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A学习力]《学习心理学》NO.4冬夜读书yhy -

《学习心理学》第4天──「RIA学习力」便签输出第6期拆页七来自《第二章 激进的行为主义》


P34(四)设计行为改变的方案
至此我们已讨论了将行为的发生率与其环境线索及后果相联系的原理。学习被描述为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而且已呈现的强化程式对维持这种变化十分有用。但仍存在的问题是,为产生具体的预期行为变化,应如何系统地应用这些原理?接下来介绍的是在实施行为改变方案时必需的五个步骤(见表2.1的总结)。最后将讨论如何评价这一方案的成功性。

[RIA学习力]《学习心理学》NO.4冬夜读书yhy -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设置行为目标
要着手改变行为,就必须确定要改变的行为是什么以及变化是什么。这一步要考虑的问题是:预期的行为是什么?该行为发生的频率是多少?行为的变化涉及其被强化还是被削弱?要教一些新行为吗?维持行为的要求是什么?设置行为目标的另一条必要性是知晓目标行为相对于其预期强度而被表现出来的程度。换言之,学习者在做某些事上不充分,或者某些行为表现得太频繁吗?
学习者在给定的情境中实际上做了什么?要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对学者进行观察。例如,假设查拉是坦纳先生班上的一名学生,她总是“调皮捣蛋”,把课堂秩序搞乱并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但观察发现,查拉每天只捣乱3次或4次。就对班级的持久影响而言,其行为结果如此严重,以致她看起来捣乱得更频繁了。
因此,观察提供了一种行为的基线,一种实施任何干预前行为发生率的测量。根据这一基线,可以确定改变的目标。例如,教师还可决定,应当减少查拉的捣乱行为,因为它对班级有不良影响。一个合理的目标可以是将捣乱行为的发生率降至每天不多于一次。正如我们还将看到的,基线提供了测量干预是否成功的基础。
虽然行为管理通常是在个体身上实施的,但在群体情境中也同样有效。例如,坦纳先生在教室里张贴了一些行为规范,这就为所有的学生清楚地设置了良好行为的目标。然后他和学生们一起来计划接下来的步骤2和3。


2.确定合适的强化物
选择强化物用于行为改变方案,这取决于学习者、教师行为目标及实施方案的实际环境。例如,年幼儿童的行为可用彩色的贴画或金星来强化。但对于年龄较大的学生或成人就显然不合适或无效。一些教师反对使用实物奖励,而倾向于使用表扬、注意及其他社会强化物。涉及减少行为的行为目标可能需要一种像反应代价的程序,这意味着必须确定适当的罚金而不是强化物。
最后,在选择强化物时,总要有一些实际的考虑。针对特定的个体确定最有效的强化物并不容易。或者,一且确定了一种强化物,它可能不在方案设计者的控制之内。例如,对于青少年而言,同伴的认可是一个特别有力的强化来源( Sulzer&Mayer,1972),但它不易受教师或父母控制。此外,在某些情境中,在方案的专业人员是否有权控制有效的强化物上,还会遇到道德困境。例如,在社区心理健康诊所中,发现用于买香烟和糖果的钱对居民有有力的强化效果( Mulligan, Oglesby,&Perkins,1980),但心理健康专家能控制居民的钱袋子以便将其用于强化吗?


3.选择改变行为的程序
决定应当使用何种程序显然取决于预期的行为变化是什么。为加强某一现有行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及普雷马克原理有可能适用。要教会某一新的行为,可以从塑造、连锁或渐退中选择。要维持某一行为,应选择一些强化程式来产生预期的行为表现模式。最后,为减少或削弱某一行为可以实施惩罚、反应代价限时出局或消退。对给定的目标,有一种以上的程序适用时,要从这些选项中进行选择。应当考虑如下些问题:我迅速实现这种行为变化的重要性如何?该程序的结果可能持续多久?该程序会产生哪些我想避免的、预料不到的效果?还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吗?


