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规矩,先亮明自己的身份,一个曾经的公益高考志愿填报者,零零星星填报不做数,从稍大批量填报志愿起,有5年时间。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并非打击同行(因为我从这方面的获取的利益基本为“非主动”“非金钱”“非规模”),仅仅是想让望子成龙十八年的家长们别掉入“陷阱”,花钱是小事,误了孩子学业是大事。
一、目前的现象
高考志愿的发展,从先前的“纸上填报”到如今的“网上填报”,从先前的“估分填报”到如今的“知分填报”,从先前的“非平行志愿”到如今的“平行志愿”,都是越变越好的,最大程度减少了估分的不确定性、减少了纸质的弄虚作假、减少了考生的高分落榜。但是为什么高考填报越来越容易了、公平了,却涌现出一大批“高考志愿专家”。而且像微商一样扩散,前一晚完全没听过,第二天已经摇身一变成了“专家”。这真是让人匪夷所思。这些“专家”通过开大型推广会售卖软件,为家长答疑解惑,做足了好事,但是当一知半解的家长和刚刚卸下战袍的考生想要深入运用软件时,发现了自己已经掉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培训使用软件需要费用,软件选项过多需要筛查时依然需要费用,而且这些费用远远超出了曾经的“承诺”,但是大家要知道,将此时的家长和学生比喻为“热锅上的蚂蚁”亦不为过,钱在此刻已经不重要。这是很多经典商人的手段。但是如果这些费用能买到家长所需要的,也不算一件坏事。坏就坏在,这个“软件推广者”摇身一变成为“高考志愿专家”,有时候作为一个谨小慎微的人,我很佩服这些胆大的人,俗话说得好“富贵险中求”,这些“专家”殊不知他们眼中的“险”有可能变为家长考生一生的“恨”。
二、背后的原因
通过多年的观察和亲身体验,“高考志愿专家”的出现伴随着以下几个原因。
1、高考数据利益的催化。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改变的不仅仅是我们的衣食住行,还有各个先前零散混乱的专业领域,比如高考数据。数据从纸上“跃起”跳入电脑的那一瞬间,所有的秩序都改变了,一切信息都明晰了,先前的“奋力一搏”变成了“科学操作”,但数据的运用必须借助软件的发展,这就催生了高考数据行业,如今存在于市面的“高考软件”多达上百种。最先尝到甜头的是一线城市的家长考生,凭借较大比例家长的高学历以及高度信息化的城市氛围,简单易学的软件被家长熟练运用,并产生了一定的参考效果。而相对高学历学习能力强的家长,低学历或者有心无力的家长就无法取得一定效果,这就催生了一部分人,软件的推广者和售卖者,而由此催生的一系列利益链条,简直连软件的开发商都目瞪口呆。
2、中小城市的传统思想氛围。很抱歉我在第一条将家长简单分为高学历和低学历,原谅我的武断,但是毕竟代表了大多数,接下来,我还要再得罪一次家长们,我想说,中小城市的家长们学历又会低一点,甚至许多都是曾经经历过全民所有制工厂的人,抑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这种种现象,结合曾经高考填报简单粗暴的程序,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曾经“高考听天由命”的理论。直至目前,许多家长仍旧对高考志愿填报手足无措,平时的忙碌,直至面对高考分数时的焦虑抓狂,这是每年都会上演的悲辛一幕。这使得高考数据售卖这条利益链条在中小城市轻易生根发芽,疯狂蔓延。这本是一件大好事,然而软件开发商的推广者,利用中小城市的“沃土”,将利益链条一再拓宽延伸。
3、互联网的发展传播。在以上所述的基础上,我想先和大家聊一下微信的发展,仅仅一个群,就可以让大家就像在商场里那样互动,但是有一批人,将微信发展成一个天堂与地狱并存的地方。这就是借助微信发财的人,比如微商。微商我就不多说了。但是高考数据贩卖进入微商行列,还是我始料不及的。这在带给大家信息的基础上,将家长的焦虑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频道。比如,通过所谓的“优惠”让家长提前一年进入焦虑,经历整整一年的洗脑,对,这里没用错词,接受志愿消息是真,但真正的还是洗脑。最后会演变成大家争相抢夺所谓的“专家”的“亲临指导”。到这里,问题就来了,这个“专家”,经过一年的信息灌输,“软件售卖者”在家长心中真的成了神圣的“专家”了。
三、专家素质
我整篇文章都没有对高考数据软件有任何异议,仅仅是让大家识别软件背后的“专家”。在我眼里,真正的高考志愿专家应该有以下几个素质:
