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首发于公众号“匡论古今”,欢迎关注。
摘要:诸葛亮背后的“贤内助”到底是不是丑女?
名士之女
说黄月英之前,先要说一说黄月英的父亲黄承彦,这是一位东汉末年的名士,在荆州地区具有深不可测的人际关系网以及颇为强大的影响力。
史书对于此人的身世来历没有记载,但提到他是襄阳头等豪族蔡氏的女婿。襄阳,乃是荆州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刘表割据此州期间,相当于首都。襄阳最有势力的人物,却不是刘表,而是豪族蔡氏的族长蔡讽。
他也就是黄承彦的岳父。
刘表当年单骑入荆州,若不是借助蔡讽为首的豪族支持,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控制全州。刘表在荆州的统治,实际上也就是以蔡氏等豪族做靠山。既然如此了不得,那么蔡氏一族的婚嫁对象,自然也不会是寻常人物能入选得了的。蔡讽的姐姐,就是嫁给了高居太尉之职的张温,他的大女儿,嫁给了黄承彦,小女儿,则嫁给了刘表。
如此说来,黄承彦与刘表,有亲戚关系。
刘表乃汉室皇族成员,还是曾经参加对抗宦官之运动的名士,具有相当高的声望,加上荆州之主的身份,蔡讽选他当女婿,在情理之中。那么黄承彦呢?他可是无官无职,一生都是以隐居乡间的状态存在,蔡讽看上他那点了?
不管看上了那点,可以确定的是,黄承彦不是普通人。
从他的“朋友圈”就可以看出来,有“凤雏”之名的庞统,为天下士人敬重的“水镜先生”司马徽、文武双全、智谋出众的徐庶、博学多才却淡泊名利的庞德公……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与名士往来者,自当为名士,史书称黄承彦:“高爽开列,为沔南名士”,当不假。
这样一位名士所教导出来的女儿,自然有过人之处。他也想物色一位同样有过人之处的女婿,就如同蔡讽选中他当女婿一样。
一个从北方迁移过来的年轻人,引起了他的注意。
诸葛亮。
他的来历,不简单。其家族本居住于山东琅琊郡(今山东临沂一带),自西汉时期开始便以家学出众闻名,并以此进入政坛,祖上诸葛丰曾官至司隶校尉。东汉末年,战乱迭起,诸葛家族所在的山东地区为群雄争斗之焦点,遭受了严重破坏。这个名门望族也在乱世中四散奔逃,父亲早逝的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四处流亡。兵荒马乱之中,叔父又不幸在途中去世,诸葛亮后来带着弟弟和两个姐姐历尽艰难,到了刘表控制的荆州地区。
随后以耕读乡间为生。
其时诸葛亮已是十六、七岁,从其十来岁开始流亡算起,颠沛流离多年,缺乏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但他却并未因此而在修养上有所懈怠滞后,道德、学识、志气均堪称同龄人中的翘楚,虽居乡间,却早有盛名在外。黄承彦的“朋友圈”中许多人,如徐庶,也是诸葛亮的至交。
在外貌上,诸葛亮也是相当的出众,史称其“身高八尺,容貌甚伟”。“身高八尺”,是当时形容一个人身材挺拔高大的惯用语,换算到今天,没有一米九,也有一米八。再加上一个“容貌甚伟”——容貌特别英俊,而且是充满了男子气概的那种英俊,与奶油小生的英俊截然不同。
作为荆州地区上层交际圈的重要人物,黄承彦与诸葛亮之间并不缺少接触的机会,在接触过程中,他越发觉得这个胸怀大志的青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俊杰之才,也就动了要嫁女的心思。
史称黄承彦嫁女,先对诸葛亮说了这样一句话:“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配”——听说你正在寻找人生伴侣,我有一个丑女儿,外貌就不值一提了,但是她的才德足以与你相配。
言下之意是在问诸葛亮,你是看中外貌的肤浅之人,还是看中才德的正直君子?
