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乐乎App的体验创新

作者:沈忻雨,班级:工设1602班,课程:交互设计方法研究,指导:余永海。

如今,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像LOFTER这些创作类的应用,普通用户也可以发表文章,被更多的人看到,交流分享,找到同兴趣爱好圈。选题围绕人们的创作及分享问题,也是针对LOFTER、这类创作App的作者读者的体验问题,展开的用户体验分析和交互设计创新。该选题的目标用户为喜欢分享,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创作者和读者。


一、选题介绍和基本分析

作为同类创作型App,LOFTER是一款于2011年推出的轻博客,LOFTER最初的口号是简约、易用、有品质、重原创,而这也正是吸引用户的四个重要因素。从LOFTER和的发现订阅模块的角度看,这些App最主要的功能是是创作交流分享,包括绘画、摄影、文字创作、手工制作等作品,让用户利用标签搜索的方式,聚集更多相同爱好的人,在针对性更强的平台上分享,满足用户的好奇和兴趣,同时,通过读者喜欢推荐等方式也给创作者带来成就感。也就是说,在一个话题之下给普通作者更多展示和交流的机会,也让读者能找到更多爱好相同的好友以及作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网易在最初推出这款App时,宣传方式并不那么有效,以至于产生当时的用户基数过少的问题。早期的LOFTER更像是文艺青年抱团取暖的地方,很有古时文人附庸风雅诗社之感。LOFTER拉动流量的主力军还是在于行业大牛,他们的动态能吸引他们的粉丝加入,尝试使用App。但是除了这些专家用户,普通用户的活跃才是此类App最重要的流量所在,这也是LOFTER一直在尝试突破的地方——激发普通用户的使用热情。随着95后的加入,话题圈中曲高和寡的状况有所缓解,但是用户的活跃性还是不够,有些普通作者的文章插画下的评论区还是门可罗雀,如何充分调动用户参与话题的积极性,而不是冷眼旁观,是该类App想要得到长久发展遥遥路途上的巨大路障。


Lofter乐乎App的体验创新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RonnieZ LOFTER 产品结构


App出现前,人们的常见活动情境?

在该类App出现前,人们的创作活动的情境有这样一些:一些作者在某些领域有体验心得,写成文章或创作出绘画、摄影作品,只能向纸质媒体投稿,等待漫长的审批才能刊登;或者在个人网站上发表,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网站因此浏览量很低。读者对某些领域有强烈的兴趣爱好,但是找不到专门的分享平台与纸质媒体,只有质量低下的零星网站。


本质上,人们想要获得什么情感体验?

可以将该App用户分为两类,即读者和作者。阅读的过程是一种输入过程,是一种满足个人兴趣、好奇的体验,在输入到达一定程度之后,读者会自然地想要转换身份成为作者,结合个人心得输出以获得成就体验。但是如果作品并没有得到反馈,这种积极性会大打折扣,创作型App重要的环节就是得到共鸣,用户不仅想得到读者视角的共鸣,本质上,还是想获得站在作者方的情感共鸣和被欣赏的成就感。好奇和成就体验:用户使用该类App时,会浏览他人作品,而对于普通用户而言,由读者身份转变为作者也非常重要,而更重要的一环是,自己的作品是否被更多的人阅读、评论点赞,自己是否能获得尊重感、自我实现感。看与被看的过程都很重要,只有每个环节都很好地完成才能形成一个好奇、成就、兴趣逐步提升的循环。为了让所有用户活跃起来,采用高质量评论奖励机制、点赞亲密度上升、为普通用户作品推广是LOFTER可以认真思考并优化提高之处。社交体验: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圈友可以在标签下发表作品,也可以通过单方面关注发送私信,但是这样的交流方式还是太过薄弱,不足以深层激发用户的热情和归属感。如何能让用户抛弃微信、QQ等社交软件,在LOFTER上建立独一无二的社交圈,这是一个有趣且值得思考的问题。


重新定义:LOFTER乐乎App

LOFTER有可能是我的爱好探索地,或者作品发表册,或者同好交流圈,或者都是。

爱好探索地:为我精确提供我兴趣爱好的交流平台,高质量作品,满足我的好奇与兴趣。兴趣爱好是可以培养的,有时用户自己并没有发掘出某方面兴趣,这时App的推荐就十分重要。根据数据显示标签的关联程度,结合该用户浏览标签,推荐最优作品,激发用户好奇,为不同的话题吸引读者。

作品发表册:作为我的轻博客,LOFTER能实现我作为作者的愿望,让我的想法与观点被更多人看到,并且分门别类,形成完整的作品集。开发一些优秀评论奖励机制,邀请经常浏览圈子的人进行评论,鼓励读者对作者作品作出反馈,也奖励作者对信息及时回复,形成一个相互交流的循环流程。有反馈就会有思考,也会有成就感,形成话题让圈子热起来。

同好交流圈:除了发掘兴趣爱好,欣赏大牛的作品,用户还能与粉丝、关注的人进行更多互动,有一些类似论坛的交流基地,邀请话题管理者,让用户提出问题或者灵感碰撞,创作更好的作品,也能在相关模块学习一些专业知识,同时这样类似社交圈的模块,又是自己兴趣爱好所在,会让用户产生情感寄托,增加用户粘度。


二、发现问题:现有App的情感体验分类分析

1.现有App方案的活动情境。

从LOFTER等应用来看,主要的活动情境有:

(1)好奇情境:最近对某方面话题非常感兴趣,想看看大家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或者有哪些作者在该话题下创作过什么作品。发生率高,重要。情感体验:有满足好奇心之后的满足感,审美体验有,好奇体验、兴趣体验高,成就体验无。

