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印象

交通

城际列车没有进站口,出站口,是开放的。下完公交车,走上台阶,15米就是站台,半分钟内可以完成换乘。

瑞士印象_第1张图片
火车站台

火车旁边的候车台就是商店。

瑞士印象_第2张图片
站台上的商店

火车票也是自己购买,没有售票员,没有检票员。座位随意坐。走的火车有两层,基本所有人都有座位。

公交车也是,没有售票员,在站台自己投币打票。上车同样没有检票员,在这边四天的时间里,没有碰到过检票员。经历过这些,我开始明白原来在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全球最大的检测认证机构SGS在认证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假设,审核都是基于诚信的,比如营业执照,健康证,你说你有,我就相信你有,而不是在国内审核,来,拿出来看一下。这和在火车站买票是一个道理。

瑞士印象_第3张图片
公交车站的自行车停放处
瑞士印象_第4张图片
公交车站的打票机

在候车的时候,天气异常晒,在公交站台旁边的房子阴凉下乘凉。不到一分钟,被楼上的女主人警告,这是我的私人领地。如果在中国,大抵是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的。

这边同样没有小区的概念,房屋之间的道路都是开放的。因此原来上大学的时候,很多说国外的大学没有围墙,好像是意味着开放一样。大学的建筑只是整个城市的建筑的一部分,其他建筑都开放,为什么大学要封闭呢?现在看来这种说法纯属一种包含了太多主观色彩的解读。

票是包含火车票和公交票一起的,火车和公交同样不会有人查票。也可能是人员费用支出的问题,也可能是社会信任度高,在这些岗位都没有设置人员。

出来的一个体会就是,原来你在一个闭着眼睛都会做的事情,突然都不会了。比如扔垃圾,国内没有清晰严格的垃圾分类,这边分为四种。


瑞士印象_第5张图片
垃圾分类回收

习惯了国内无处不在的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这边看不到二维码的影子。但是刷卡支付,非常普及,即便出租车都有pos机。

发票和报销,这边是没有开具发票这一说的,水单就是发票。出租车的发票也是手写的,发票多种多样,和国内以票管税的系统完全不一样。

城乡之间没有太大差别,农村的基础设施也很不错,人口少,人均的居住面积,绿化面积都显得很宽敞。没有拥挤的感觉。5-6层已经算是高楼了,10层以上的建筑很少见。

飞机比较便宜,我们从柏林往返瑞士苏黎世的机票才42欧元,但是打车半个小时不到就花了65欧元。凡是有人工参与多的地方,价格都高。

社交

会议第二天晚上有party,老外平常安静的像个绅士,到酒吧里面,立马像个孩子,跳舞,喝酒。不过到没有为了喝酒而喝酒的,也见不到喝多的,大都还比较自制,

在得到订阅了戴愫老师的课《有效提升与陌生人的社交 能力》,对于我在销售岗位多年的和陌生人打交道,也提供了非常好的指导意见。因为中国人的社交方式和欧美人的社交方式完全不一样。其中有一句话,印象非常深刻。“中国人的社交像西瓜,皮很硬,但是瓤很软,是不是自己人,差别很大。欧美人的文化像桃子,皮很薄很软,但是核异常坚硬。他们的小核心,你是很难进去的。”有了这些作为认知铺垫,活动中也就更加主动一些的和到场的人打招呼,聊天。虽然英语表达一些意思还不是那么达意,但是大家互相沟通交流还是问题不大的。欧美人第一次见面,很热情,而亚洲人则相对比较害羞一点。

知乎上有人说,在美国,姑娘很好撩,但是中国Boy去撩,成功的不太多,问题就是中国人太害羞了。

饮食

瑞士人口少,而且限制进口食品,几乎都是本地生产的。这里人工很贵,食品的价格也比较贵。

熊孩子

这个要特殊的拿出来说一说,因为这是非常容易忽略的,这个不是可以直观感受的。国内公共场合比较容易遇到熊孩子,一趟旅行,孩子哇哇大哭,家长只是做个样子哄一哄,无济于事,整个车厢的人被打扰,家长似乎也没什么负罪感,理由是,孩子嘛,谁家没孩子。吴军老师的专栏里面提到过,每一个熊孩子背后都有至少两个熊家长。在公共空间打扰到别人,是非常有负罪感的。如果孩子哭闹不止,家长会选择下车。另外大多数宝宝都随身携带一个安抚奶嘴,我想这不是孩子真的喜欢,而是家长为了让孩子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的礼貌举动。

