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博——辽宁省博物馆的简称,不知道为什么感觉这个简称很霸气!没想到一开场,马宝杰馆长就以龙为喻,这座承载辽河五千年文明基因,由人民政权建立的第一座大型博物馆注定将有龙一般的传奇!
辽博现有馆藏12万件,今天就让我们跟着马馆长精心挑选的3件国宝重器来一探究竟。
中文名称:洛神赋图
出土地点:原作已佚,此为宋人摹版本
所属年代:东晋 顾恺之
价值所在:守护历史,守护妙笔丹青
《洛神赋图》是东晋画圣顾恺之的神作,但是这个故事并非顾恺之的原创,而是根据三国曹植的名篇《洛神赋》创作而成。曹植的《洛神赋》辞藻华丽,讲述了曹植与洛神的爱情故事。因为有了《洛神赋图》,我们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洛神赋》,全画想象丰富,人物生动传神,将《洛神赋》全面图像化的展现在我们眼前。使人感受到诗意盎然的意境美。
非常遗憾顾恺之的原作已经遗失,目前存世的是宋人的临摹本。即使如此,依然不妨碍它成为传世神作的地位。顾恺之善于人物画,他的作品人物栩栩如生,特别传神的是人的眼神。顾恺之有个倒吃甘蔗的典故,说的是他每次吃甘蔗,都是先从甘蔗尾开始,慢慢吃到头。别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说:“这样吃才能渐至佳境呀!”
有了这样的习惯,画画时也是最后才会“点睛”。顾恺之认为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他的绘画理论影响了中国绘画史。之后的很多绘画大师都是他的粉丝~
在这期的节目中,虚构了一场顾恺之与曹植的碰面,两位奇才可谓是心心相惜。顾恺之听着曹植娓娓道来,心中感想万千。
生老病死,爱别离,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这是人生八苦。想来这“求不得,放不下”定是曹植一生最苦的遗憾!
非常喜欢节目中的这首《仙人叹》,它把《洛神赋》中的那份惆怅的情意和哀伤的情调表现的淋漓尽致!就以此作为《洛神赋图》部分的结束吧~
男:风拂寒川 洛水边 惊鸿现 云月羞颜
青丝微绾 明眸善 遥相看魂绕梦牵
奈何流言 却步换离人怨 思卿不见嗔痴醉眠枕梦坠旧年消遣
女:铜雀台前 仙才现 众生叹 惊涛一片
同根相煎 七步难 东归鄄 勿痴勿念
隔川无言 纵使殊途情难断 轮回喋喋不休的梦魇
只身空挂牵 薄云长夜忆断流年
合:一别成恨 缘断难续苦难见
泪叹人事飞远 鬓白羞无言
恨不尽 鸿雁南去 几番思怨无处衔
酒入喉 割破泪眼
一别成恨 缘断难续苦难见
苦嗟相思成怨 酒尽泪不干
此生已残 等繁霜散却 孤月寒
缘未起 已灭
中文名称:铜鎏金木芯马镫
出土地点:北燕冯素弗墓(1965年)
所属年代:十六国
价值所在:守护历史,守护丝路传奇
这副布满铜绿的马镫是《国家宝藏》到目前为止我觉得出场最低调的,换句话说,根本不能引起大家注意点的。但就是这么不起眼的东西,却是目前考古发现的唯一有绝对年代可考的完整的双马镫实物。
这副马镫出土于北燕冯素弗墓,根据历史记载,他是个功绩卓越的人,做过大司马,车骑大将军等,从这里来看,马镫出土于他的墓中也在情理之中。
马镫是古代骑兵作战的重要装备,骑兵如果少了马镫,那就等于失去了战斗力。因为失去马镫的支撑,骑兵就无法在马上保持平衡,连平衡都成问题的话,就更不用说战斗力和精准性了,能保命就很不错了。
所以说小小的马镫改变了中国的骑兵史,后来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后,更是影响了欧洲骑兵的未来。到现在,马镫还被欧洲人叫做“中国靴子”,非常形象和生动。从这个名字就可以感受到骑兵有了它,在马上的一切的行动都是那么的自然,就像穿着靴子在平地上一般。
看到这里,我才意识在自己的肤浅,凡事不能只看表面,很多看似普通的东西其实才是真正有深意的。
“万变不离其宗”,表面再纷繁复杂,都无法改变它最本质的属性。就像奥运会马术骑手华天,拥有中英混血的他,从来没有因为国籍的问题困惑过,因为他一直就坚信自己是中国人!
不是因为他的肤色,他的语言,而是他的信仰。在中国出生的他,生长在国外,就跟马镫一样,发源地在中国,却在欧洲发扬光大。现在华天回归祖国,代表中国参加奥运马术比赛,正是要将马术运动传播到国内,希望马术运动可以在中国开花结果。
这是华天的使命,也是铜鎏金木芯马镫带给我们的今生故事!
中文名称:万岁通天帖
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卷
出土地点:真迹已佚,仅存摹本(唐)
所属年代:唐代
价值所在:守护历史,守护笔墨乾坤
《王羲之一门书翰卷》真迹已经遗失,现存的摹本因为临摹于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所以又叫“万岁通天帖”!
唐摹《王氏一门书翰卷》含有王羲之等七人十帖。虽然只是真迹的其中一部分,但是对后人研究二王以及东晋至六朝书法,提供了可靠依据。而且摹本忠于原作风貌,连原迹纸边的破损处都被勾画出来。
对于摹本能流传下来,中间有很多曲折。中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全世界也只有中国将文字流传下来的同时,还创造了一门艺术。不幸的是王羲之的真迹已经不存在了,很多的珍贵文物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遗失被毁!
能流传下来的实属不易。这《万岁通天帖》就遭受过两次火劫,被火烧过的痕迹清晰可辨。1922年溥仪逃亡台湾时,带走了精选的一批贵重的文物,但是因为文物实在太多,很多都被遗留在一幢小白楼里,其中就有这《万岁通天帖》。
书法是我们基因的一部分,是薪火传承的中华文脉!《万岁通天帖》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转折点,上承魏晋书法精华,下启唐宋书法高峰。作为龙的传人,书法艺术必将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