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从职场小白变成职业经理人的?

大家好,我姓谭。大家可以叫我谭姐。每一批新人入职,我都会这么说。公司里的人也都这么叫我,包括老板。他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没有谭姐办不了的事”

我从职15年,15年来,我从一个青涩的职场小白,成长为公司的核心管理人员。现在我把我的人生经历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你的人生做一点点参考。

1.

我是一个普通人,在同龄人中算不上成功,但也不算失败,大学,我学的是农学专业,因为这是我的梦想。大学期间,我的专业课也学的非常的棒,报考农业大学时,我一门心思要在农业这片广大的土地上做出成绩。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选择哪一所大学,哪一个专业,是我们经过深思熟虑后的人生的第一个选择。年轻的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并为之奋斗,这样人生才充满动力。

毕业以后,我独自一人来到济南,寻找自己的梦想。很快,因为我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泼辣能干的性格,我找到了我的第一份工作:在一个跨国公司做肥料推广和技术服务工作。入职三个月,因为会讲能写,我的工资实现三连跳。并且第四个月,被公司安排到深圳某大型园林公司做技术服务工作,一呆就是四个月。

在那里,我认识了一个人,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当时园林公司的总经理,是一个上海人,特别能干。她是一名女性,50多岁。当时,我经常和他聊天,时间久了,我大概就知道了这个行业的薪资水平。当时,这位总经理的工资是5000多,他们副总经理的薪水在3500元左右,当然,这个薪资水平在2002年也算是高薪了.那时,我个人的工资是不到一千元。

但是就是这个5000多的薪水,对我冲击非常大。在深圳,一名高级园艺师,忙到退休,工资这么多,我没法接受。还有,最主要是做农业这一块,要经常出差,要经常到农业一线去做宣传,做研究,也不是很适合女性工作。于是我决定辞职,另寻其他的门路。

说到这里,我想对刚毕业的学生说,我们找地方工作,首先要看这个行业的潜力和“钱途”,这一点也不势利。我们出来打拼,都是要吃饭的。谈理想首先要吃饱了肚皮再说。

我们选择的行业,一是,一定是要有前途(我声明一下,我绝不是说农业没有前途,并且我自己也是农民);二是,是我们自己想做的,并且是适合我们做的。这样,我们才有目标,比如我们希望我们一年做到主管位置,两年,赶上经理,三年,赶上总监、、、、、、以此类推。如果感觉没有前途或者不适合自己,不如早早的放弃。

2.

辞职以后,因为专业不对口,我在很长时间内,频繁的跳槽,尝试了很多新的职业和岗位。比如,做过售货员,送货员,实验室的主任,摆过地摊,被城管追得到处跑、、、、、、中间的辛苦,不言而喻。

在这段频繁更换工作的时间里,我养成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到一个公司,我就首先找公司里的员工聊天,“你们的老员工最长的干了多长时间?他们的最高工资拿到多少?”——老员工是体现公司凝聚力的硬指标,工资是我们未来薪水的直观表现,对此我们非关心不可。

3.

2005年的时候,我进入了我现在所在的公司。第一天上班,我就问其中一个业务员:“公司成立多久了,你们干了多久了?”他说公司成立6年了,自己也干了6年了。并且目前的队伍都是跟着公司成长起来的,我又问“你们的薪水是多少呀?最多拿多少钱?”他们说,最多的时候拿八九千。于是,我决定在此好好干,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当时,我是以业务员的身份进入公司的,后来,大约到了两个半月的时候,我就被挑选进入客户服务中心。原来客服中心有两个人,加上我一共三个人。

刚进来的时候,我处理的都是“刺头客户”。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哪个客户难缠,交给我来办”。慢慢的,逐渐形成了天然的凝聚力,获得了他们的信任和支持。我个人也从一名普通的客服,晋升为区域主管,然后到大客户经理,到部门经理,工资水平也水涨船高。并且此间结婚生子,一点也没耽误。

目前的客服部,已经从原来的两三个人变成了现在的十几个人。公司年产值也从最初的一千万长到上亿元,可以说,我们凭借这个平台实现了自我价值,也可以说,公司因我们的辛勤劳动才发展壮大的。我们是公司的中流砥柱。我们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大浪淘沙,每进一名新人,我都会对他说,你进一个公司,准备在这里工作,主要看什么?有两个标准,你一定要看,首先要看你的目标岗位现在拿多少钱,有没有发展空间?再看这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第一个是,你选择的首要条件,不要看你实习期拿多少钱。要看你一年后或者N年后拿多少,有没有晋升空间?第二个,看企业文化是简单透明的文化,还是狗撕猫咬的文化。这两个指标,能让你快速的看清你将进入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

选择适合你的企业,并最大可能地发挥你的优势,你就能达到职业的高峰。

世界因不同而精彩,每个生命在恰当的时候,都会呈现她最完美的状态。我们只有不断的尝试,才能找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坐标。

加油吧!每个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是如何从职场小白变成职业经理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