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篇第七节(23)

文/冬至

原文: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注:

子游:孔子的学生,姓言,名偃,字子游,吴国人,是孔子的三期学生,孔门十哲之一,擅长文学。此问也应是孔子晚年的事情。

养:饮食供养。

别:区别。

释:

子游请教老师什么是孝道。孔子回答说:“现在所谓的孝,只能说能够养活父母就可以了。但是人们对于自己所养的狗、马,都能让它们吃饱;如果对自己的父母缺乏敬爱之心,那么与养狗、养马又有何区别呢?”

冬至感悟:

这是一则关于孝道的论语,主要讨论了养与敬的问题。

孔子回答弟子的问题,同时回答了孝真正的含义。从整个对话来看,孔子认为,当时的整个社会都是不孝的,其主要原因在孔子看来可能是人们对于“孝”的含义的理解片面,人们只觉得孝就是养活自己的父母。但是真正的孝并不这么单一片面,能够养活父母并不算是孝,难道你养活一只狗、养活一匹马也能算是孝吗?这样的话你只负责养活父母却不敬爱父母,这和养狗、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父母从小细心扶养我们长大,他们所付出的是自己青春的年华和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爱护。等到我们长大了,我们能够付出的远远比不上他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所以我们更要真心去敬爱他们。

有的时候,你只是提供给父母生活所需的一切,却一句关心的话也不说,一点不懂得体谅父母所需要的精神上的需求,那么你所提供的这一切都是没有真情实意的。父母受之也觉得无望。

我觉得这个对于现在也有意义,现代人每天忙忙碌碌,对于自己的父母理会甚少。父母打电话关心也都只是匆匆敷衍了事,更不要说去真的为父母做些什么。很多时候你都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对父母的心灵造成着极大的伤害。所以不在父母身边的孩子们在每天忙碌之余给父母打个电话问候一下;能够留在父母身边的孩子们多陪父母说说话……不管是多么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你都应该去站在父母的角度想想。

如此敬爱,孝是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为政篇第七节(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