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在人们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印象呢?
对非北京人来说,是故宫、是长城,是祖国的文化、政治中心。
可是对北京人来说,好像是胡同,是深深浅浅的四合院。
我不是北京人,但看过《胡同的故事》之后,就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
《胡同的故事》摘录了46位文学大家的散文作品,包括冰心、季羡林、史铁生、毕淑敏、汪曾祺、苏童等等。在这本散文集中,文学大家们写下了他们在胡同里的生活,对胡同的记忆,和对胡同的感情。在他们的笔下,北京的胡同焕发出另一种生命力,成为北京的另一种象征,镌刻在了我对北京的印象里。
翻开书本,还没来得及在大师们的文字中徜徉,我就被书本的设计给惊艳到了。包着书的封皮是一张半透的纸,书名“胡同的故事”被反印在纸张背面,正面看上去就是淡淡的朦胧的感觉,展开封皮,藏青色的大字显眼而深刻,字中星星点点的白,就像墙面掉落的漆,映衬了岁月刻在胡同上的痕迹。
而目录,正静悄悄地藏在白色硬纸板的内封上。
这样的感觉贯穿了整本书,富有质感的微微泛黄的纸张,衬着藏青色的文字。翻阅着书本,是阅读?是享受?说不清楚,那感觉就像被领入了一个陌生又熟悉的梦境,明明没去过的地方,却好像去过了。
北京,我是去过的。
在高中的一年暑假,火车载着我们夏令营的几百来号人,轰隆隆地驶向了北京。本来是和某个大学合作的夏令营,却因故变成了纯旅游,带队老师拉着我们几百号半大学生每天辗转各个景点。
跑了故宫、圆明园、十三陵,玩了科技馆、天坛公园、王府井,登了长城、去了北大,却好像对胡同没有半点印象。
但是,电视里的四合院和胡同,那是见得多了。最近、最深的一个印象就是《老炮儿》电影里的,那可不就是发生在胡同里的故事。
那些住在胡同里的老北京的人们,一大早开始忙活儿,在四合院里的水龙头上漱口,操着一口浓重的京腔互打招呼,随着一阵鸽哨声,哗啦啦一群鸽子从屋顶飞过,转眼早餐桌上摆好了热腾腾的豆浆油条,等着孩子们起来吃早饭……
这种老北京的市井生活,随意一想就像电影一般在脑海里开播了。
《胡同的故事》里确实也有不少这方面的描写,可是更多的,是这些大家对胡同的久远记忆,以及对这些胡同历史的探究。
有些人在胡同里出生,度过了少年时光,然后远走他乡;有些人只是匆匆过客,曾在胡同里住过几宿;有些人大半辈子都住在了胡同里;有些人曾在那里工作和写作。
胡同里发生过太多的故事,也有太多的历史,每一个胡同的名字甚至都可以挖掘出一个故事或一段历史,什么“校尉胡同、百花深处、帅府胡同、煤渣胡同……”,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更有各种传说,“羊宜宾胡同”据说是从羊尾巴胡同改过来的,“时刻亮胡同”据说原名是屎壳郎胡同……
每一座稍稍宏伟一点的建筑,都曾经住过历史上的名人,他们不是王爷就是公主、贝勒,那些年代久远的建筑装饰就是这种历史的见证。我不知道这样的四合院还剩多少,如果有,如果还有人住,不知现在住在那里的人们,想到这屋子是几百年前的王爷、公主生活过的屋子,会不会觉得很神奇。
再近一点,胡同里也是藏龙卧虎,住过好多大师,比如齐白石、鲁迅。齐白石的子孙据说还住在那胡同里,可是更多的胡同已经易了无数的主儿,住过无数批房客了。
还有更多的胡同,已经在社会变迁中失去了踪影。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家们对古董房子的失去感到惋惜,也有的作家抱着一种矛盾的心态——日新月异的发展并不是坏事,然而老物什的淘汰却也着实令人可惜。
作为从小住在商品房里的南方人来说,我对胡同感觉是陌生的,很难想象几家人围住在一个院子里,用公共厨房和厕所,可是,前辈们的描写生动细致,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窗前一张书桌,窗外一个小院一棵树,这样的环境不由让我心生向往。还有门外胡同里小贩的吆喝,卖馄饨的、卖豌豆黄的,看得我都馋了。
还有很多作家拿胡同和其他地方的弄堂、巷子比,确实,我们这边房屋之间的小路,都称为巷子或弄堂,他们说北京的胡同比之我们这里狭长的小巷更显通达和雍容。
于是,越来越想去看一看,越来越想去走一走,北京的胡同,去感受它的通达和雍容,去感受它的历史和文化,让我这南方人,也能够说起胡同,就眯起眼,说一句,唔,那可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