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军-易山水画

王延军-易山水画_第1张图片
王延军

【艺术简介】

王延军,字古易,号:居砚散人,男,1951年生人。易山水创始人,已注册。吉林人,定居北京。清华美院研究生,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清华美院驿站特聘画家,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当代书画研究院理事会副院长,中华书画学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吉林省分会会员。原为某报美术编辑、摄影记者。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和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进修鲁艺美院山水画班,深造于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国画创作高级研究生班。经中国文化部艺术水平考级,山水专业为最高级十级。润格2010 经中国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评估为5000元/平方米。

联系方式:13693370822【微信同号】 

QQ:1662657576

百度搜索(王延军易山水画、画家王延军、王延军山水画)

王延军-易山水画_第2张图片
王延军-易山水画_第3张图片
王延军-易山水画_第4张图片
王延军-易山水画_第5张图片
王延军-易山水画_第6张图片
王延军-易山水画_第7张图片
王延军-易山水画_第8张图片
王延军-易山水画_第9张图片
王延军-易山水画_第10张图片
王延军-易山水画_第11张图片
王延军-易山水画_第12张图片

【什么是易山水画?】

易山水画就是天地与人类灵魂的合成物。易山水画用传统做支撑,在创作中融入了“易”的哲学思想。其核心是意在创造和追求人与环境和谐气场的中国山水画。         

易山水是哲学的。因为易山水画融入了“易”的思想。《易》的基本构成有三:1、简易2、变易3、不易。构成易山水画的最基本要素是:1、黑白;2、黑白间的变化;3、黑白的对立和统一。苏轼云:“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成为书也。”书法如此,绘画亦如此。 从易学的角度出发,神为木,金为骨,水为血,火为气,土为肉,从中可以发现阴阳、五行在易山水画中的神奇内蕴。一代山水画宗师黄宾虹先生也说过;“书画秘诀在太极中”。

易山水画精神内核是“笔墨”,用传统的笔墨为法。用南齐谢赫“六法”为标准,以线为阳墨为阴,线为骨墨为肉,线为刚墨为柔。线以中国的书法为基础,求骨法。谢赫的“骨法用笔”,唐代张彦远解释为“生死刚正谓之骨”。这其中有人格要求。明代的文徵明说:“人品不高,落墨无法。”笔,往往表现为具有高度生命力的线条。“形神兼备”是易山水艺术创作的最高准则,也是易山水画创作的一个基本规律。易山水画的境界:笔精墨妙,其美在内。用黄宾虹的话讲是“内美的境界”。黄宾虹认为:“其美在内,不在外观。”易山水画追求笔简“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能用最少最精确的绘画语言表达最深远的意境是高手。寥寥数笔,笔简意繁,足以抵得过满纸笔墨,甚至比满纸笔墨的容量更大。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书画创作固然需要技巧,但过分强调技巧,或者说技巧的痕迹过露,反而小家之气,给人以拙劣之感。如果率性而为,将技巧的痕迹减到最小程度,在似是与不似之间,看似稚拙,却反而有一种天真质朴之美。老子提出“大巧若拙”,是追求拙境的理论核心。易山水追求自然天成的是静、朴、简、古美的和谐境界。易山水画强调修为。有人问我,古人和现代人的画有什么区别?我回答说,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现代多了一些五花八门表现形式。古人淡泊,现代人浮躁。古人喜画心、画魂,今人爱画形、画皮,古人画家都会书法,现代有些人画完画,自己都不敢提字。古人做画的都有文学修养,现代人没有文化也可以当画家,当然这是20世纪的产物。这就是区别。易山水画最独特的一点即笔墨性,其特点是书写性,易山水画是“写”出来的。

易山水画的“意境”是来自对“易”的领悟。《易》道的最基本精神,就确立着天人合一的宇宙模式。天人合一的本质特征就是阴阳合一。它也是中国一切审美文化的灵魂。中国文化本来就不是将人与自然相互对立,并强调物我相通,主宾相融。不偏不倚,平衡和谐。易山水画的气、魂,尽在阴阳中!不识阴阳太极,天人合一又何从谈起。有人说过;有了内在的真理,才开始有艺术。气韵是生命,意境是灵魂。“六法”首先提到“气韵生动”。实际“气”是自然能量的代词,人是会感觉到的。气韵的本质特征是“生命律动 ”。宇宙本身就是一种生命形式,而意境恰恰就是这种生命律动的表现。艺术意境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现象,一种人类心灵的生命律动。画家不是站在世界的对岸来看待世界、欣赏世界、描绘世界,而是应该到世界之中,把自己看成世界的一分子,世界的一切都与自己的生命密切相关。画家所写,不是眼睛看到的景物,而是在瞬间生命体验中有所“发现”。是“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物我合一”的境界。