4.实施程序并记录结果
一旦形成了一个行为改变的计划,就可实施并监控其结果。在这一步,观察再次变得重要,因为只有通过观察行为,才能侦测出基线之上的任何变化。记录行为的发生率还有助于确保真实的(而不是想象的)变化受到监控。利用适当的方案,希望行为有所变化或认为变化已出现,打这种如意算盘是很容易的。


5.评价进展情况并在需要时修改
根据第四步保存的记录,应当很容易发现基线行为之上的任何变化是否真的已出现。如果设计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某些行为,则现在应该有行为减少;如果设计的目的是教会一些新的行为,则新的行为现在应很明显。若预期的目的已经达到,则不需要对方案进行修改。但要注意,在教过新行为或以预期速度建立了某一行为后,可能要对强化程式做一些改变以充分维持行为。
另一方面如果方案没有产生预期的结果该怎么办?任何可能性都可能成为问题,但根据斯金纳的观点简单的观察及对方案的系统修改应能使你找出问题所在:可能另一种程序更有效,或者应选择一种不同的强化物,或许应尝试几种程序的组合,如在减少一种行为的同时强化取代它的另一种行为。不管问题是什么,应对方案进行适当修改并再次实施。这一监控结果并在必要时加以修改的过程应当不断重复,直到取得成功为止。
由于激进的行为主义是对行为的实验分析,而且行为被认为是可靠的、在功能上与环境事件有关,因而行为主义者并不一定满足于证实在实施某些方案之后出现了行为变化。还有必要将程序颠倒过来,或者不再实施程序,然后看一下行为是否回到了基线水平。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确信,是方案本身而不是一些混杂的随机的变量导致了行为的变化。


「I,重述知识」设计行为改变的步骤
在阅读本拆页前,你认为行为改变需要怎样做才能成功?与本拆页中谈到的5个步骤有哪些不同?

行为改变的步骤

第一步:设置目标

第二步:确定强化物

第三步:选择适合的行为改变程序

第四步:实施步骤并记录

第五步:评价进展和必要时修改

之前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目标

第二步:分解目标步骤

第三步:确定强化物。

缺少本拆页的实施记录分析修改步骤。

「A1,激活经验」
分享一个过去你成功的帮助自己或者他人改变行为的经历,当时的做法有哪些符合拆页中的五步。

      以前我经常是早晨匆匆忙忙地赶着压着时间点去上班,每一次都很狼狈的感觉,因为非常匆忙。所以我非常希望自己养成一个很从容的晨间时间管理习惯。

    于是我给自己确定了一个目标,要科学优化晨间的时间。让自己提前十分钟到单位。

我具体的第一步要让自己在每天早晨七点一刻就开始出门准备上班,7.45到办公室。

首先我要确定我自己起床的时间。经过观察,确定了自己每天起床以后最佳的时间是在五点半到六点之间,这个时间起来了,我的整个精神状态是比较好的。

然后我确定了晨间有几件事情的时间,晨间复盘日记的时间,晨间运动的时间,吃早餐的时间,我都按照日清单给自己做了一个预先的一个约定,然后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记录发现有一些不符合事实,再不断的调整。

最后大概我经过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我现在基本上已经是一个非常规律的早晨作息,每天是05:45到六点起床。分别开始是晨间日志复盘。自我服务时间,运动时间,早餐时间,然后在每天的七点十分准时出门上班,在路上呢,听课。07:45准时到达单位,整个上午显得从容不迫,而且精神状态非常的好。养成这个习惯后,我一直都是元气满满的去上班。

晨间优化这个习惯的养成,契合了我们今天的一些步骤,一个是确定目标,第二个选择合适的程序,第三个是实施并且记,第四个是评价,然后不断的调整。这个里面的行为强化物,我想就是自己内心的那份从容和元气满满的感觉 。

「A2,规划运用」
拿出昨天拆页六的A2内容,用今天的拆页再次梳理一下,看看你设计的做法需要调整什么,可以让培养新行为的这个计划真正落实。

昨天的A2缺少两个步骤。

第四步:实施步骤并记录

第五步:评价进展和必要时修改

这两个步骤其实就是对行为改变实施的过程的监控与调整。

相对于让大家养成理论学习的习惯,平时要不断记录过程中大家的变化,再不断调整。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目标。

该作业消耗时间46分钟(其中25分钟写作业阅读理解21分钟,用番茄钟计时注意力集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RIA学习力]《学习心理学》NO.4冬夜读书yh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