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作为国产剧独有的题材,武侠剧曾代表着国人热血豪情、刀光剑影的江湖情节,在刀光剑影之间,构筑起一代人的江湖梦。
然而,随着网络文学的兴盛,由武侠小说延伸发展而来的仙侠、玄幻靡然成风。在传统江湖想象中杂糅超现实设定,让武侠的“低度玄幻”逐渐向“高度玄幻”渗透,新武侠由此诞生,旨在诠释年轻化的侠义精神。
而当业界跃跃欲试,意欲在“新武侠”领域攻城略地,迎合当下年轻观众口味的时候,总有一些创作者“逆流而上”,用真功夫展现武侠的质感,展现时代背景下的武侠精神。
王冰就是这些创作者中的一员,由他担任制片人的《大侠霍元甲》定位“中华武术正剧”,讲述了在旧中国积贫积弱的情势下,一代宗师霍元甲联合满腔热血的有志之士,与腐朽的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做抗争的故事。
在《大侠霍元甲》即将收官之际,麻辣鱼对王冰进行了专访,听他分享《大侠霍元甲》的侠义精神,以及他在制作拍摄了《射雕英雄传》(2017)、《绝代双骄》(2020)和《大侠霍元甲》后,对新时代下武侠剧创作的看法。
真功夫,“武”精神
《大侠霍元甲》由打造了《打狗棍》《铁梨花》《灵魂摆渡》《小娘惹》等作品的“传奇剧王”——郭靖宇担任总编剧。据王冰回忆,郭靖宇将一本十万字的故事大纲交在他手上,是在《绝代双骄》的拍摄中期。
从个人角度,武侠本身是王冰喜欢和擅长的类型,而在《大侠霍元甲》身上,他看到了与《射雕英雄传》和《绝代双骄》两部作品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射雕》是家国情怀、侠义守信,《绝代》是江湖人心、除恶扬善,《大侠霍元甲》则是展现中国人的精武自强,弘扬民族气节。”在他看来,这是古装武侠剧中无法做到的。而在明确了“中华武术正剧”的品牌之后,王冰他们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融合历史,怎样讲好武术。
融合历史,即尽量尊重和还原史实。如编剧李梓逍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在保留普通观众对“霍元甲”这个人物的基本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有迹可循的艺术加工。
区别于以往霍元甲的影视版本,这次的故事设定在清末戊戌变法时期,讲述霍元甲从年轻气盛,一心只有“以武服人”,到受到谭嗣同、大刀王五的影响,民族意识觉醒,决心为国扬威,成立精武体操会,最终成为一代宗师的成长故事。
这也突显了《大侠霍元甲》对于“侠义精神”的新解读——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
为了讲好武术,团队聘请了中国武术家协会的徐向东老师,与霍元甲的饰演者、著名演员赵文卓一起,针对剧中涉及到的中华传统武术和民间冷兵器等召开研讨会,以求打造“中华武术正剧的标榜”。
“真功夫与花拳绣腿之间展现的力度美感有着天壤之别,绝对不是随便请个演员来就能演出这样的效果的。 ”王冰告诉麻辣鱼,赵文卓是主创团队从一开始就认定的选择。
“将精武精神与‘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民族精神相融合,传递自强不息、爱国奋进的民族气节。精武精神的百年传承,吾辈自当砥砺前行!”
观众的评价正符合《大侠霍元甲》的创作目的——让年轻人看到中国武术的魅力,了解其武学精神,进而对他们产生正向的影响和引导。王冰和他背后的长信传媒也在为国剧的出海步履不停,“我们希望让国际更了解我们的历史文化和武术。”
新时代,新武侠
在关于《大侠霍元甲》的评论中,还有一种声音无法忽略:一些不明真相的观众在看到剧名时,便先入为主地认为它是在“炒冷饭、卖情怀”。
这样的想法不难理解,近几年,武侠剧过于依赖“经典改编”,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不仅如此,武侠剧逐渐丢失“武”与“侠”的精髓。久而久之,观众自然闻之却步。
这对于王冰来说,其实是可以预见的一种情况。
2017年,由他制作的新版《射雕英雄传》在播出之前,也遭遇到了相同的境遇。他回忆,新版《射雕》在拍摄的时候,许多金庸粉表示不认可。直到正片播出后,大家发现:这是目前为止最贴近原著的《射雕》。
在王冰看来,像《射雕》《绝代双骄》这样的武侠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正是因为它们拥有丰富的故事架构和精彩的故事点。翻拍的关键在于创作者能否认真研究作品,在以尊重原著为最基本的要求之上,结合当下年轻人的思维,采用全新的视觉表现方式,并赋予经典作品新的时代意义。
针对“霍元甲”这样一个经典IP,《大侠霍元甲》同样在做这样的尝试。
赋予经典作品新的时代意义如前文所说,用全新的视觉表现方式,最为直观的是实打实地还原功夫的一招一式。这其中自然免不了一些慢镜头的使用,对此,王冰解释说:“这种‘慢’并不是注水或拖节奏,而是让观众清晰感受到武打设计的视觉冲击力,带给观众爽感。”
当然,《大侠霍元甲》没有为了所谓“爽感”而从头打到尾,“感情”作为推动剧情的重点也值得品读。霍元甲与妻子王云影的相识相知,徒弟陈真之间的感情升华,农劲荪之间的知己之情,与大刀王五之间的惺惺相惜......王冰视情感为戏剧重要的架构点,也是作品的灵魂所在。
综上,王冰更愿意用“武侠的一个新的时代”解读“新武侠”这个概念。他是金庸迷,也是看着港版金庸剧一路走过来的。但他觉得,经典是留给那个年代的。当下创作者要做的是,怀着对经典的敬畏之心,沉淀下来,做好内容把关,结合当下年轻人的思维进行创新,创造新的经典。
另外,除了武侠题材,王冰和团队也在古装玄幻、校园甜宠、悬疑权谋等多种题材领域进行探索。他还强调创作不能单一,要寻求差异化。当下题材扎堆、题材失衡的现象严重,而“一个在认真做戏的人,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应该能够冷静地思考如何以新的方式自立”。
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地进行尝试,不跟风,不盲从,这正是王冰作为一位制作型创作者,深扎行业多年之后,形成的一种自我修养。
THE END
金鲛分享会
大咖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