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总

java设计模式概览

  1. 创建者模式-用于描述“怎样创建对象”

    1.1. 单例模式(常用)

    • 某个类只能生成一个实例,该类提供了一个全局访问点供外部获取该实例。

    1.2. 工厂模式(常用)

    • 定义一个用于创建产品的接口,由子类决定生产什么产品。

    1.3. 抽象工厂模式(常用)

    • 提供一个创建产品族的接口,其每个子类可以生产一系列相关的产品。
    • Abstract Factory、Concrete Factory、Product、ConcreteProduct

    1.4. 建造者模式

    • Product(飞船,引擎,逃逸塔)、Builder(包含创建产品各个子部件的抽象方法的接口)、Concrete Builder(实现具体创建)、Director(注入builder,完成创建)
    • 将一个复杂对象分解成多个相对简单的部分,然后根据不同需要分别创建它们,最后构建成该复杂对象。
    • 工厂模式的关注点不同:建造者模式注重零部件的组装过程,而工厂方法模式更注重零部件的创建过程,但两者可以结合使用。建造者模式的产品角色更复杂,抽象工厂的产品是同一梯度的。建造者模式中的Director已经把各种装配流程写好。而抽象工厂是在客户端调用自己写的。

    1.5. 原型模式(不常用)

    • 某个类只能生成一个实例,该类提供了一个全局访问点供外部获取该实例。
  2. 结构型模式-用于描述如何将类或对象按某种布局组成更大的结构

    2.1. 适配器模式(常用)

    •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能一起工作。
    • 经常用来做旧系统改造和升级。
    • Target(当前业务所期待的接口或者抽象类)、 Adaptee(等待被介入的类)、 Adapter(实现target,注入Adaptee)。

    2.2. 桥接模式(常用)

    • 抽象与实现分离,使它们可以独立变化。它是用组合关系代替继承关系来实现,从而降低了抽象和实现这两个可变维度的耦合度。
    • Abstraction(手机,抽象类,注入Implementor)、RefinedAbstraction(小米oppo,扩展抽象类)、Implementor(内存,接口)、ConcreteImplementor(8G、16G,接口实现类)。
    • 适配器模式做的是把两个不能通用的东西,经过转换把他们连接起来,其实是一个偷天换日的过程。而桥接模式是把一个产品的两个没有实际耦合(就是非你不可)的配件进行分解,减少他们的联系。
    • 有一个主干抽象类(手机)

    2.3. 装饰模式(常用)

    • 动态的给对象增加一些职责,即增加其额外的功能。(想添加功能但是子类很不好用的时候)。
    • Component(接口)、Concrete Component(实现Component接口的class)、Decorator(实现Component接口的class,接收Component)、ConcreteDecorator(Decorator子类,实现具具体装饰)
    • 桥接中的行为是横向的行为,行为彼此之间无关联;而装饰者模式中的行为具有可叠加性,其表现出来的结果是一个整体,一个各个行为组合后的一个结果。
    • 桥接模式对象自身有 沿着多个维度变化的趋势 , 本身不稳定; 装饰者模式对象自身非常稳定, 只是为了增加新功能/增强原功能。
    • 装饰器和被装饰类要实现同一个公共接口。
    • new PrettyPerson(new RichPerson(new HighPerson(new Kobe())));

    2.4. 组合模式(常用)

    • 将对象组合成树状层次结构,使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具有一致的访问性。
    • Component(抽象组件addComposite,removeComposite,getComposite,operation)、Leaf(叶子节点,实现抽象组件,重点实现operation)、Composite(拥有list叶子节点,可以对叶子节点做增删改查)

    2.5. 外观模式(常用)

    • 为多个复杂的子系统提供一个一致的接口,使这些子系统更加容易被访问。
    • 就是在客户访问子系统之间添加一个类(Facade),里面调子系统。
    • 外观模式关注的是外界与子系统间的交互,而中介者模式关注的是子系统内部间的交互。

    2.6. 享元模式(不常用)

    • 运用共享技术来有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对象的复用。
    • Flyweight(公共抽象)、Concrete Flyweight(公共抽象实现)、Unsharable Flyweight(非公共类)、Flyweight Factory(公共管理工厂,将公共维护在map里,如果已存在不再创建)。

    2.7. 代理模式(常用)

