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职业可能还有什么?

新的职业可能还有什么?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超级个体专栏

古典专栏2-3《你的职业,还有什么可能?》读后反思

一、内容

有三种越来越流行的未来的职业可能性,第一种是在地青年,通过地理资源定位,回到自己的家乡或者喜欢的地方,以“在地生产,全网销售”的方式发展自己的事业,如同跨国公司“think global make local(全球化思考,本地化行动)”一样。在地青年开始流行的原因有三:互联网和物流的发达给了所有二三线城市一个重新崛起的机会,互联网 当地特色有很多可能性;随着消费升级,真正特色、自然的当地优质资源正在变得越来越稀缺;当地的生活环境比起大城市的高压力高节奏更符合人的生活本性。第二种是新工匠,通过自己痴迷的一门领域定位,随着消费升级和第三产业的发达,服务业更重质限量,优秀的手艺人变得越来越值钱,找到自己独特的功能、手艺或者停不下来能做到极致的爱好,例如嗅觉灵敏可以成为香水调配师。第三种是社会企业与公益,通过身边自己关心的社会问题定位,例如可以考虑加入社会企业(以商业的组织方式完成社会问题的组织),或者在企业里做有社会效益的事,京东利用旧衣回收这个公益行动,助力了公益组织,也提高了京东的美誉度。这三种可能性大概可以对应丹尼尔·平克在《驱动力3.0》里提到的三种现代工作者内驱的动力:自主、精专以及意义感。

二、联想

对于如何实行这三种方式,我更看重如何学习这三种精神。在地青年是能够利用当地资源和互联网优势结合起来,那我能接触到的,或者我拥有的资源在哪里呢?小众市场也许更有市场,个性化需求也许更有需求,那这些部分是什么呢?工匠精神在央视的节目《大国工匠》《挑战不可能》,在纪录片《我再故宫修文物》《寿司之神》,书《有味》这些地方都多有体现,有什么东西是我擅长的,发挥极致的?不想成为工业时代的螺丝钉,不想成为功利的机器人,那怎样找到献爱心的平台,怎样在现有的工作和生活中去传播爱分享爱?

三、思考

1、这三种职业形态,让我有所感悟和启发的,大概是新工匠。香水调配师的故事让我想起我自己的嗅觉也很灵敏,味觉也不错,家里做的菜基本我进门就能闻出在煮什么,吃菜尤其是外出吃菜的时候总爱猜测里面放了什么食材,是否新鲜,怎样处理的步骤。文章让我思考我还有什么特点是我自己没有在意的。另外社会企业与公益,我会想到一些还比较新的临终关怀、器官捐献等部分,也许这方面的社会组织也缺人手去推进这些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的部分。在地青年我还没有太多的发现,反而感觉相似的城市越来越多,雷同的产品越来越多,这方面需要更多地留意观察什么样的特色更能吸引人。

2、除了这三种,我看到的其他职业可能性是,定位于家庭的行业在兴起,例如家政、育婴师、婚姻咨询师、儿童心理专家、上门烹饪的厨师、整理师等等,家里的事情不再是和工作分割的,人们会越多地将家庭的部分需求服务外包,也就创造了一些新的工种,我一直觉得如果我把日子过好了,以后甚至可以把过日子都过成一种职业,毕竟现在大家的日子很多时候都过得像混日子。

四、行动

1、将丹尼尔·平克的《驱动力3.0》列入将来也许书单。

2、留意自己理所当然的行为,看看自己有什么特色潜力可以挖掘。

3、专题了解互联网 与自己行业结合的资料,再从中思考有什么突破的可能。

4、公益活动不用贪大,从公益捐步数、每月小小资助、社区志愿者,甚至帮助身边人开始做起。

5、搜集把过日子的有趣想法,先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的职业可能还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