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调度器系列(2)宏观看调度器

上一篇文章《Go语言高阶:调度器系列(1)起源》,学goroutine调度器之前的一些背景知识,这篇文章则是为了对调度器有个宏观的认识,从宏观的3个角度,去看待和理解调度器是什么样子的,但仍然不涉及具体的调度原理

三个角度分别是:

  1. 调度器的宏观组成
  2. 调度器的生命周期
  3. GMP的可视化感受

在开始前,先回忆下调度器相关的3个缩写:

  • G: goroutine,每个G都代表1个goroutine
  • M: 工作线程,是Go语言定义出来在用户层面描述系统线程的对象 ,每个M代表一个系统线程
  • P: 处理器,它包含了运行Go代码的资源。

3者的简要关系是P拥有G,M必须和一个P关联才能运行P拥有的G。

调度器的功能

《Go语言高阶:调度器系列(1)起源》中介绍了协程和线程的关系,协程需要运行在线程之上,线程由CPU进行调度。

在Go中,线程是运行goroutine的实体,调度器的功能是把可运行的goroutine分配到工作线程上

Go的调度器也是经过了多个版本的开发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

  • 1.0版本发布了最初的、最简单的调度器,是G-M模型,存在4类问题
  • 1.1版本重新设计,修改为G-P-M模型,奠定当前调度器基本模样
  • 1.2版本加入了抢占式调度,防止协程不让出CPU导致其他G饿死
$GOROOT/src/runtime/proc.go的开头注释中包含了对Scheduler的重要注释,介绍Scheduler的设计曾拒绝过3种方案以及原因,本文不再介绍了,希望你不要忽略为数不多的官方介绍。

Scheduler的宏观组成

Tony Bai《也谈goroutine调度器》中的这幅图,展示了goroutine调度器和系统调度器的关系,而不是把二者割裂开来,并且从宏观的角度展示了调度器的重要组成。

Go调度器系列(2)宏观看调度器_第1张图片

自顶向下是调度器的4个部分:

  1. 全局队列(Global Queue):存放等待运行的G。
  2. P的本地队列:同全局队列类似,存放的也是等待运行的G,存的数量有限,不超过256个。新建G'时,G'优先加入到P的本地队列,如果队列满了,则会把本地队列中一半的G移动到全局队列。
  3. P列表:所有的P都在程序启动时创建,并保存在数组中,最多有GOMAXPROCS个。
  4. M:线程想运行任务就得获取P,从P的本地队列获取G,P队列为空时,M也会尝试从全局队列一批G放到P的本地队列,或从其他P的本地队列一半放到自己P的本地队列。M运行G,G执行之后,M会从P获取下一个G,不断重复下去。

Goroutine调度器和OS调度器是通过M结合起来的,每个M都代表了1个内核线程,OS调度器负责把内核线程分配到CPU的核上执行

调度器的生命周期

接下来我们从另外一个宏观角度——生命周期,认识调度器。

所有的Go程序运行都会经过一个完整的调度器生命周期:从创建到结束。

Go调度器系列(2)宏观看调度器_第2张图片

即使下面这段简单的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 main.main
func main() {
    fmt.Println("Hello scheduler")
}

也会经历如上图所示的过程:

  1. runtime创建最初的线程m0和goroutine g0,并把2者关联。
  2. 调度器初始化:初始化m0、栈、垃圾回收,以及创建和初始化由GOMAXPROCS个P构成的P列表。
  3. 示例代码中的main函数是main.mainruntime中也有1个main函数——runtime.main,代码经过编译后,runtime.main会调用main.main,程序启动时会为runtime.main创建goroutine,称它为main goroutine吧,然后把main goroutine加入到P的本地队列。
  4. 启动m0,m0已经绑定了P,会从P的本地队列获取G,获取到main goroutine。
  5. G拥有栈,M根据G中的栈信息和调度信息设置运行环境
  6. M运行G
  7. G退出,再次回到M获取可运行的G,这样重复下去,直到main.main退出,runtime.main执行Defer和Panic处理,或调用runtime.exit退出程序。

调度器的生命周期几乎占满了一个Go程序的一生,runtime.main的goroutine执行之前都是为调度器做准备工作,runtime.main的goroutine运行,才是调度器的真正开始,直到runtime.main结束而结束。

GMP的可视化感受

上面的两个宏观角度,都是根据文档、代码整理出来,最后我们从可视化角度感受下调度器,有2种方式。

方式1:go tool trace

trace记录了运行时的信息,能提供可视化的Web页面。

简单测试代码:main函数创建trace,trace会运行在单独的goroutine中,然后main打印"Hello trace"退出。

func main() {
    // 创建trace文件
    f, err := os.Create("trace.out")
    if err != nil {
        panic(err)
    }
    defer f.Close()

    // 启动trace goroutine
    err = trace.Start(f)
    if err != nil {
        panic(err)
    }
    defer trace.Stop()

    // main
    fmt.Println("Hello trace")
}

运行程序和运行trace:

➜  trace git:(master) ✗ go run trace1.go
Hello trace
➜  trace git:(master) ✗ ls
trace.out trace1.go
➜  trace git:(master) ✗
➜  trace git:(master) ✗ go tool trace trace.out
2019/03/24 20:48:22 Parsing trace...
2019/03/24 20:48:22 Splitting trace...
2019/03/24 20:48:22 Opening browser. Trace viewer is listening on http://127.0.0.1:55984

效果:

Go调度器系列(2)宏观看调度器_第3张图片

从上至下分别是goroutine(G)、堆、线程(M)、Proc(P)的信息,从左到右是时间线。用鼠标点击颜色块,最下面会列出详细的信息。

我们可以发现:

  • runtime.main的goroutine是g1,这个编号应该永远都不变的,runtime.main是在g0之后创建的第一个goroutine。
  • g1中调用了main.main,创建了trace goroutine g18。g1运行在P2上,g18运行在P0上。
  • P1上实际上也有goroutine运行,可以看到短暂的竖线。

go tool trace的资料并不多,如果感兴趣可阅读:https://making.pusher.com/go-... ,中文翻译是:https://mp.weixin.qq.com/s/nf...

