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的面试可以重来……

来源:律事通

以为通过了司考就高枕无忧了,其实一切才刚刚开始,而这第一步就是面试。

大学期间还是找个律所实习吧

2016年从三线城市的大学回到四线城市的老家找律所实习,因为大四准备考研,没有去学校安排的律所或者法院实习,而大学期间光想着赚钱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也没有去法院实习过。所以,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我,回到老家开始我的求职之路。血一样的教训:不要看眼前利益,大学的时候至少找一家律所实习,有一点实践经验,对现在律所多少会有一点了解,真正找工作的时候,就能对症下药。

动起来,要热爱丢人

刚考完研,成绩还没出来,家里就开始在催,怎么还不去找工作,家里每天打几个电话来告诉我你年纪已经不小了,还没有一点收入巴拉巴拉。心想着反正已经过了司考,在这种四线城市,A证应该会很吃香吧。就抱着试试的心开始在58同城、智联招聘等网站投简历。

对于这里,人生地不熟,什么行情也不知道,也没有人指点一二,仅仅在百度上找了一下,稍微做了一下准备工作,对律所做了大概了解,知道哪个律所在我们市里最大,哪个律师擅长哪一方面,根据我的兴趣,开始有针对性地投简历,但是过了一天,没有任何人给我打电话,甚至看都没有人看过我的简历。宝宝心里苦,坐在房间里自己悲伤了一个小时后,开始打电话问:

“您好,某某律师,请问您招律师助理吗?”

“哦,怎么是个外地的号码,我还以为是当事人呢,你投简历了么?有照片么?”

“不好意思,这是学校的号码,我投了简历并附了照片,麻烦能看一下我的简历么?”

“好,我人现在在外面,等我回去看。”

是的,应该有一个本地的号码,这样既方便你的当事人,也方便同事找你,不会让你与这个城市有距离感。

等了一天还是没有音信,便开始乱投简历,只要有律师在招人,我就发简历。在这个时候,不要慌,想清楚为什么会没有人找你面试,并不是真的自己有多么的差,而是可能这里网络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便利,他们都是40+的律师,能发一个招聘信息就很好了,而且他们日理万机,怎么会无时不刻的盯着手机看,这个时候就应该多出去走走,看看律所的样子,问一下前台,律所是否招人。这样,既可以看到律所的实际发展情况,也可以了解同行工作的样子。

被拒绝并不是一件很丢人的事,要越挫越勇,现在看来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执业以后,发现律师的抗压能力是其他行业不能想象的。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过了几天,接到一个面试通知,那时正好是元旦放假期间,真是应验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

第二天,在学校从没有化过妆的我,化了个淡妆,也不晓得自己是个什么鬼样,但是为了尊重起见,有总比没有好啊。(后来我就很后悔为什么我没在学校好好的和那些美人好好的学习一下这种技能)

到了律所,一个15平的办公室,沙发上坐着几个和我一样刚毕业的同学,显得更挤了,40多岁的律师进来了,说你写一篇文章——你对律师的看法,明天交过来,我现在有事,先整理一下案卷吧。等到六点多,那个律师还没有回来,师父没有回来,我们还不能下班。

所以,什么待遇、休假都没有提,也没有机会提。

你没有你想象中的差,自信一点

其实,这个时候不应该慌,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就应该勇敢的和律师提出你的想法,懂得尊重却又不是一味的怯懦,作为一名准律师,大方得体是首先具备的技能。而且,你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差,不是只要有律师要你,你就一定要去,择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事情,可以多找几家律所看看,虽然说形式不是很重要,人才是最重要的,但是一个律所的装修风格、场地大小也能看的出这个律所的发展情况、人文建设。

在那个律所待了三天,我觉得和我的气场不合,就到了现在的律所,一干就是一年。老大不在,是个90后律师对我进行面试,在律所待了三天后,老大找我谈了很久,问我的发展方向是什么,问我的理想是什么。我觉得我没有规划,而律所的专业化让我很感兴趣,就留下来了。

希望,刚从大学出来的你,不要像我一样懵懵懂懂,而能够多看、多听、多行动。加油,你可以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我的面试可以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