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二十年之一“网”情深(一)

        前不久有幸去往姑苏,随处可见的河水、小桥总觉得那么亲切。村落里相隔不远便有一座古旧的青石桥穿着古老的衣衫拄着拐杖跨立在小河的两端。许多个青石桥看似一样,却又各有不同。青石桥上的石板不怎么光滑,错落的堆积在桥上,几根桥栏在无言地诉说着一个个久远的故事。扶栏远望,小桥下,一条小小的乌篷船正在缓缓的划过水面,乌篷船似一叶细细的柳叶,在她的船尾,一位阿婆头上戴着斗笠,裹着一块花布头巾,手上握着桨橹轻巧的摇着。河岸两边,桃红柳绿,再看那河岸上的一棵棵杨柳,二月春风似剪刀,被春风剪成细叶的柳叶缀满枝条,在春风吹拂下,那一根根的柳条在随风飘荡,飞飞扬扬的身姿轻舞曼妙,映在河水中,就像一位位俊俏的姑娘在对着镜子巧梳妆。每每见到这些,不由得不让我想起儿时在老哈河边那些无忧的岁月。

       生长在老哈河边,大有一生也离不开的架势。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在慢慢长大,老哈河却也依旧我行我素的向东奔流,故乡的人生活在她的臂弯里,休养生息。现在回想儿时的趣事大多与老哈河有关呢!

图片发自App

        北方春天来得晚。仲春,老哈河的北岸绿油油的草地上绽放了光彩夺目的各色小花。微风吹过,那河水便也如春姑娘动情的泪水温柔起来。她从微睡的眼里流淌到河床,将春姑娘碧波荡漾的柔情融到河水里,那哈河水中便扬起层层流光溢彩的涟漪。那涟漪中也藏着我成百上千的记忆。

        当下,每每电视上出现江南水乡,碧波荡漾,渔翁娴熟的驾着渔船,悠闲撒网捕鱼的画面,我总会自豪地对妻子和孩子说:“看,当年咱那儿也是鱼米之乡,咱也是标准的渔翁。”但得到的回应却只是一种充满怀疑的目光和不屑。因为她们没有那些经历,没亲眼所见,也从未吃上我亲自撒网打的鱼,当然不肯轻易相信了。不管她们信与不信,在我内心的深处,却一直对自己曾经经历的,那自由潇洒又幸福回忆的岁月而充满着自豪。也许这就是一种情结吧!


故乡二十年之一“网”情深(一)_第1张图片
故乡二十年之一“网”情深(一)_第2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印象中的那圆圆张开的手抛渔网,潇洒轻盈,敛网撒网一气呵成。那惬意咋形容也不为过。那渔网可是父亲的最爱。是由红白相间细尼龙线绳编织而成的,最下边密密地有规律悬挂一圈铅坠。全网干的时候有十余斤,浸足水有三十来斤沉,抡起它来也是个力气活。提直网绳来,网身是近两米高的一串,而撒开了就是半径为两米的一个大圆了。圆心处伸展出一个近15米长的绳子,一端连着渔网而另一端是绾了个扣套在人的手腕上,等同于放风筝的线吧。

图片来自网络

        老哈河可是个天然的大渔场,春夏秋三季水流不断。即使冬天冰下也时有淙淙地暗流。天然的活水,养活了不计其数的红山水库里下泻并在本地繁殖的鱼苗。无论主河道、河岔还是与之相联的稻田上水大渠,也不用说那七拐八折的小河沟,散布了不可计数大大小小的品种不一的鱼类:鲫鱼、鲤鱼、鲢鱼、鲳鱼、黑鱼、嘎鱼、草鱼等等,更有一些这么多年来我也叫不上准确名字的诸如“老头鱼、扁片子”之类的鱼夹杂其中,让人目不暇接。光说完这些名字,我的口水就要滴下来了。这下渔网当然派上用场了!

 

故乡二十年之一“网”情深(一)_第3张图片
老父亲的背影


故乡二十年之一“网”情深(一)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故乡二十年之一“网”情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