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需要信仰

    偶尔工作到乏味的时候,人很容易失去方向,前段时候突然想,在社会大分工的现代社会,个人越来越依靠组织协同,个人问题放大了就是企业问题,那企业的理论方向从哪里来呢,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可以保持激情的可行方向呢?于是开始尝试寻找答案。。。

    1965年,波音做了企业史上最大胆的行动,决定开发波音747。由于二战的结束,空军订单几乎停摆,届时波音707虽然开启了喷气式客机时代,但迭代到727的推出才让波音在客机市场站稳脚跟。波音从51000裁员到7500,镇痛犹存。一位董事说:“如果747计划不成功,我们总可以跑路。”波音董事长艾伦强硬回答:“跑路?如果波音说我们要制造这种飞机,我们就会造出来,即使耗尽整个公司的资源也要造出来。”五年后747技惊四座,波音一骑绝尘。老对手麦道公司直到1997年解体也再也没能追赶上。

    这听上去像是个不理智的疯狂故事,但是当你深入了解一段历史的时候,就会知道所谓偶然里的必然。那就是波音“领导航空工业:永为先驱”的企业理念,即使不能预期利润,我也要承载人类科学进步的使命感。后来当被问及什么要投入五年平均利润的三倍,公司净市值的四分之一去执着的开发747时,波音董事回答“因为我们是波音公司!”

    同样,当默克制药在解释为什么向第三世界免费提供治疗河盲症的“美迪善”时,默克CEO说若不推动生产这种药品,可能瓦解默克尔旗下科学家的士气,这些科学家服务的公司明确认定是从事“保存和改善生命”的事业。我们可能无法解释五十年前向日本免费引入“链霉素”消灭了日本社会的肺结核,和今天默克成为日本最大美国制药公司的必然联系。但是可以肯定,五十年前的做法并不是利润导向的行为。

    惠普的创始人帕卡德曾在解释惠普时说:“一群人结合在一起,以我们称之为公司的机构存在,是为了能够合力完成一己之力无法做到的事情——对社会做出贡献”。在《基业长青》中柯林斯研究了十八家典型企业,其中有十二家精英超过一百年。在永续经营中,首先提到的就是“核心理念”。这个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叫“企业基因”,我们习惯中称为企业理念的东西。究竟应该是理想还是利益?

    人们公开维护一种观点时,即使以前不主张这种观点,在行为上也可能远比以前更符合这种观点。用这种眼光看企业里很多我们看似疯狂的做法中,总能找到逻辑。摩托罗拉败走铱星计划,开始江河日下。这个六十六颗全球卫星的宏伟计划伤了摩托罗拉的元气,但是它所遵循的“不断进行自我革新”的企业价值观为人们所敬仰,铱星这个可以覆盖南北极的通讯系统是摩托罗拉在应急救灾领域留下的宝贵人类遗产。它的六西格玛管理依然深深影响一批又一批的企业家。哪一本教科书上会忘记这个曾推动人类事业向前的企业,曾是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最伟大的公司之一?

    我们必须承认,有理想的企业也可能失败,就像经济学家凯恩斯那句名言“长远来看我们都属于死亡。”这世界又有什么是长盛不衰的呢。一个有理想的企业,不负时代赋予的使命,即使它可能并不能伟大到载入史册,但并不妨碍它的伟大。《易经》有曰:“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日本经营之圣本田宗一郎,临死前对他一生的事业伙伴藤泽武夫说:“我们都度过了很有意义的一生。”确然,还有什么比在一个有理想的企业,耗尽一生激情更有意义的事呢。


                                                                                                  2018.07.05    福州闽侯.夏日午后



工作需要信仰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工作需要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