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店的假装“佛性”与被迫“佛性”

趣店的假装“佛性”与被迫“佛性”_第1张图片

​两年前,趣店CEO罗敏在接受采访时笑谈,趣店处理坏账方法是:“凡是过期不还的,我们这里就是坏账,我们的坏账,一律不会催促他们来还钱。电话都不会给他们打。你不还钱,就算了,当作福利送你了。”一句颇似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话,让刚上市的趣店,深陷舆论旋涡中,当天股票大跌20%。

在罗敏还没弄清,为什么自己“善意的举动”会引起民众这么大的反感之时,“不还钱就算了”的佛性用语,像连环反应似的,一一在趣店后续的业务中应验。“大白汽车业务,做不起来就算了”、“在线教育业务,做不起来就算了”、“高端家政业务,做不起来就算了”……

即使,趣店各项业务接连折戬,市值从上市后的巅峰百亿美元,跌至如今的十几亿美元。但依旧凭多年积攒的老底,频频在金融科技市场刷存在感。近期,趣店发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再次吸引业内人士“驻足”。

从财报来看,2019年第三季度,趣店总营收为25.909亿元人民币(约合3.625亿美元),同比增长34.3%。净利润为人民币10.434亿元(约合1.460亿美元),同比增长52.6%,环比上季度11.6亿元,下降8.6%。另外,财报中提及,对于2019年全年业绩,趣店在财报中预测,若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2019年全年净利润将达到人民币40亿元,较2018年的人民币25.5亿元增长57%。

即使趣店财报数据可圈可点、盈利势头强劲,但仍遭不住消费者翻旧账,拿趣店“校园贷”的出身来鞭尸。

不被祝福的出生

2014 年互联网金融的浪潮来袭,消费金融市场迎来了新生,主打校园分期购物的平台纷纷崛起。也正是在这一年,趣店领着“校园贷”大摇大摆的来了。

我国人口基数大,每一年升学和毕业的大学生群体数量庞大,个人消费潜能可挖掘性高,校园消费贷俨然是资本眼中的“唐僧肉”。

一方面,大学生人数多、消费需求大,是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大学生资金来源有限,当他们想要购买价值数千元的手机、电脑或者高额化妆品等超预算的生活用品时,就会产生个人消费贷款的需求。可见,大学生群体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而且群体风险性较低,这让各大校园分期贷平台有了可乘之机。

另一方面,消费金融市场蓬勃发展,大学生是可持续培养的优质客户群体。当代大学生已养成了“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消费观,当他们走出校园后,找旅游、学习、买房等需求,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贷款,而他们的信用消费潜能将会衍生出万亿级市场。

消费贷金融平台群涌而起,现金贷、消费分期等金融产品层出不穷。除了被人熟知阿里的花呗、借呗,京东的京东白条,趣店分期付等等之外,还有等其他不知名的小贷款平台。在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簇拥下,信用贷成为大学生唾手可得的来钱渠道,年轻消费者消费欲的“潘多拉魔盒”就此打开。

作为校园贷的鼻祖,趣店被学生用户推至高峰。那年,趣店推出两大爆款金融产品,一是“趣店”,负责消费分期业务。二是“来分期”,负责小额现金贷款。

两款产品面对的是,一些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触及到的“长尾”人群。例如:三线以下城市小镇人群、二线以上城市进城务工人员、刚毕业的学生甚至没有毕业的大学生。这些人群有一个共同点:普遍低收入,自控能力差,容易被引诱消费。

另外,来分期这样的现金贷产品,拥有无需抵押、流程简单、来钱快、高利息的特点。据悉,相比借呗、京东白条等金融产品,来分期利息相对高昂,其年化利率高达102%,最高的可达到500%左右。

