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伊始-随笔

微信小程序发布

  今天,2017年1月9日,微信的小程序发布了。我打开了美团外卖小程序,然后把美团外卖app卸载了;我打开了摩拜单车小程序,然后把摩拜单车app卸载了。有人问,这种小程序与网页版的桌面图标有什么区别,其实就仅仅相对于用户而言,在微信中使用小程序,会比打开一个HTML5网页流畅很多

  我还没仔细研究微信小程序的开发流程,但自己做过小小的试验:专门断开网络之后,可以打开小程序,并且有缓存整体框架和部分数据。这和目前uc浏览器、360手机助手之类的软件留在桌面的“小程序”有所不同,节省流量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可以加快流畅度,使得不会体验到明显卡顿的感觉。

  所以微信小程序无非是缓存框架留出接口,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实现这样一个小程序。除了一些较为私人的、安全支付类的、需要结合手机GPU等性能的app,其余软件其实用这种类型的小程序就足矣。再说5G时代的到来,这种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以前因为个人计算机性能低下,所以推崇B/S结构;后来个人计算机符合摩尔定理发展迅速,但网络跟不上,所以推崇C/S结构;而如今网络宽带速度越来越快,我们来到了4G时代乃至5G时代将至,未来会慢慢回到B/S结构之中(当然,以上所谈只是争对一般大众软件,如大型游戏【手游】、高度机密系统【支付软件】依旧采用C/S结构【app】,但诸如一些生活消费类的软件就没必要了)。

  而腾讯因为有了微信这个巨无霸,在这个时代起着引领革新的作用。如今它推出了小程序,那些原本的浏览器类软件肯定会采取行动维护自己原有的份额。但最重要的是腾讯改变了大众的观念,而不是腾讯这单个企业的发展

未来趋势感慨

不是落后者要学习领先者,而是领先者要学习落后者。比如你是一家股票走势预测的公司,你们公司的业绩取决于你预测的准确率的年度排名。十个月过去了,你现在排第一。为了保证年底的时候你还排在第一,这时候你应该采取什么策略? 答案是直接抄袭其他人的预测。

  现在我们要说的是那种改变游戏规则,改变商业模式,“根本性”的创新。这种创新往往具有历史意义,你一旦成功,会有很多后来者向你学习。你不是创新图存,而是引领风气之先。但是,创新最大的特点,不是“开放的头脑”之类的优秀品质,而是风险!

  如今腾讯体量这么大,但是却变成了领先者创新。其实不仅仅是腾讯,像阿里巴巴之前几年一直在发展云计算一样。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的确不能用传统行业的思维来解释,不创新就像百度一样由原先的BAT之中陨落。

  话虽这样说,百度之前也做过直达号啊,但现在也半死不活的!这里面有很多因素,范围太广就不展开讨论了。更简单点看,我想百度可能就因为少了一个像微信、支付宝这种不可替代的客户端吧。很多时候要做对事很难,但运气,本来就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唠完宏观方面,我们来聊下技术(个人见解,不喜勿喷,但可以多多交流……)。按照目前的状况,安卓和ios后期可能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它们都是基于特定平台进行开发,其学习内容更新也挺快的,虽然这方面的人才需要是需要的,但不需要太多。未来像小程序这种简单点的开发才是主流。对于我个人理解来说,服务器才是王道,网页多终端才是王道。

  不过呢,厉害的人跨方向并不难,都是编程,思想一样,而且都喜欢玩玩新鲜有趣的技术。

  当前还有一种趋势是MVC有种合而为一的感觉。当然,特别说的是V这一层。从node.js开始,就没必要单独分得那么细了。

2017伊始-随笔_第1张图片

  不过也不能说死,前后端分离有利于合作交流分任务,这是多年来实践的结果。凡事都有一个度,我们要把握好平衡点。总之可以多思考未来的趋势,我庆幸生活在这个时代,见证了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这十几年,感慨到一种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感觉。

个人发展计划

人生面临着一个风险悖论。如果你一辈子谨慎小心,干什么事情都谋定而后动,你的生活再差也差不到哪去;而如果你勇于承担风险、大胆尝试,你可能会特别失败,但也可能特别成功。那么平均而言,我们到底应该更冒险一点好,还是更谨慎一点好呢?
根据2011年发表在《自然》上的一篇论文, 答案是冒险更好。

  对于我来说,之前经历了一场考研,很多人不懂为什么我要去考,难度大且容易失败(像现在我这样……),不过也许真的只有考过研的人才能理解我的感受与决定……我在考研期间,也领悟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1. 知识的匮乏性,没有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
  2. 不会在关键点时出问题,而是在关键之前出差错
  3. 竭力追求广而泛的完美,却忽略了单而精的极致

  我不是乐天派,而是一个偏向于悲观主义的人。但正因为如此,我更多地发现了我很多要改的地方并进行改正:利用OnteNote、Xmind等方式组织管理笔记;在该阶段缺乏什么就多阅读相关书籍,适当参加一些线上live活动;利用自我监控、培养习惯的手段提高意志力;意识到情绪管控的重要性(自诩为理性的人,但时常和情绪化仅有一步之遥555),总在最后一百米冲刺阶段承受不住,也许在这一阶段我的确需要一个相互激励的对象……

2017伊始-随笔_第2张图片

  而目前我的职业追求,更倾向于后端开发。年后再去找实习,目前在刷面试笔试题目以及做毕业设计,为年后找工作做准备以及减轻一下负担。同时也会适当地多看一些书籍,因为

世界上有很多比读书重要的事。在做事和读书之间,做事优先。但读书是除实践外迅速积累见识的最好办法。

  今天权当2016年的总结,展望2017,也许会很累,但这是我所追求的存在。


文章引用部分来自:《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思考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6总结,微信小程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