诸葛亮当然是后者。
黄承彦欣然嫁女。
结果此事很快成为襄阳人的一个笑话,有段子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找老婆不要学诸葛亮,你看他,自诩聪明,找过去找过来,却找了一个丑女。
这个故事与此前所提梁鸿之妻孟光“肥黑丑”一样,极有可能是后世为了托高诸葛亮形象而造,以突出其“好德不好色”。无论其样貌如何,可以确定的一点是,黄承彦的女儿,当有颇出众的才德。
在诸葛亮此后的人生中,她将成为一位优秀的“贤内助”。
治国治军
对于诸葛亮为何成为黄承彦的女婿,有许多说法,比较主流的一种,乃是认为这是“各取所 需”。黄承彦觉得诸葛亮是“潜力股”,诸葛亮则觉得黄承彦看似隐居乡间,无权无位,实则与荆州上层社会保持着密切联系,有利于他的事业发展。
这种功利化的思考,过于低估了诸葛亮的志向,也过于低估了黄承彦的眼光。诸葛亮是有“致远”之志的人物,荆州对他来说,太小了。黄承彦做官不难,但他选择了隐居,也是因为荆州对他来说,太小了,他又自觉无力匡扶天下。他选诸葛亮,当是一种理想的寄托,他的女儿,则是要做这种理想的助推之力。
故而,这位传说中名为黄月英的女子,其“贤内助”的表现,不仅仅在治家上,还表现在其对于诸葛亮治军、治国的帮助上。
诸葛亮一生忙碌,不会有太多时间照顾家庭,治家之事,自然由黄月英负责。其治家,如诸葛亮做人一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以俭朴清约为风尚。史称诸葛亮虽为蜀汉政权柱石,家庭生活水平却一直比较清贫:“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其主要的家产,就是八百株桑树和一般的田地十五顷,家庭生活水平则是基本温饱,没有余财。八百株桑树、十五顷田地,看似不少,但其多余产出,都是上缴国库,如大种桑树,就是为了纺织当时的紧俏物品蜀锦,用以贸易换取金银,支持蜀汉政权的北伐大业。
在治军、治国上,黄月英也有许多的贡献,但正史都无记载,多是一些野史和民间传说,虽然真实度存疑,但总有三分根据,不会完全来自于虚空。
比较重要的一种传说,与诸葛亮所发明的“木牛流马”有关。传说称此物与黄月英关系极大,因为后者精通墨家机关术。所谓墨家机关术,是一种早已失传的古代机械技术,黄月英也不知是不是从父亲或者父亲的某位朋友那里学来,并加以改进,能制出原始的机器人,在与诸葛亮初次见面时,就让对方大吃一惊。在后来诸葛亮北伐之时,为粮草转运而发愁时,黄月英就与其合作,共同研发出了一种高效的运输工具“木牛流马”。
除了“木牛流马”之外,黄月英还协助诸葛亮,研发出了能一次发射多支箭矢的“诸葛弩”,大大提升了蜀军战斗力。
还有传说称,在诸葛亮平定孟获之乱的过程中,苦于潮湿环境中疫病丛生,精通草药学得黄月英,就制作了供军队防疫所用的丹药,这些丹药后来都成为了中医药中的名方,今天还在使用,如“诸葛行军散”、“卧龙丹”。
更加动人的传说,来自于异国他乡,在朝鲜版本的三国故事中,黄月英不仅不是一个丑女,还是才貌双全,但为了测试诸葛亮,在初次见面时,故意带了一个面具,并声明自己太丑,不敢以真面目示人。在两人成亲之后,诸葛亮为黄月英的才学所折服,对于其摘下面具后的动人美貌,反而没有什么感觉。
关于黄月英的传说,还有很多,越多,越能说明她的贤能有才,否则为何不见后人去为那些祸国殃民的妖艳女子编出几个这种类型的传说呢?“恶内助”,只会有恶的传说,“贤内助”则会有贤的传说,公道自在人心,历史自有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