以上,低收入人群、引诱消费、高利息等借贷标签一结合,就铺出了“借贷——高利息——无力还款——继续借——债务高筑——无路可走”的悲惨借贷人生路。

消费金融风口之下,还衍生出了万亿催收市场。

“趣分期”的招股书曾透露:“‘趣分期’会采用发送短信和自动拨打语音电话的方式进行催收,如果没有效果,就会打人工电话给借款用户,必要时还会上门当面收款。”

事实上,“上门收款”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判定为“暴力催收”,而“暴力催收”这样的收款形式与后续发生的“校园贷负面事件”直接相关。2015年至2017年,校园网贷呈井喷之势,借贷用户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校园贷负面新闻也愈演愈烈,“爆通讯录”、“裸条借贷”、“跳楼自杀”……校园贷名声一落千丈。

初入社会的小青年对金钱的渴望,金融平台为获取金钱利益的“不择手段”,对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也对个别家庭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痛。不管,趣店有没有高利息、有没有暴力催收,只要顶着它“校园贷”的名头,那它就罪不容诛。由此,趣店的出身让其在后续的发展道路上,吃了不少苦头。

乱象之后,监管来了,消费金融市场全面肃清,趣店暂停校园业务推广。而经过这几年的野蛮生长,趣店也积累了一些上市的资本。

累积的上市底气

以校园贷起家的趣店,在消费金融市场发展的风生水起,深受资本喜爱。

2014年3月,趣店集团获得数百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4月,趣店集团获得数百万美金A轮融资;8月,趣店集团获千万美金B轮融资。2015年4月,趣店集团完成约1亿美金D轮融资。8月,趣店集团获得约2亿美金E轮融资;2016年7月,趣店完成30亿元人民币Pre-IPO首轮融资……

短短2年时间,趣店就实现了从零到亿的突破,这得益于趣店平台本身拥有强大的吸金能力,以及傍上了蚂蚁金服这个“大款”。

靠着强大现金贷业务,趣店营收节节高升,盈利能力强劲。据趣店招股说明书数据,公司2014年、2015年的营收分别为0.24亿元、2.3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14亿元、-2.33亿元。而在2016年转做现金贷后,营收达到14.34亿元,比上年增长514%,净利润也达到5.77亿元。

而后,趣店攀上了蚂蚁金服这颗大树,流量、名气双丰收。2015年蚂蚁金服入股趣店,给趣店送上2亿美金的E轮投资,并成为了趣店最大的流量入口。趣店在上市招股书中披露,与蚂蚁金服达成合作以来,用户量明显上升。2015年第四季度平台的平均月活、季度活跃用户、新增用户、交易量及交易金额均实现了200%以上的环比增长。可见,蚂蚁金服的加入给趣店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站在资本的肩膀上,趣店很快就上市了。

2017年10月18日,趣店集团在美国纽交所上市,计划IPO以每股24美元的价格,发售3750万股ADS(美国存托股票),融资9亿美元。出人意料,趣店上市当天上涨超过40%,市值一度超过百亿美元。此后,趣店接连开拓了新的业务,营收数额日渐增长,这是趣店的高光时刻。

新开业务中,大白汽车业务表现最为亮眼。趣店赴美上市成功后,紧接着启动了大白汽车项目,客户群体锁定三四五线城市的小镇青年,以“低门槛、低首付、费用全透明”的条件收揽人心。在资金、人力、物力的支持下,大白汽车快速扩张,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趣店在全国开了175家自营门店。

根据趣店财报,2018年第一季度大白汽车营收约5.46亿元,第二季度营收约7.85亿元,分别占该季度总营收的32%、35%。第二季度,大白共销售汽车8474辆,比第一季度的6608辆有所增加。在这期间,罗敏立誓:大白汽车要在2018年要卖出10万辆车,成为全国汽车零售Top5,2021年要卖出200万辆车,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售商。

