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而降的家谱”(309)

两年前,孩子们在传统文化学校读书,我曾参与了校方组织的家谱家训的学习。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学习和践行,我特地借鉴了《易经》、《道德经》、《大学》、《了凡四训》、《诫子书》等等原理,结合曾爷爷、爷爷、父母等人的特质,起草了周氏家训。

经过两年多反复的提炼,以及全家人持续的探讨,终于在今年的正月初二正式由80岁的父亲发布了。全家人一起在家族群诵读家训,成了我们家族核心价值观学习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而家谱呢?按常理我也应该去收集和推动这件事,但我知道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必须凝神静气的去持续推动,所以就把家谱这件事情先放下了。

昨天上午十点多,村里的一位退休老师——大哥曾经的小学老师徐老师突然来到了我们家。徐老师本来是给父母串门拜年的,聊了十几分钟后,他神秘的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小册子,让我爸爸看看。

我一下看到了,那是一本书皮发黄的周氏家训。作为村志的编辑者,徐老师通过对很多很多长辈的走访,对村里边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传承做了大量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有幸找到了这本周氏家训。

通过翻阅周氏家训,清晰的知道我们这一脉在这个地方至少有250年的历史。“秉”字辈以上十代姓名辈份用字及之后二十代子孙辈份用字,早已清晰的记录在册。定、静、安、虑、得,是从我爷爷辈到我孙辈的辈份用字,完全是《大学》中的文字排列。
“从天而降的家谱”(309)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通过对家谱的阅读和历史上村落布局的了解,我似乎理解了自己对孔子、关羽和《大学》等儒家文化颇有默契的渊源。原来村里历史上有一个古寺中曾有供奉孔子像,村里有专门的关帝庙,而我的辈份来自《大学》的“安”字……

家谱从天而降,正好弥补了家训和家谱的合一对照,真是“不求而自得”的美妙处。我暗暗感恩之余,也忽然理解了这次为什么要在老家住这么长时间了。如果仅仅是买不到票的话,以我处理事情的能力一定能够解决的。但我完全把这件事交给了爱人处理,我特别想让她全权的体验一次假期的安排。这份全然的信任,使我只带了一个星期的衣服就回老家了,后来才发现要多住好几天啊。

虽然我不知道有什么礼物会出现,但完全的信任这份安排,因为我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很宁静、很喜悦,所以我相信会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发生。

是啊,我现在住的是周氏祖宅的一处古院,历史上的德风雅韵会给我恰当能量的,我只管恭敬的接收就是了。

愿人人皆可成圣贤,愿每一位愿意幸福丰盛的人皆可吸收圣贤祖德的至善能量,愿天下处处呈现大同美好的祥瑞气息!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天而降的家谱”(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