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与孤独相比,我更怕不自立

与武志红老师《巨婴国》一书中“还在找妈妈”的巨婴们相比,这世上还有另一群人,他们不愿意选择父母给他们提供的“后路”,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理想,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1

N是一个美丽而优秀的女孩儿。真的是智慧与美貌并存的那种。

高中的时候是全市皆知的校花,高考进入北京一所知名高校。本科期间寒暑假放假回家,班里的男生都会给她打电话“报道”。硕士毕业后毕业进入了广告行业数一数二的巨头公司,几经升迁,三十出头已经是年薪四五十万。在北京买了自己的房子和车。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婚姻大事还没有解决。

对于这一点,她自己说:顺其自然吧。我现在只是想好好地生活。有时间多陪陪父母。

和刚刚参加工作时假期总是出行游玩儿不同,现在每年的大小节日她都尽可能地回乡探亲,待在父母的身边。

A可以算得上是一名非常“自立”的女性了。但在她充实的工作和生活之余,有时会感到孤独。

2

H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生。从小到大一直是学霸。拿全奖出国读了硕士,回来也在一家国际知名企业任职。为人善良诚恳,开朗可爱。

然而婚后她为了家庭,放弃了职业发展。相夫教子了几年。因为先生公司不景气,H又重返职场。其实以H的能力不说东山再起,但只要坚持下去仍然可以在职场中谋得不错的位置,然而其家人却都不支持。有的是觉得H已经三十好几,不是拼事业的年龄;有的担心H的身体以及孩儿尚小无人教育陪伴;H的父母也觉得即使H不工作在家,她和孩子也可以过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何必去上班挨累。

H左右为难,不知该继续在职场上坚持下去,还是应该回家照顾孩子。她说:我特别害怕,等到父母年纪大了的时候,他们生病需要看病,我会找不到人,拿不出钱。

不自立是H最大的恐惧。

3

世间的人总是不同的。

艰苦生活环境中走出来的,也有坐吃山空的懒汉;殷实的家境养出来的,也有自力更生努力上进的拼命三郎。

这世上的父母大多是爱孩子的,但是爱却有不同的方式。有的是拼尽全力支持孩子的梦想,让他们努力去闯;有的是希望孩子走上一条稳妥的路,不求富贵只求平安。

所有这些,无关对错。

只是,爱的语言也有很多种,你所表达的,未必是对方能够理解的。你愿意给予的,未必是对方想要接受的。孤独的恐惧,父母的陪伴或可些许弥补,对不自立的害怕,父母给出的退路却只能雪上加霜。

4

最近有关北大毕业生拉黑父母的新闻和评论不断刷屏。父母眼中的美好却变成了孩子心中的梦魇。孩子控诉多年来的心中苦闷,做父母的看到后怕是内心也有诸多苦楚。

这世上无谓“最好”,只有“最适合”。

父母的爱,如果更多地成为一种支持,而不是束缚,该有多好。

一个有担当的青年,哪怕已经三十而立,相比“孤独”,一定更畏惧“不自立”。如果中国还有如此众多的害怕“不自立”的青年人,我们,身为中华子孙中的一员,应当感到欣慰和高兴。

5

青年人,难以像一个老年人那样看破红尘般去生活。这也许是不够成熟的表现,但也正因如此,他们才被称为“青年”。

我想为那些为了梦想选择无路可退的青年点一个大大的赞。愿你们都能早日实现心中理想,走出“不自立”的阴影,实现经济自由,让父母亲不“孤独”;也愿早已“自立”的大好青年们,早日找到心仪的另一半,过起浪漫满屋的生活,让自己不“孤独”。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十岁,与孤独相比,我更怕不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