1、不凭借软件,轻易定位学校。全国700所左右的二本以上高等学校,其实很好分辨,有时候凭借名称也能分辨个大概。但是这其中的确存在很多学校“名不副实”,有的装大头,有的装孙子。这就要经过长时间研究才能熟练掌握。这是最基本的技能,很多家长凭借自己也能轻易掌握。
2、不通过查询,轻易说出学校强项。这个技能也是有空可钻的,有的大学名字里带着自己的专业科目,但是这仅仅是一级学科,强势学科往往体现在某个二级学科。但也不一定,有的学校最强势的专业并非自己的起家专业,经过多年的演变,出现了很大变化。这也需要细细研究。
3、对学校的地理位置、校区分布、新生安排有一定的了解。这是一项难如登天的技能,这并非专家必须掌握的,但这是专家必须为家长考生考虑的。缺了这一环的专家,那基本可以认定是一个“假专家”或者是“黑心专家”。
4、择校时加入家长的意见和考生的性格心理。这是相当费时费力的一环,这也是优秀的高考人工填报志愿不能产业化的原因。因为一旦产业化,要不牺牲家长考试的意见和心理,要“稀释”专家的含金量(这是就会有一大批“专家头子”请来的“专家帮手”)。
5、拥有与其宣传资料匹配的考生资源。考生资源可能是一个新词,说白了就是你填过的考生。有些专家宣称有多少年多少年的填报经验,那好,能否联系一下您所填报的这位考生,我想报考他的这个学校。这可能是鉴别真假专家最直观的最有效的办法了吧。
6、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沉淀。志愿填报这个技能,并非是要多高的学历,这是一个感兴趣的事情,出发点是对学校的发展史、地理位置、所在省份、所处学术水平感兴趣,继而能分析全国各个地域的教育资源问题以及发展方向。这一切的积累,不是速成的,是多少个闲暇时间订阅杂志、翻看网页所积累的,是多少个旅游出行非绕道吃住在当地大学所沉淀的,是多少次节假日被邀请或路遇入学家长悉心打听所得来的。
7、不拿自己的学历或证书作为噱头。志愿填报无关乎学历,记得当年指点我上大学的一个志愿大师是一个曾经在云南当兵的大叔,还是部队的伙夫,但他最大兴趣就是研究学校,也许是弥补当年未上大学的遗憾吧。这恰恰造就了其丰富的积淀。而现在的志愿专家,除了伪造自己的填报志愿从业年限,还在社会上某些学历承办机构获取相关的证书,大家如果仔细上网研究,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
8、不以软件售卖作要挟或大量盈利。这点其实谁都能分辨,但是谁都逃不掉。志愿填报的仓促和家长的焦虑,使得这第八点说了等于白说,但是我不得不说,这是相当重要的一点,但凡家长能保持一点理智,就可以分辨。任何较为知名的软件,都会有自己的官网,也会有定价,有的能在网上购买,这不用说。说就说,有些只有线下售卖的软件,代理商有的做的好,有的做的差,有的地方富裕,有的地方贫穷,价钱就会出现差距,几百块的软件,我想,和周边出现50以上的差距就应该正视了。也许家长会说,这几十块钱买个放心,呵呵,你天真了,这是软件代理试探你们的第一步,如果你们掏钱痛快,下一步本来免费的软件操作、咨询,也会变得愈来愈高,甚至超出代理商的本业,售卖软件的价钱。这直接能体现您所依仗的这位“志愿专家”的人品和道德。我是这么认为的,叫“趁火打劫”,一点都不为过。
四、鉴别方法
1、最明显的就是如果提前一年售卖软件,培养客户,就要注意了,美其名曰给家长普及知识,其实会不定时抛出相关优惠,还会标明“欲购从速,过时涨价”;
2、通过种种方式,特别是小地方,可以打听一下专家的从业年限,以及从业时间,这个如果认真打听,还是很轻易的,如果他是半路出家,或者他的志愿填报之路从一开始就伴随着某个软件,那么家长就要注意了;
3、是不是有微信群,而且群成员极多,广告天天发,一直在发展人员,这就要注意了,这是纯粹的软件售卖商,而非软件填报专家;
4、多了解志愿知识,提前联系专家对学生的心理性格进行分析引导,家长一定要陪同鉴别,当然如果专家摇身一变又称成为“学生学习引导规划师”什么的来收取费用,那就又要注意了,这真的是产业化了。产业化的是盈利方式,而不是他的知识。
5、和导师联系,要求介绍他先前几年的考生资源(注意:一定要根据他宣传的从业年限适度提出,比如他填报志愿7年,可以问问有没有就业的学生,看看就业怎么样),这个可以适当收费,但是前提得有。
五、结束语
以上就是我要陈述的相关内容,也算是为我热爱的志愿填报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吧,也算是对一些昧着良心赚钱的专家的打击,十年寒窗,不要被这些投机分子毁了。
2018.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