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营销模式

我们该如何在“互联网+”时代用新的思维打造新的营销模式?

面对“碎片化、场景化、移动化”的营销环境,与“社交化、娱乐化、个性化”的消费主体。又该如何应战?

 许多失败的企业总是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时运不好、政策变化太快、市场不景气、用户需求变化让人琢磨不透和技术的发展等外部因数素。对此,刘强东一语道破天机:“都是瞎说,最终都是人不行。”——没错,所有外部因素都不能成为你无法适应新时代竞争环境的借口。

 “互联网+”使营销具备了更高的韧性(包括忠诚度,毕竟用户可以包容偶尔的瑕疵)、黏性(包括活跃度、情感链接)。以“粉丝”“网红”为核心的商业不断驱动运营模式的重构与升级。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更意味着一场全新的革命战役——企业需要向传统思维说再见,在思维、模式、路径与策略上做出一系类的转变,如从单纯的买卖关系、简单的关注产品到提炼多元化、立体化的服务,注重用户参与感,以此来提高用户的黏性和忠诚度。

 所以,无论是傅园慧(洪荒之力)个人,还是特斯拉(特斯拉汽车与招商银行合作)这类企业,网红也好,吸粉也罢,二者都有一个共同点——不仅拥有吸引眼球的价值,更有普罗大众的意义。

 对此,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将销售的触角伸向更多的普通人,以更好的地触达用户,而其中的关键就在打通更多线上渠道,做更多有价值的内容,以内容为弹药,撬动社群,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其中。

 毕竟从本质上讲,销售是一个引导客户需求并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因此不论环境如何变迁,销售人员都不可能忘本,要始终以客户为中心,将销量中心放在消费群体上。在此基础上,再改变传统的销售思维,巧妙运用新式的销售理念,才可能达到销售的最高境界。对销售人员而言,只有先洞察,挖掘市场需求,才能根据市场和客户的实际情况,推广相应的产品,从而满足市场或客户需求的同时,实现产品的自我价值。

 然而碎片化的时间、渠道,移动化的行为、个性化的价值观、娱乐化的诉求等。这一系列新环境的变化决定了“互联网+销售”行为的营销向着场景化、数据化、内容化和社群化的趋势发展。通过场景化营销解决碎片化、社交化的问题;以景触情,以情动人。通过内容营销解决碎片化、娱乐化的问题。而社群营销则是直击社交化的消费需求,同时攻破碎片化的场景。

 所以销售的成败不仅仅取决于技术层面,更取决于销售人员的思维观念。彻底告别交易营销的理念,转向关系营销,注重对用户长期关系的维护。相比“过客”而言,一个粉丝用户所能为个人或企业带来的价值,甚至不只是重复购买那么简单,而是能够参与与未来的品牌传播中,为个人或者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信用背书。

 向过去单一的用户思维说再见,围绕顾客需求,重新梳理现有的服务体系,转向提供综合的解决方案,加强关系管理与体验管理,为用户带来无法抵挡的价值与难以忘怀的过程体验,增加价值认同感。

 让顾客感觉到是品牌或企业不可分隔的一份子,进而产生“认同感”“成就感”“归宿感”,甚至建立坚不可摧的品牌信仰。

 更要从片面重视对用户的交易记录的追踪,转向重视用户及粉丝的线上线下的身份识别、互动与激励、认可,打通全渠道营销

你可能感兴趣的:(互联网的营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