    • 为某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该对象的访问。即客户端通过代理间接地访问该对象,从而限制、增强或修改该对象的一些特性。
    • 有点像aop,方法之前处理什么,方法调用成功后做什么
    • 抽象角色(接口)、 真实角色(实现抽象角色接口,具体实现方法) 代理角色 (实现抽象角色接口,注入真实角色做处理)
  3. 行为型模式-用于描述类或对象之间怎样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单个对象都无法单独完成的任务,以及怎样分配职责

    3.1. 模板方法模式(常用)

    • 定义一个操作中的算法骨架,而将算法的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该算法结构的情况下重定义该算法的某些特定步骤
    • Abstract Class(模板方法(骨架,包含所有方法)、抽象方法(等子类去实现)、具体方法(具体已经实现的方法)、钩子方法)、Concrete Class(具体子类)。客户最后调模板方法。

    3.2. 命令模式(常用)

    • 将一个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使发出请求的责任和执行请求的责任分割开
    • 系统需要随机请求命令或经常增加或删除命令时,命令模式比较方便实现这些功能
    • 宏命令
    • 命令模式还可以同备忘录模式组合使用
    • Command(按钮接口)、Concrete Command(按钮灯光变亮,实现command)、Receiver(灯光,真正的实现类,执行请求,里面有灯光变暗,变亮方法)、Invoker(遥控器,普通类,操作命令)。

    3.3. 迭代器模式(常用)

    • 提供一种方法来顺序访问聚合对象中的一系列数据,而不暴露聚合对象的内部表示。
    • Aggregate(书架的抽象(存储、添加、删除书本,iterator方法,返回一个迭代器))、ConcreteAggregate(Aggregate的实现)、Iterator(迭代器抽象,通常有hasNext,next方法,注入书架)、Concretelterator(迭代器的具体实现)。
    • 数组与ArrayList的遍历兼容

    3.4. 观察者模式(常用)

    • 多个对象间存在一对多关系,当一个对象发生改变时,把这种改变通知给其他多个对象,从而影响其他对象的行为。
    • Subject(抽象类,维护着observer的list,增加,删除、抽象通知方法)、Concrete Subject(实现具体通知方法)、Observer(接收,注入subject,向subject里的list加入自己)、Concrete Observer

    3.5. 中介者模式(不常用)

    • 定义一个中介对象来简化原有对象之间的交互关系,降低系统中对象间的耦合度,使原有对象之间不必相互了解。
    • Mediator(抽象类,扮演领导协调各部门,同事对象注册与转发同事对象信息)、ConcreteMediator(定义一个 List,map 来管理同事对象)、Colleague(同事类的接口,注入领导,提供同事对象交互的抽象方法)、Concrete Colleague(有自己独立方法。需要与其他同事对象交互时,由领导进行后续的交互)

    3.6. 备忘录模式(基本不用)

    • 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获取并保存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以便以后恢复它。
    • Originator(普通类,发起人,记录当前,创建备忘录和恢复备忘录,实现业务)、Memento(普通类,存储内部状态,给发起人提供状态)、Caretaker(普通类,管理备忘录,不对备忘录里的内容做修改)

    3.7. 解释器模式(基本不用)

    • 提供如何定义语言的文法,以及对语言句子的解释方法,即解释器。

    3.8. 状态模式

    • 允许一个对象在其内部状态发生改变时改变其行为能力。
    • 代码中包含大量与对象状态有关的条件语句,对象看上去就像是修改了类。
    • Context(普通类,get set环境)、State(状态抽象,注入context)、ConcreteState(一个个状态,有的状态可以对context做出改变)

    3.9. 策略模式(常用)

    • 定义了一系列算法,并将每个算法封装起来,使它们可以相互替换,且算法的改变不会影响使用算法的客户。
    • Strategy(策略抽象) 、Concrete Strategy(策略具体实现)、Context (内部持有一个策略类的引用,最终给客户端调用)。
    • TreeSet创建时加入自定义的Comparator。

    3.10. 职责链模式

    • 把请求从链中的一个对象传到下一个对象,直到请求被响应为止。通过这种方式去除对象之间的耦合。
    • Handler(抽象类,handler next ,set next)、Concrete Handler(有自己的任务,判断能否自己能不能做,不行交给下一个)、Client(普通类,从头请求,不关心其他事)。

    3.11. 访问者模式(基本不用)

    • 在不改变集合元素的前提下,为一个集合中的每个元素提供多种访问方式,即每个元素有多个访问者对象访问。

你可能感兴趣的:(设计模式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