方式2:Debug trace

示例代码:

// main.main
func main() {
    for i := 0; i < 5; i++ {
        time.Sleep(time.Second)
        fmt.Println("Hello scheduler")
    }
}

编译和运行,运行过程会打印trace:

➜  one_routine2 git:(master) ✗ go build .
➜  one_routine2 git:(master) ✗ GODEBUG=schedtrace=1000 ./one_routine2

结果:

SCHED 0ms: gomaxprocs=8 idleprocs=5 threads=5 spinningthreads=1 idlethreads=0 runqueue=0 [0 0 0 0 0 0 0 0]
SCHED 1001ms: gomaxprocs=8 idleprocs=8 threads=5 spinningthreads=0 idlethreads=3 runqueue=0 [0 0 0 0 0 0 0 0]
Hello scheduler
SCHED 2002ms: gomaxprocs=8 idleprocs=8 threads=5 spinningthreads=0 idlethreads=3 runqueue=0 [0 0 0 0 0 0 0 0]
Hello scheduler
SCHED 3004ms: gomaxprocs=8 idleprocs=8 threads=5 spinningthreads=0 idlethreads=3 runqueue=0 [0 0 0 0 0 0 0 0]
Hello scheduler
SCHED 4005ms: gomaxprocs=8 idleprocs=8 threads=5 spinningthreads=0 idlethreads=3 runqueue=0 [0 0 0 0 0 0 0 0]
Hello scheduler
SCHED 5013ms: gomaxprocs=8 idleprocs=8 threads=5 spinningthreads=0 idlethreads=3 runqueue=0 [0 0 0 0 0 0 0 0]
Hello scheduler

看到这密密麻麻的文字就有点担心,不要愁!因为每行字段都是一样的,各字段含义如下:

  • SCHED:调试信息输出标志字符串,代表本行是goroutine调度器的输出;
  • 0ms:即从程序启动到输出这行日志的时间;
  • gomaxprocs: P的数量,本例有8个P;
  • idleprocs: 处于idle状态的P的数量;通过gomaxprocs和idleprocs的差值,我们就可知道执行go代码的P的数量;
  • threads: os threads/M的数量,包含scheduler使用的m数量,加上runtime自用的类似sysmon这样的thread的数量;
  • spinningthreads: 处于自旋状态的os thread数量;
  • idlethread: 处于idle状态的os thread的数量;
  • runqueue=0: Scheduler全局队列中G的数量;
  • [0 0 0 0 0 0 0 0]: 分别为8个P的local queue中的G的数量。

看第一行,含义是:刚启动时创建了8个P,其中5个空闲的P,共创建5个M,其中1个M处于自旋,没有M处于空闲,8个P的本地队列都没有G。

再看个复杂版本的,加上scheddetail=1可以打印更详细的trace信息。

命令:

➜  one_routine2 git:(master) ✗ GODEBUG=schedtrace=1000,scheddetail=1 ./one_routine2

结果:

Go调度器系列(2)宏观看调度器_第4张图片
截图可能更代码匹配不起来,最初代码是for死循环,后面为了减少打印加了限制循环5次

每次分别打印了每个P、M、G的信息,P的数量等于gomaxprocs,M的数量等于threads,主要看圈黄的地方:

  • 第1处:P1和M2进行了绑定。
  • 第2处:M2和P1进行了绑定,但M2上没有运行的G。
  • 第3处:代码中使用fmt进行打印,会进行系统调用,P1系统调用的次数很多,说明我们的用例函数基本在P1上运行。
  • 第4处和第5处:M0上运行了G1,G1的状态为3(系统调用),G进行系统调用时,M会和P解绑,但M会记住之前的P,所以M0仍然记绑定了P1,而P1称未绑定M。

总结时刻

这篇文章,从3个宏观的角度介绍了调度器,也许你依然不知道调度器的原理,心里感觉模模糊糊,没关系,一步一步走,通过这篇文章希望你了解了:

  1. Go调度器和OS调度器的关系
  2. Go调度器的生命周期/总体流程
  3. P的数量等于GOMAXPROCS
  4. M需要通过绑定的P获取G,然后执行G,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示例代码

本文所有示例代码都在Github,可通过阅读原文访问:golang_step_by_step/tree/master/scheduler

参考资料

最近的感受是:自己懂是一个层次,能写出来需要抬升一个层次,给他人讲懂又需要抬升一个层次。希望朋友们有所收获。

  1.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喜欢,感谢
  2. 本文作者:大彬
  3. 如果喜欢本文,随意转载,但请保留此原文链接:http://lessisbetter.site/2019/03/26/golang-scheduler-2-macro-view/

你可能感兴趣的:(golang,scheduler,gorout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