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鱼和别人的不一样?

昨天上午开始,这张图应该占领了你的朋友圈吧

为什么我的鱼和别人的不一样?_第1张图片
蓝瘦香菇的背影


幼儿园老师请小朋友们带条鱼来幼儿园观察,其他的孩子都带了小金鱼,唯独这孩子是食用鱼。

网友们纷纷调侃,据说“哈哈哈哈哈”调侃都能绕地球几圈了。

于是脑洞大开,什么做法的鱼都PS上去。

看着这孩子淡淡忧伤的后脑勺,我只想替孩子说一声:蓝瘦香菇

作为吃瓜群众,在看到这条圈的时候,也是哈哈哈哈。

但哈哈哈之后,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不禁想问一句:这位同行,为什么你要拍出这样的照片!或许你是淡淡的会心一笑,出发点并无恶意,但是,你有想过孩子背后的人吗?

今天,大学的导师在朋友圈里发了这么一段文字,与大家共勉吧:

孩子视角:他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因为他寻求认同的行为受到挫折(人一生都在寻求认同),造成心理学所谓的“离众”。幼儿园3-6岁的孩子在相互模仿中满足社会性发展的需要,进而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在发展心理学中被称为“从众”。当我意识到跟别人完全不一样的时候,至少在形式上会感到被孤立。大人会心一笑,小朋友可能伤心好几天。
老师视角:不大惊小怪、不过分关注。可以适当表扬这位孩子。这位孩子做的没有错,反而更加创新性。教师不要表现出对“这一条鱼”过分的惊讶。要知道老师是孩子重要的模仿对象,教师的言行对其他孩子影响很大。教师可以借机生成更丰富的教育内容,生活即是教育。
家长注意:多与园方沟通。有时候行为的不恰当是因为沟通的不顺畅。生活中也多听听孩子怎么说怎么讲,进而学会理解孩子心里怎么想。  

孩子寻找的认同感不是大人眼中的幽默感!

在他们的世界里,我们更需要的是不断的鼓励、关心与支持。

昨天说到了黑板上的圈圈,那么今天,我们再看看这个图片,圆圈在哪里?

所有人的关注点都在那条与众不同的“鱼”上,为什么没有人去关注对面那个什么都没有带的孩子呢?没看到他满脸的尴尬丝毫不亚于淡淡的忧伤吗?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追求“从众”。别人要带金鱼,我就不能带食用鱼呢?

浮躁的社会中,我们一直都在追求新颖,创新。

而这些并不是是说要简单的照着模板不断Ctrl+C和Ctrl+V 。

生活中,很多人都说我带“鱼“了呀,只是和大伙的不一样啊,不觉得我的更加有新颖性吗?

就算你说我是与众不同也好,鹤立鸡群也罢

           I don't care

嘿,说鹤立鸡群那个人,碍你事儿了吗?

你凭什么说突兀,只想反问你一句:

鹤为啥要和鸡呆一起呢?

原本就不是一个种类的啊!

前段时间一篇很火的文章《圈子不同,何必强融》,仅仅名字就一针见血!

物以类取,不同频的人,我不需要和你们一样。

“妈妈,为什么我的鱼和别人的不一样”
“宝贝,为什么你要和别人一样呢?”

为什么我的鱼和别人的不一样?_第2张图片
换一种思维思考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我的鱼和别人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