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运营?在各种定义之中被最广泛接受的不过是拉新促活。从运营岗位演变出来的新媒体运营是最近几年才诞生的职业,而现在几乎成了每个公司的“标配”。
三种形态
作为互联网公司的“金三角”之一——运营,却没有产品经理与程序员般的幸运。“写段子,求关注,求转发”似乎成了外人对他误解的标签,身上担负各种kpi,也成了黑锅的对象。
原本的运营有着很多分支: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用户运营,渠道运营,品牌运营等,然而当新媒体这个岗位出现之后,越来越多的公司把各大分支都纳入新媒体运营的岗位职责之中。
于是,有的成了“打杂”,陷入了每天的吐槽模式;有的人以全栈运营作为目标,不断总结前行;有的人看穿了运营的商业本质,开启了资本家视角,而你属于哪一种呢?
被定义者
从文案变成策划,再到小编,之后成为新媒体运营,这种人成了市场的大多数。为什么在这里称为“被定义者”呢?也许你招聘一段时间,或者多接触一些一两年经验的“新媒体运营”就会有一种感叹:这个岗位真的是这样的吗?
有的人只会写东西,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有的人连微信后台都不知道各个功能在哪;有的人每天忙于各种对接,活动,成天的吐槽。自誉拿着卖面粉的薪资,却操着卖白粉的心。新媒体运营早就被注入新的定义,很多企业却存在着误解,新媒体运营都会写公众号文章,发微博吸粉,然后渐渐把具有这项技能的一类人归属于“新媒体运营”,而这类人也渐渐接受这一定义。
被定义者们普遍只会文案,PS与PPT成了加分技能,更不用说做用户,做渠道,做品牌了。成为了“新媒体运营”之后,被定义者们开始体会到老板各种工作往自己身上丢的痛楚。“什么做ppt也要我做,ps那是美工的活,搜索引擎不是SEO的事情吗?有没有搞错,我只是一个新媒体运营,成天让我涨粉做计划,一个人怎么搞啊?什么预算都没有,叫我怎么搞活动啊......"吐槽成了工作的日常。
被定义者们更易迷恋于圈子内热传的案例,看过一遍之后,疯狂的收藏,以为自己收入囊中便荣誉成为“见多识广”的专业人士。总能说出一大堆运营的案例,也总能找到“我们为什么不能”的原因。总是吐槽一大堆工作逼着自己要去学很多东西,但是几年后,仍是一往如前。
方法论者
当全栈工程师的概念套用到运营岗上,全栈运营成了很多新媒体运营人的目标。一些人开始钻研运营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在岗位限定的社会人,人人都就像螺丝钉,随时可以被替代,怎样才能成为企业不可替代的存在呢?全栈运营成了突破口。
为什么在这里称为“方法论者”呢?并不是说他们只会纸上谈兵,而是他们热衷于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我。他们不断往全栈运营的方向发展,但是离全栈运营还是有很长的路需要走。毕竟,能在运营领域把技能全点满的人确实寥寥无几,在此暂且称为“向着全栈运营不断前行的方法论者”吧。
你也许能感觉身边一些人总是无所不知,他们对于数据分析,内容文案,团队沟通,项目管理,市场营销,品牌策划,用户养成等都了如指掌。今天老板提出了一个新的项目,他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做完项目的策划,各个阶段需要的人手,可以借助的提高效率的工具,可能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对方案都详尽列出。读书,分析数据,总结经验,参加各种分享会成了他们的日常。
很多人都向着不可替代的方向迈进,不断提升自我的核心竞争力尤为关键。有的人会说,公司的管理比较严格,每个人都只会负责一个小版块,不会让你去碰其他的东西,所以想锻炼也没途径啊。如果没有路,那就自己去开拓,人生的第八个小时,决定了你的未来,关键在于你。
利益追逐者
新媒体运营就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服务用户,拉新促活吗?在一些人的眼里,显然不是这样的。对于公司来说,利益才是至关重要。不管是多为用户着想,拉新促活或者打造品牌都是为了利益,只是短期与长期的差别。
利益追逐者站在了资本家的视角看待运营的工作,往往他们都是老板,而你只是执行者,考虑的核心自然不同。对于这个设定的名称,我想表达的并不是不满,存在即合理(毕竟工资都仰望着他们),或许用投资者比较恰当,但是也存在着执行层人慢慢在转变为这一阶段。
对于利益追逐者,考虑的不再是各种技能,而是投资回报率与变现。这场活动能给我带来多少粉丝?他们能买多少东西?我能获得多大的收益?这场活动到底值不值做?市场培养需要多大投入?当项目中止时,残值能否最大程度弥补损失?
也许很多方法论者跟被定义者都会在工作中考虑到这里的某些问题,但是他们核心仍在于服从企业的安排,或者为用户服务的角度,而在资本家眼里,这不是目的,是手段。
对于新媒体运营,你属于哪一类?你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呢?
本文来自专注于全栈运营新媒体运营的氧聚时光舱www.yachue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