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成了“杨教授”

            文|敏Yang
            图|敏Yang

这两天调侃老弟是我们家的“杨教授”。

对啊,老弟就是妈妈的“家庭医生”。在情况紧急的时候确定治疗方案,妈妈的病情在家里就能得到及时的控制和处理,不用一下就住到医院。话说每次住院医生都会发“病重通知书”,多么沉重的一张纸啊!

现在妈妈一切安好。在这里也一并谢谢所有关心妈妈的亲人朋友们。
我们都成了“杨教授”_第1张图片

其实不仅老弟是“杨教授”,我们全家都成了“杨教授”。人家临床医学本科学五年,我们家要算临床实践估计有几个研究生可以毕业了。

记得09年那次,妈妈因为住院住太长时间了,管床医生都换了几拨了。最后来了个女研究生,毕竟还没毕业,临床经验也没有,后来好像是我在跟她介绍妈妈病情顺便跟她讲解各种药的药性药理。她要全记下来估计可以少猫几个月的书!(所有读医的高才生们就忽略我的调侃吧。)

我以前是从来没去过医院,连看病要用到记账单都不知道的人,到现在的去到医院一切都轻车熟路。

十年前我焦虑害怕被医生批评“病人心理素质比你这个家属还要好”,到现在成了理性冷静的“资深家属”。
我们都成了“杨教授”_第2张图片

十年来家里老人大大小小几十次住院,这种成长真的不要也罢,但也并非毫无收获。

按道理医院是最暴露人性弱点的地方,毕竟面对着生死涉及到金钱。但我却看到了许多人性的光辉。
我们都成了“杨教授”_第3张图片

最记得妈妈09年跟妈妈同病房的那对夫妇。

服侍十几年患肾病的妻子,老公因为不舍得花几块钱租沙滩椅,每晚三张凳子拼着将就睡。蜷缩着一个姿势按道理睡不好的,但是第二天起床总能看到他精神十足细声细气地帮老婆洗脸擦手。

住院的条件那么差住了那么久面对妻子时没看到一丝不耐烦。我在想,这个女人真的不知哪世修来的福。

他们腹透好几年了,也是定期跑医院,时不时的就在本地“住小院”,情况不好了就到广州“住大院”。这些事普通人一听吓都吓死了,但是他总是笑眯眯的。在家时还经常担心妻子心情不好带她去爬山。

更可敬的他还是大家的心里辅导师。其实住院了得这种病,无论病人和家属都是心中有颗雷随时要爆炸一样。但是有了他病房里总能充满笑声。

普普通通的人,没有说过一句大道理,这种乐观坚强就是一笔财富,闪烁人性的光辉。生死都能这么从容面对,生活中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呢。
我们都成了“杨教授”_第4张图片

前几天看冯唐的新书他说:“集中见了生老病死,深刻意识到:人终有一死。这似乎是句废话,但是,很少人在盛年认识到这点,更少人能够基于这个认识构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为,人是要死的,所以,一个人能支配的有效时间非常有限,所以,要非常珍惜!

十年的心理路程,真的可以写成一本厚厚的书了。
我们都成了“杨教授”_第5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都成了“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