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爱孩子:从不预习说开去

    因为这孩子的教育, 和一群女儿辈的妈妈们混在一起,聊些家长里短,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之所以写《》,初心就是为了和她们交流。

  《感知数学:不预习,多阅读》发布后,收到了妈妈的回音:

怎么样爱孩子:从不预习说开去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妈妈们的信任使我如沐春风,又深感责任重大:别误导了年轻的妈妈们。所以觉得有必要再就“不预习”啰嗦几句。

  对于七八岁的小朋友们,要做数学预习,甚至在幼儿园时就会了二十以内的加减法,这是妈妈们的爱子心切,究其本质,是“过度保护。” 过度保护剝夺的是孩子们试错的能力和机会。长久以往,一是制造了上课不认真听讲的直接后果:老师讲的我都会。二是养成了孩子对课外辅导的依赖性:没听清也没关系,反正有妈妈。

  学习上最怕的是孩子的漫不经心和有后路,这些是断送孩子思考力的“糖衣炮弹”,而发射“炮弹”的正是妈妈所谓的“爱”:怕孩子落后。七八岁的孩子懂什么呀!无论是“老师讲的我都会”还是“反正有妈妈”,势必养成上课不认真听讲的习惯,久而久之,葬送的是孩子整个的学习生活。不用等多久,五六年级时家长力不所及放弃孩子学习的大有人在。

    说到妈妈的爱,脑海里浮现着这么一幕,是几年前农场养鸡的情景。

  一只母鸡抱窝了。孵出了一窝小鸡。刚出窝的小鸡被母鸡扎开翅膀保护着。一有吃食就咕咕地叫着呼唤小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母鸡开始啄围在它身边吃食的小鸡。把小鸡们赶的远远的。

  这个场景恰巧被我看见后,我为母鸡的本能所感动。虽然仅仅是只鸡,但在大是大非上不糊涂:该喂则喂,该撵则撵。号称万物之灵的人们未必有这只鸡“智慧”。

  以后的许多时候,这个场景常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鞭策我对孩子的教育“硬得起心肠下得去手”。

  比如,三年如一日的晨读。

怎么样爱孩子:从不预习说开去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中的书都是他从一年级开始,利用早晨的晨读一字一句读过的。如果睡觉也就睡了。

  我也有不忍心的时候。但是,回头看看他读过的书,那是十分钟八分钟的积累。多睡十分钟八分钟,丢掉的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比之于我的感性认识,最震撼我的是丁博的点晴:孩子们在数学课上就应该受到思维的冲击。没有冲击就没有激发,没有激发就没有成长。这个冲击谁也替代不了,只有孩子亲自承受了才会有感觉,知道错了才知道正确的在哪里。所以不要怕孩子在数学上出错,事先设置种种保护,让他少犯错。预习的目的说穿了,就是想让孩子学的容易点。有这个必要么?

    想想那只母鸡,一百二十万个没必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怎么样爱孩子:从不预习说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