教堂

临走的时候去了小镇教堂旁边转了一下,各式各样的墓碑,充满设计感。按照逝世的先后顺序排列,墓碑很简单,放着生前的照片,面带微笑,标注生卒年。

住宿

小伙伴本来预定的是一个会议场所附近的青年旅社,但是入住的时候发现,我们定错了时间。于是只能重新找一家酒店,会场附近的酒店早就被预定一空。我们只能住到附近的一个小镇上。

这边的房子都没有装空调,也没有风扇,似乎也用不到,外面很晒,但是不算热。所有的建筑都没有防盗窗,即便是底层的窗户,也没有纱窗。奇怪的是,水多,草多,居然没被蚊子叮咬过。旁边就是爱理略湖。周围群山环绕,湖水清澈见底。人和动物和谐相处。这里的人们喜欢日光浴,草坪上的比基尼随处可见。生活悠闲,环境好,运动是一件让人享受的事情,好身材也是随处可见。

我们旅馆的对面就是一个幼儿园,大概看起来也就20个孩子,没有校车接送,都是小孩子自己骑车上下学回家。

经济

在小城和中国一样,也很少见到年轻人,大都是白发老人。生活过的很悠闲。据这里的朋友介绍,这边没有加工业,制造业大都也都集中在高端领域。金融服务业比较发达,以著名的瑞士银行为代表。即便像区块链数字货币,这样在其他国家政府看起来,更多像是一个恶魔一样的东西,给现在的秩序带来更多的破坏而不是帮助,瑞士这里ICO,加密货币依然是为数不多明确宣布合法的国家之一。而且,这里的各个地方政府自主权比较大,可以自己决定税率,政策等。

反思

但是由于错过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浪潮,欧洲的发展显然和中美已经有一代的差距了。在区块链,加密货币等新兴经济领域走在欧洲前列。但是能否再延续过去的金融业立身,或者弯道超车,我觉得前景不是太乐观。传统的金融作为一种权力决定的角色,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因为角色垄断,获取了高额的回报。而整个社会的价值创造,最基础的还是生产,制造等基础物质活动。没有这些作为基础,服务业再发达,也是空中楼阁。而区块链要带来的就是无处不在的金融基础设施,无处不在的银行。这一点,短期看企业间的较量,博弈,大局看国家间的较量和博弈。但是基础制造能力的空心化,缺失,这个经济活动的基础,获得了未来无处不在的金融基础设施服务,我倒是非常看好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

再一个,实在不想用主观的评价,但是不得不说,欧洲人相比于亚洲人,太懒了。欧美的富裕,有工业革命,科学发展带来的财富创造的爆发,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掠夺。用中国人的话说叫蒙受祖荫。享受着中国生产制造的廉价福利,污染留在了中国,好处他们享受,还忽悠中国人说,我们这里风景美好。这个不得不说,确实自然环境的差距,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对自然的尊敬有极大的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政客的伎俩,作为年轻人必须看清楚,不要盲目崇拜。一切都有历史原因。

中国政府提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保政策一刀切,虽然有些用力过猛,但也真到了不得不下大力气整治的时候了。说实话,对于北京的居住环境,我相信很多人是无力吐槽。稍微条件好点的,估计都不会在这居住了。一个国家发展起来之后能否留得住富人,这对于未来的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再一个,环境恶化,人均寿命减少,医疗负担加重,医疗资源短缺,矛盾增加,幸福感降低,这都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中国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以两头在外的方式发展了很多年。但是中西部地区要发展,已经没有了这样的时代机遇,如何发展没有物流的经济,环境友好的经济,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瑞士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