所谓“发现”是指找到要画眼前的山的动机。为什么要画这坐山?找出使你感到震撼,使你感动的点。找出大自然给你的领悟,你对大自然的理解。见景生情,主要是写情。看得见的东西少去表现他,不表现的东西能看到他。   

中国画画的越像越糟糕,画得像不像不是标准。齐白石说“画在似与不似之间”。六法“应物象形”就是指在尊重客观事物的前提下对景物进行取舍、概括、想象和夸张,把真山真水变成符号写在纸上。画看得见的东西是为了表现看不见的东西。这可以说是一种创作态度和方法。我的老师何白沙老先生写生时所写画的都不是他所见的东西。何老师拿着他的写生画对我说,写生写生主要是生,见景生情,我没看见眼前的山也就生不出这幅写生画来。何老师还对我说,当你一坐很好看的山,不要急于画它,你要把山看成是个漂亮的姑娘或是一个恋人去欣赏,去交流。当你了解它,理解它,发现他的精神所在时在下手,(指画它)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易山水画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物化,一种生命的永恒滞留。它是在充满着生机勃发的时空里展示着生命的舞蹈,弥漫着生之气息。其有节奏感、运动感、生命感,是构筑易山水画艺术的要素。画是物质的,是物质就有气场。易山水画注入《易》的思想就是一种构筑特殊气场的画,是通过山水图形营造心理氛围,形成气场之势,让接受者从心理上有所感应,达到某种特殊的效果。易山水画在阴阳变化中纳天地之灵气,藏五气之运势。易山水画不是纯粹的风水画。但易山水也非常讲究:群山紧抱、聚气藏风、祥云环绕、植被生生不息等,五福皆概括其中。一副好的易山水画,不但能起到美化室内环境的作用,且能调整人的精神面貌和情感,更能接纳宇宙的气场与信息能量。有了一个好的风水气场,那么就会有一个好的心情。做事的态度就会由原来的消极而变成积极的进取,成为一种新的动力。

易山水画不是什么创新,只能说是传统山水画的继承发扬,创新,首先要认知到中国画最本质、最核心的精神是什么。其灵魂,核心价值不能动。其实,唐诗宋画是很难超越的。有些所谓画家没什么笔墨功夫又没什么文化修养就谈创新,笑话。什么叫笔墨功夫?笔墨功夫是作画用笔用墨所费的精力和时间,有绘画技能的本领。笔墨功夫靠的是日积月累练就和对笔墨的领会。说白了笔墨功夫就是表达绘画语言的技能或本领。话都说不明白还淡什么创新。这和没有演技的人不能当演员是一个道理。所谓山水画的创新主要是指在创作中有自己绘画的语言,也就是有明显个性,具有与众不同的风格。并且其个性和风格必须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作品没有个性不能称为画家。个性和风格形成是画家常年绘画积累的结果,也可能是必然中的偶得。笔者认为山水画创作中的创新是在模仿中实现的。

易山水画也不搞什么中西结合,并且与西洋画距离拉得越远越好。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笔者不是说西方文化不好。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没有孰高孰低的问题,两者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犹如两棵大树所结出不同果实,两条大河各自归海,两个文化源流不同,结果不一样,尤其是艺术并没有先进和落后的区别,只有形态的不同,核心精神,基本要素不同,绘画标准,理念的不同。中国书画形式是世界上最独特的艺术符号形式,是种“有意味的形式”。 

《易》是宇宙的密钥,里面的的许多奥妙理论。易学是最贴近生活的科学,它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其对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影响可谓是深入骨髓、形影相随。在历代古籍画论中,我们可以随处见到《易》的理论迹痕。黄宾虹更是最直接提出书画家应该去研究《易》。用太极图来理悟山水画。太极,大至无外,小至无内。所以,如果一个中国山水画家能勤研周易,参悟出阴阳哲学的核心理论及逻辑思辩,并将此施之于绘画创作上,绝对会让你有一种茅塞顿开之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延军-易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