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晚知乎给我推荐了一条热门内容,“贫穷有多可怕?”这个问题下面的一个回答。
故事悲凉很抓人眼球,讲述一个赤贫农村家庭中,疑似患有痴呆症的十多岁女孩。
长相好看,却因为痴傻经常被欺负。
农村母亲在她初中时就以上学浪费钱为由,让她回家帮忙干农活。因为母亲重男轻女的观念,女儿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重视。
坐在路边发呆时,被两个路过的小混混强奸了。母亲却没打算报警,以私了为由向那两个小混混索要两万六了事。
后来,女孩在干完一天活后投井自杀。
这个答案有五万八千人点赞。面对这类,多种原因错综交杂之下产生的悲剧,除了用悲悯之心来看待,其实我们并不能从中找出过多的借鉴意义。
但从这么高的点赞率来看,人们又一次通过代入故事主人公,释放了对“身陷贫穷”的恐惧。
为什么说又一次呢。你看近年来被群众情绪推高的一个个热点,都是有迹可循的。苏享茂事件,中兴员工跳楼事件等等。
他们都是极端个例,不能代表这个世界的运转逻辑。但是他们能成为全民热点,必然透露了大众的某种恐慌、焦虑情绪。
例如“出身贫穷,怎么努力都不会成功。”这种绝望的情绪。苏享茂和中兴员工,同样出身农村,成才后惨遭厄运的。
这两件事激起的愤怒,都透露出群众一种担忧,辛苦奋斗到头来,可能还是什么都没有。
例如“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造成的性格扭曲是万恶之源。”这种无望感。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王猛,写万字长信控诉父母罪行。
透露出一种无奈,就是无论多么努力,取得什么成就,还是弥补不了内心创伤,终生不幸福。
从网络上的论断看来,似乎许多人都认为,出身贫穷是有原罪的:
“穷养大的孩子,性格都是扭曲的,自卑、极端、要强、情商低。”
“家境普通,没钱,没经验,没人脉,做什么都成不了。终于要熬出头了,一点小变动就能让你倾家荡产。”
“出身贫穷是种原罪”这种负面情绪,在一众年轻人之中蔓延开来。因为自己的出身带来的资源的匮乏,原生家庭的伤害带来的性格缺陷,注定了自己做什么都不会成功。
可是事实真是这样吗?
02
“出身贫穷是种原罪”实际上是种无望感。
无望感(hopelessness)顾名思义,是一种染上了浓郁绝望的情绪,它不基于某个具体的情境或某段特定的时期,而是涉及对整个未来的消极预期。
无望感脱离了现实,不基于真实发生的事件或客观事实,且往往是长期的、难以调节的——它们承载着一种虚无的悲观感。因此,很难引起良性的行为改变。所以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情绪,要去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出身贫穷是种原罪”这种悲观信念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据心理学的ABC理论,A(现实)B(信念)C(情绪、行为、结果),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本质原因来源于信念。
一般来说,面对同样的现实A,消极的信念B会导致消极行动C,从而导致消极的结果。而积极的思维B则会导致积极的行动C,带来积极的结果。
一位心理学者讲述过她悲观的父亲以及乐观的母亲的故事。
她的父亲是任大学教授,但是看到了一些黑暗内幕感觉很厌恶,进而厌恶这个社会,也厌恶他的本职工作。
多少年了,还在原来的岗位上不动,教书也不上心,一个学期点名的那几次教室里才来几个学生。遇到亲朋好友总得发表一番他的悲观论调。
她的母亲本来是父亲的助教,因为想拥有更多见识和更广的视野,遇到培训机会都很积极。
这些年来整合各方资源,一路生猛地升职到了副院长。靠自己的能力出国交流,到处旅行无碍。
父亲的悲观信念让他产生“怎么努力也没用”的预期。如此一来,就放弃采取行动。
更糟糕的是,放弃尝试和努力导致他的预期成真,形成恶性循环。于是经年累月形成了他目前的人生。
03
说了这么多,那我们要怎么改变悲观信念呢?
首先,要断绝悲观信念的素材。
我们每次遇到困难时,就习惯性地代入“贫穷没有好结果”的故事里,去宣泄个人的无望感,只会一次次地加深这种神经连结,令悲观信念固化。
但是已经形成的神经连结是可以被改变的。
方法非常简单,我曾经用过的一种方法是,当我遇到问题和限制的时候,我会问自己“有什么解决办法?”“我能做什么?”,然后就去行动。
经年累月下来,我会发现自己已经解决了足够多的小问题,思维也完全发生了变化。也能从一次次解决问题的经历里,找回希望感。
人之所以能够且愿意付出努力改变我们的生活,是因为一个信念,即“我们的行为会产生特定的结果,掌握这其中的联系,可以让我在未来通过行为达成目标。”因此,希望感是一种生活的必需品。
其实往高处看,贫穷只是一个限制条件,就如同众多人生之中的限制条件一样。
而拥有积极思维的人,往往会想出许多出人意料的解决办法。
以前一个在大学附近开餐厅的大学生,也是没本钱、没经验,他的解决方法是加盟连锁店,在全校范围内做了一次低成本的众筹。
这类拥有积极思维且有极强行动力的人,想到一个目标,就想“我能做什么”然后立刻行动;遇到一个问题和限制,就想“解决办法是什么”,然后立刻去行动。生活才能产生良性变化。
把控制权交给外界才会悲观,把控制权拿回自己手里才会有行动力。毕竟大环境怎么变化都好,能把控住你生活的只有你自己。
我身边许多活在限制重重的大环境下的普通人,都活出了比较幸福的一面。
好像有位农村出生,一路到大城市读大学的朋友。因为有感食品污染问题的严重,所以投身公益事业,一干就是六年。
后来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先生,一起到先生的故乡开展农业事业。开了一个家庭农场,招待临近城市的学生团体前来做社会实践。
经常和义工自制些环保手工皂、自酿的米酒、扎染的衣裤放到网上卖。
前些日子,她发朋友圈,说想拿两条旧船,做一个新家。已经去物色地点和结实的船只了。
出身农村,做环保事业又没有攒下多少钱的她,现在扎根在飘着稻田香的农庄里,吃着自家农庄种的米,招待各国志愿者,日子过得乐呵呵地。
被悲观思维困住时,就好像置身于一个大迷宫中,左转右转都是死路。每次遇到一个限制
看不到更多可能,也看不到自己解决问题的潜力。
而换一种积极思维方式,每遇到一个困境一个限制,都是一次激发潜能的机会。这种积极思维就好像给你插上翅膀,能让你飞离迷宫,快速飞往你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