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柠檬市场”的启示

经济学家乔治•阿克罗夫关于柠檬市场的研究,让他在200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柠檬就是我们吃的水果柠檬,它在美国也可以是个俚语,它的意思是指那些成交了以后,买家才发现有问题的汽车。

我们都知道,买一辆汽车特别是二手车,有什么毛病,不是买车的那一瞬间就能够发现的,有时候你要开上一段时间,甚至要开上一年,经过四季气候的变化,你才知道它到底有哪些问题。

阿克罗夫在他的文章里面,就讲了这么一个思想,他说我们先假定有100位二手车的卖家,他们都要把自己手上的二手车给卖出去,这些二手车的质量从1块钱到100块钱平均分布。也就是说有些卖家的车值1块钱,有些卖家的车值2块钱,有些值50块钱,有些值100块钱,平均分布,从1到100.

而这时候,另外还有100位买家,他们想要买二手车,而且这些买家对每一辆车的估值,比它们原来的主人要高50%。

也就是说,同样一辆车的价值如果是1块钱,那么对卖家来说,他心目中觉得这辆车值1块钱,但是买家觉得它值1块5。如果是一辆50块钱的车呢?卖家觉得它值50块钱,但买家觉得它值75块钱。

对任何一辆车来说,买家的个人估值要比卖家的高50%,所以这100辆车里面,每一辆车都能够顺利地卖出去,卖家和买家会皆大欢喜。

这时候阿克罗夫再加一个条件,他说如果只有卖家知道他自己车的质量,而买家并不知道这辆车的质量。卖家只知道100家卖家要卖的车的平均质量,但是没办法知道具体一辆车的质量。那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

我们想想看,这时候100位卖家守着他们自己的车一字排开,质量从1到100,但是买家不知道哪辆车质量高、哪辆车质量低,他们只知道一个平均数,他们知道如果随手捉的话,他们能买到一辆平均质量为50块钱的车。

当然,我们前面假定了,他们对这辆车的估值要比卖家高50%,所以买家最高愿意付75块钱,来买这些他并不具体知道质量的车。

买家只愿意出75块钱来买车,这时候有一部分卖家,也就是他们手上车的质量高过75块钱的那些,他们知道自己手上车的质量比75块钱要高,但买家最多只愿意出75块钱,这部分高质量汽车的卖家就会离开市场,他们不卖了。

于是市场就只剩下比较低端的汽车,也就是品质从1块钱到75块钱的汽车。

买家知道这个消息吗?买家也知道,好车都不在这个市场上卖了,于是买家又进一步调低他们的期望值。

如果市场上汽车的品质只是1块钱到75块钱,那期望值就不是50块钱了,而是37块5了。这时候买家愿意出的最高价,就下降为56块钱了。这时候那些手上汽车的质量要比56块钱更高的卖家,他们又离开市场了。

于是,在这个市场里面剩下的车的平均质量,又进一步下降了。这个过程循环往复几次,卖家就都跑掉了。

结果,原来每一辆车都能够顺利卖出去,买家和卖家都皆大欢喜的局面不复存在,市场崩溃了。

市场之所以崩溃,并不是因为市场里面有低端的产品。有低端的产品不重要,低端的产品可以卖低价。市场之所以崩溃的根本原因,在于刚才我们做的那个假定,买家不知道每一件商品具体的品质。


这篇文章用天真的眼光揭示了一个基本的道理:那就是人和人之间本来是没有互信的,人的脑子跟脑子之间是没法相连的,高品质的产品要跟低品质的产品区分开来,把自己彰显出来,是需要很大成本的。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当消费者无法分辨哪一件是高品质的产品、哪一件是低品质的产品的时候,他们就会离开这个市场,卖家也同样会离开这个市场,市场就会崩溃。

这时候一个卖假冒伪劣商品的人,他伤害的不仅仅是那些买了他商品的消费者。他的这种行为,还有严重的外部性,那就是他也伤害了那些本来在卖优质产品的商人。

所以不是世界上的商品有高质量、有低质量之分的问题,高质、低质不要紧,问题是怎么把商品的品质准确地体现出来,这是整个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核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济学中“柠檬市场”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