大白汽车的发展为趣店带来了新活力,整体营收上涨、用户源源不断。与此同时,趣店助贷业务也发展的风生水起。

据趣店2018年财报披露,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趣店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资金余额,从2017年第四季度的112亿元大幅增长至190亿元,实现了近70%的大幅同比增长。另外,趣店2018年共新增了19家机构资金合作伙伴,包括银行、信托公司以及一家消费金融公司。至此,趣店与99家持牌金融机构达成合作关系。

大白汽车之后,趣店还有其他新的尝试。比如,2018年10月,趣店上线的“趣学习”,入局在线教育市场;还有高端家政项目“唯谱家”;趣味学习交流社区“趣学习”;校友社交拓展平台“相同same”等等。但如今,这些业务似乎都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

对于趣店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阶段,成功上市、市值百亿、各项业务拔地而起。这也是一个最坏的阶段,匆匆上市、盲目扩张、不知归途。

唱衰之风渐起

春风得意的趣店,很快陷入衰退的魔咒。在暂停消费贷之后,趣店转型的多项业务,都仅是昙花一现,高光之后无疾而终,市值大跌、股东离场,也相继发生。

一、市值爆跌

2017年上市之初,趣店市值突破百亿,成为在美上市市值最高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公司,一时名声四起。而后,趣店CEO罗敏发文称:“在公司市值达到1000亿美元之前,将不再从公司领取一分钱薪水和奖金。”

然而,细数国内各大互联网企业,市值超过千亿的有阿里和腾讯,以及被估值千亿的蚂蚁金服。百度、京东、拼多多、网易等知名互联网企业都不曾突破千亿市值,罗敏却将目标定在千亿美元范围。这样的宣言相当于,再造一个蚂蚁金服,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趣店成为下一个蚂蚁金服的可能性为零。

另外,在罗敏发文之前,趣店的市值已从117亿掉到52亿,全然不是冉冉升起的金融新星的模样。由此,可以判定,罗敏此举或许是为了稳定资本信心、也可能是为了掩盖市值大跌的失落,不管怎样,罗敏离薪水和奖金的距离越来越远,千亿美元市值的言论只引来了群嘲而不是鼓励。

在运营商财经网公布的2018年度市值暴跌企业名单中,趣店市值跌幅超30%,仅15.68美元。2017年百亿市值、2018年十几亿市值、2019年依旧十几亿市值,市值跌跌不休的趣店,早已在风浪中迷路。

在金融市场,资本看中的往往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因此即使趣店营收上涨,也留不住“权衡利益”的资本。而今,趣店离“一元仙股”也就十亿美元的距离,市场地位朝不保夕。

二、转型末路

陷入“校园贷”风波之后,趣店股价市值双双缩水,趣店开启漫漫求生之路,但从目前发展来看,趣店这条求生之路坎坷难行。先是大白汽车业务陨落,接着趣学习业务折戟,其他业务也是青黄不接。

大白汽车是趣店转型的第一站,主要是做新车以租代购的生意,其盈利点有汽车售卖差价、金融产品利息两点。

彼时,汽车金融行业正火热,以租代购的消费理念日益被消费者接受,汽车销量逐年上涨,趣店乘着东风迅速抢占并扩大汽车金融市场。但大白汽车起得快,去得也快,受汽车市场寒冬影响,趣店2018第三季度年汽车同比销量持续下滑,170多家店铺削减至30家,启动不到一年大白项目就被紧急关停。

对于大白汽车的来去匆匆,罗敏曾坦言,“在自己十几年里做过的几十个项目中,从来没有任何项目像大白汽车一样如此复杂、如此耗费资源、如此耗费人力。”而后,趣店集团高级副总裁许龙也表示:“关停大白汽车项目的原因是,大白汽车这项业务规模增长的速度达不到预期”。

趣店在汽车业务折戟后,一心扑向在线教育领域。

2018年10月26日趣店推出在线家教平台—“趣学习”,旨在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匹配讲师和学生资源,提供线上1对1家教服务。趣学习目标用户是涵盖3至12岁少儿,教学范围涵盖特色英语及中小学全学科教学,主要形式是1对1视频家教。

