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是一个内向的人

来到新西兰的第四天,现在是当地时间上午十一点三十分。家里静悄悄的,只有我一个人。玥公主上班去了,戴夫(玥公主的丈夫)陪着老妈和其他家人去了奥克兰附近的温泉。我没有去,这是我自己主动的选择。来之前,我就希望是一次安静的度假,能有更多的时间深度工作自己,而不是迷失在一个又一个的景点之间。所以大家商量安排行程的时候,我明确表达了我要自己在家的想法。虽然大家极力劝我,我还是不为所动,坚持要自己在家。

当所有人都离开家后,我打开了手机讲书的音频,开始有条不紊地收拾房间。做这些工作大约用了一个半小时,刚好听完了两本书的讲解。然后坐下来写觉察日记。内心觉得踏实,笃定。回想从国内出发到在奥克兰安顿下来的时光,这些和家人朝夕相处的日子,其实我是挺累的。事情虽然不多,可是内在的声音特别嘈杂,有对别人的评判,有对自己的评判;有时候有觉察,有时候又毫无预警地掉进模式里。这些声音带来很大的消耗,让我一直觉得累,就想自己一个人呆着。

只有睡觉可以缓解我的不适感,还有就是写作。我只有面对自己的时候才能够为自己充电,让自己有能力去面对人群。我跟很多人分享过我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初都会觉得紧张,大家还认为我在说笑话。真实的感受是,面对人群我是消耗能量的,而这些能量需要在独处的时候才能够得到补充。原来,我是一个内向的人呀。这么多年撑着做一个外向的人,是为了满足社会评价所谓的正常人的需求。

马蒂·奥尔森·兰妮(MartiOlsen Laney)博士说,商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让人们的生存环境不再局限于彼此很熟的邻里、乡村关系中,随着更多的匿名业务和社会关系疯长,人际交往变得更重要。同时,社会文化从注重品格的“品格文化”向注重个性和吸引力的“个性文化”转变。这些原因使得外向理想型价值取向占据了大多数人的想法。外向理想型价值取向的意思是:认为一个人最理想的性格状态是外向。它是目前普遍但并不正确的观念。

早上起来爬助教班的群,发现陈浪老师和云瑞同学探讨的话题也是关于纠缠和孤独。我不是很能感受云瑞的苦,但是他背负沉重的包袱的感受我是感同身受的。为了别人的期望,我们在人群中负重前行。我以为我做到了,你们就都对我满意了。结果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让所有人都满意,同时还丢失了自己。深度的内部工作才是增加自己内在力量的唯一途径,唯有面对真实的自己。对,我就是一个内向的人,不再撑着假装外向而令他人满意。真实表达自己的需求不会伤人,同时也照顾到了自己的需要,这一刻,在安安静静的房间里,我感受到了。

原来,我是一个内向的人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些,我差不多都中了。我不再自诩是一个开朗活泼外向的人了,我要开始面对只属于我的孤独。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来,我是一个内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