞捞面了。有一回在门口排队,瞥见挂在厨房门口的卫生检查公告上赫然的一个差评,不免就跟大家一起吐槽了。尽管这顿依旧但之后却似乎很少再去,不知道是不是也有个中原因。也许,不过是因为我最近没想吃云吞面罢了。


佰家仟味


一起吃的人越多,可以选择的范围就越少。能百吃不厌的固然不少,吃到想吐的自然也有几家。佰家仟味算是一个。那里有大桌子,多人套餐也划算,于是一度成了部门午餐的必去之地。各种菜必有笋,有笋的大家都爱吃,若说一道至今都还印象深刻的,应该就是那红烧肉里的笋。然而2011年吃了大半年之后,第二年,似乎就再没去过。既然坚持了大半年,味道自然不差,虽然口味略重倒也还算中肯。如果楼上没有开了家外婆家的话,可能还是会再去的。我对佰家仟味最后的回忆,停留在了2012年的1月,春节放假的前一天。前阵子听说其他人又去了一回,已不如当年。


外婆家


外婆家难排号是出了名的。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太敢去。直到Betty和Yaoyao离职之后女生会在那边小聚了一次,终于吃上了传说中的绿茶饼。但其实中午去吃,排队也并不难。好吃又便宜,还能坐得下十几号人,于是外婆家也成了后来大部队吃饭时候的首选。三十岁生日前一天,我选择在外婆家请大家吃了一顿。在这里请客不止一两回,但那次是我自认为点菜点得最糟糕的一回,因为小任说没肉吃。那天还在大堂用checky拍了两张大合照,一张给我自己,一张给Lingjie,那是她的last day。


棒约翰


全体部队聚餐往往是师出有名的,譬如有人入职,或者是有人离职。更多的时候,是打着Team Building的旗号。而Team Building的时候往往也会有特定的模式,譬如棒约翰晚饭加北京西路好乐迪欢唱,我们称之为标配。每次Team Building之前我们都会提议不要再去棒约翰,要吃没吃过的,要吃更好的,但是挣扎是徒劳的,没有能找到更符合需求的地方,棒约翰每次都依然是最终的不二之选。因此,除了Team Building之外,我们是不会去棒约翰吃饭的。要再细述相关历史的话,那当然,其实我们也有去过别的地方。后来的后来,还去了海底捞。但是棒约翰在过往的历史中作为标配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了。实际上到了后期,棒约翰也快要容纳不下我们整个团队了,二楼如果被别人抢占了那么几个位置,就已经岌岌可危。而最初的时候,我们还曾在二楼的室外,拼着几张玻璃小圆桌,腼腆地啃着pizza。


幸福131


看着就很小清新校园偶像的店名但其实是家重口味的重庆菜,这件事情对于吃货来说一定不是什么值得shock的事情。毕竟,好吃就行,就是吃着有点累。最大规模的一次16人聚餐,把店里一个独立的阳光玻璃房小空间全霸占了。没有窗,没有空调,4月底吃着重庆菜各种火辣,群众表示情绪异常高涨,店里的小哥怕是对这群节操碎了一地的顾客表示无语了吧。原本计划大概是3到4个人的聚餐,在群里一说,不知怎的,就连不在南京西路范围内的Eva、Kidol和Lingjie都来了,只为着这天是“大家最喜欢的李总”休假前的最后一顿。


食卓上的记忆_第2张图片


走在下班的路上,总会不经意地想起很多碎片,闪耀着温暖地光辉,一点一点地把这两年来的日子照亮。越是回想,越是发现积累的是那么多,怎么写都写不完。公司要搬去另外一个吃货天堂了。也许也是个会给在那边工作的人留下无数餐桌上的记忆的地方吧。尽管,有些人已经不会再和那些碎片有交集了。


2013年夏天来了,十三号线地铁站依然没有完成,但是我们已经转乘,离开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食卓上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