初心虽好,但是在线教育市场早已红海一片。传统巨头新东方、好未来,互联网巨头阿里、腾讯以及网易等互联网企业,早在在线教育市场争红了眼,留给趣店的机会不多了。而且,缺乏教育经验的趣店也无优势可言,趣学习终是昙花一现。

而后,市场传来,趣店开展社交业务、家政业务等等消息,但无一可以接替校园贷的业务,趣店转型不见尽头。

三、股东离场

据说,企业走向灭亡的最后一个警示是“人走光了”,而趣店正在面临股东离场的窘境。

2017年,据趣店集团2017年年报,趣店集团前六大股东则分别为:Qufenqi Holding Limited持股19.3%;凤凰实体持股17.1%;昆仑万维全资子公司昆仑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6.9%;源码资本大股东曹毅间接控制的公司Source Code Accelerate L.P.持股13.7%;蚂蚁金服全资持有的API(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1.5%;朱实体持股6.2%。

2018年,趣店集团数据披露,截至2018年末,趣店集团公众股东占比31.3%,前六大股东分别为:Qufenqi Holding Limited持股21.4%;蚂蚁金服全资持有的API(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2.7%,昆仑万维(300418.SZ)持股12.6%;凤凰实体(Phoenix Entities)持股12.0%;朱实体(Zhu Entities)持股6.9%;Ark Trust(Mgmt. and employees)持股3.1%。

上述数据对比可以发现,除了蚂蚁金服以及罗敏之外,趣店的大股东都在陆续减持趣店股票,蚂蚁金服也因此上升至趣店第二大股东。然而,蚂蚁金服也很快的离开了,2019年4月30日,趣店集团向美国SEC提交的资料显示,蚂蚁金服已经不再持有趣店相关股份。

在转型未果的情况下,趣店成为了资本的“弃子”,失去蚂蚁金服意味着失去流量入口,同时也失去了资本的光环。想来,当年趣店上市市值突破百亿的原因是背后有蚂蚁金服背书,现在资本远走,趣店很难回到市值百亿的时光。

救星,开放平台业务?

穷途末路之际,趣店做起了“流量”生意。2018年第三季度,趣店启动开放平台战略,推出流量分发业务和交易分发业务,意在通过技术将优质用户和持牌金融机构连接起来,给B端用户赋能。简单来说,就是趣店为非金融类流量APP产品提供金融服务接口,丰富其服务范围,同时利于双方流量转流。

开放平台业务一经推出便爆发出强劲增长势头,为趣店创造了新的盈利增长点,缓解了趣店愈演愈烈的颓势。

趣店集团2019年二季度财报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开放平台业务收入近4.0亿元人民币,环比第一季度增长150.8%。其中,交易分发业务服务用户增长至41.7万,环比一季度的13.7万大幅增长204%。同时,截至二季度末,开放平台累计服务约377万用户,通过交易分发业务匹配的金融机构累计放款额也大幅增长至约60亿元。

趣店集团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开放平台业务实现收入9.9亿元人民币,环比第二季度大幅增长150%;截至2019年9月30日,趣店累计注册用户数增长至7830万,服务用户增长至627万。

现在,开放平台业务几乎成为了趣店的现金流支柱。趣店官方也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在开放平台战略加大投入,通过流量分发、场景连接、技术服务,助力金融机构和更多合作伙伴,创造更大价值。但校园贷、大白汽车、趣学习等前车之鉴,仍让人们对趣店发展模式存疑。

5年间,趣店因校园贷而崛起,也因校园贷而坠落。未来,开放平台战略能否将趣店从市值暴跌、股东离场、用户增速减缓的泥潭中拉出,需要时间去验证……

文/金融外参记者符麟丹,公众号ID:jrwaican

你可能感兴趣的:(趣店的假装“佛性”与被迫“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