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方法论:从对话到潜对话1丨表面认知与后台认知 77/100

认知方法论:从对话到潜对话1丨表面认知与后台认知 77/100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输出是最好的输入

#见:

乔布斯: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用户

据说乔布斯曾经假装去参观施乐公司,他说他只是看看又学不会——的确,看了施乐公司的这套技术以后,乔布斯是不清楚技术,但他知道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对于我们今天所有开发产品的人也都非常重要的一个理念:用户体验是第一位的——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用户。

乔布斯在“图形操作界面”里提炼出了一种对苹果公司影响巨大,也对于我们今天所有企业都有非常大影响的产品哲学:

越是好的技术,就越是别人感受不到的技术。如果一个技术老让人感觉到“这是技术”,它就不是好技术

KISS原则。KISS=Keep It Stupid and Simple,一个产品要保持很蠢很简单,连傻瓜都会用。

在我看来,这也是乔布斯的一种特殊的禅。

好的产品是对用户的要求接近于零的产品,或者用乔布斯的话说,“好的产品是不需要说明书的产品”。说明书很厚的产品都是坏产品,苹果的说明书只有一页纸,那是应付工商部门的——产品都要有说明书,你非让我弄,我就弄一张纸——其实每个苹果的用户都是不看那张纸的。

我们这节课主要区别了两种认知:“表面的认知”和“本质的认知”。这两种认知的差别背后,是一种设计哲学和产品哲学,它们对于提升我们的认知有什么意义,我们下节课再讲。

#感:有两种产品发布会:一种向用户炫耀我这款新产品搭配的什么新配件,实现了N倍速数计算。

一种告诉用户我的新产品实现了什么新功能,解决了什么新痛点。

在乔布斯控制下,苹果发布会的PPT尽量不用数字,即使要用也是硕大的单色背景屏幕的中间来一至两个。

他的目的不是让你记住数字,给用户带来认知负担,而是形成感官的强烈对比,让新旧产品高下立见。

引申开来,有两种工作汇报方式:一种是我花了多少时间,投入了多少财力人力,注入多少心血;另一种是这个工作分为几部分,预计多久完成,我现在到了哪里,预期还有多久,我需要您做出哪些协助。
高手都是第二种。

#思:@陶思源 越是优秀的产品和技术,你越感觉不到这是产品和技术,而是觉得这些产品和技术是你生活的一部分。

对于人来说也一样,本质的认知对人来说,就是人本身的一部分,因此人根本无法感受本质认知的存在。因为感受不到本质认知的存在,所以有时候会不理解别人的行为。刷卡黑客行为,就是本质认知在发挥作用。

#行:马化腾先生被尊称为“中国第一产品经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能够随时在“专家思维”和“用户思维”之间进行切换。

在开发产品时,需要专家思维——即用什么技术可以满足产品的一些刚需;在营销中改进和完善产品时,又要把自己变成小白的用户思维——面对一个全新的产品,如果自己是用户怎样更有参与感,马上就能上手。无疑,最后证明产品是成功的,用户体验也是一流的。

专家思维就是“本质的认知”,用户思维则是“表面的认知”。
认知方法论:从对话到潜对话1丨表面认知与后台认知 77/100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知方法论:从对话到潜对话1丨表面认知与后台认知 7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