(2)创作情境:想在一个话题下发表自己的作品,完成之后上传,将自己的作品分类成不同的作品集。发生频率高,重要。情感体验:审美、好奇体验无,满足感有,成就体验有。

(3)分享情境:发现一篇好的作品,想和更多人分享交流。发生频率不高,重要。情感体验:好奇体验无,审美体验无,满足感有,成就无。

(4)交流情境:发表作品之后,希望其他用户能阅读并进行评论,与我进行交流,我能在同一个话题圈找到和我投缘的朋友,进行长期交流。发生频率不高,重要。情感体验:好奇体验、审美体验等不足,满足感有。

2.逐类分析情感体验

按照情感体验分类,逐一对现有App的情感体验,从发生频率、情感的积极消极、唤醒水平高低等方面,发现情感体验不足之处。

(1)生存体验:很少发生。

该类App主要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带给人自豪满足感,但是在涉及生存体验方面几乎没有,主要发生在急切需要查找一些学术资料时。

唤醒水平一般较低,但在缺少资料时相对较高。

(2)好奇体验:发生频率很高

大多数用户使用这类轻博客最初就是受好奇驱使,在搜索栏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标签话题,或者在App推荐的热门作品处浏览。有时找到的作品能与读者产生共鸣,好奇心得到满足,但是还有些情况下,作者数量少、作品水平不够,检索或推荐内容并不能满足读者。

其中积极的好奇感存在,唤醒水平低或高。消极的失望感也存在,唤醒水平低或高。

(3)成就体验:发生频率较高

用户在LOFTER上发表文章、插画内容,在得到他人欣赏与喜欢、推荐的过程中,或得到一种劳动成果被肯定的成就感,LOFTER还有专门的达人认证,对各领域作者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全方面扶持App内人才,增加作者的成就体验。但是如果是普通作者,在粉丝数量稀少的情况下可能收到极少的反馈,这样反而会严重打击他们的创作热情。

但是总的来说,LOFTER对于普通用户还是非常友好的,标签的浏览顺序根据时间排列,每个作者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只要足够优秀就能脱颖而出。

其中积极的成就感存在,唤醒水平一般,消极的失望感存在,唤醒水平高。

(4)兴趣体验:发生频率很高

与好奇体验相似,在过了新鲜期之后,支持用户继续使用的动力是他们对于某个话题或某个作者的强烈兴趣。用户可以选择关注作者,这样可以在主界面看到该作者发表的文章或图片,也可以订阅话题,在订阅内容中浏览,满足用户兴趣体验。

但是,一旦作品质量达不到用户的期望,长时间下来用户可能会失去兴趣,同样,喜欢的作者如果并不活跃,读者也会失去兴趣不再关注。

其中积极的满足感存在,唤醒水平较高或低,消极的失望感也存在,唤醒水平较高或低。

(5)自我体验(自尊、自信、自豪和自爱):发生频率较高

用户在LOFTER上发表文章,会得到圈子里同好的喜欢推荐、评论,还会有新的粉丝,与和自己作品产生共鸣的人进行交流,得到被欣赏的成就感和被尊重的自豪感。但是长时间得不到反馈会给作者带来负面情绪,消极评论也会给用户带来负面影响。

自豪感存在,唤醒水平较高或较低。

(6)依恋体验:发生频率低

(7)归属体验:发生频率较高

如果用户在与LOFTER上其他用户在话题、作品中交流产生对同一事物的喜爱共鸣,会产生一种同好的归属感,共同语言会为用户带来深入了解的愿望,而如果有人欣赏自己的作品会为作者带来自豪的同时带来一种责任感,有人等待自己的作品发表,自己应该回应这种期待。

对于粉丝较多作者或热门话题来说归属感存在,唤醒水平较高或低。

(8)影响力体验:发生频率一般

(9)审美体验:发生频率较高

主要在于读者对作品的欣赏,不管是文章、绘画、摄影,美的东西总能激起人心中强烈的情感体验,而LOFTER的商业化痕迹不重,大多数作者还是以一种积极的展示情绪发表作品,读者能够产生情感共鸣,获得积极的审美体验。唤醒水平较高或低。

(10)道德体验(赞赏、荣誉、幸福):发生频率一般

(11)理智体验:几乎没有

3.提出体验的创新目标

提出问题,即提出最值得改进的情感体验问题,作为创新目标:

(1)审美和好奇体验:LOFTER最核心的价值就是美感,发布者生产出美的图片和文字,读者浏览这些内容并点赞留言等。审美体验是我们欣赏的过程,也是学习的原动力,说到底LOFTER是生活美学消费产品,主要的摄影、绘画、文学都是值得创新的模块。

(2)成就和自我实现体验:这类创作社区类APP应该要关注人类深层次的自我表达与群体认同的本质需求。用户在发表摄影作品、绘画作品、文章时,需要被关注、被欣赏,演员在舞台上需要观众,尤其是像评论这样带有个人主观情感的交流,即使是简单的几句话也能激起他们的创作热情。

(3)社交体验:现在LOFTER的社交环节薄弱,应当增加关注者备注功能,还有上面提到的亲密值设置,提高用户之间交流的热情。一般读者对作者抱有崇拜心理,作者对欣赏自己的读者也有积极的情感,如果能打开两者之间的话匣子就能增加社交体验。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双方跳出同一个爱好圈这个局限,发展其他方面的共同语言,这就需要实名认证这个安全保障,再与一些线下已有的签售、漫展联系起来,平面的交流方式马上就变得立体起来了。


三、寻找思路:选题的活动分析

LOFTER属于创作型App,具体的活动有很多,有好奇寻找兴趣圈、发表创作作品、搜索专业资料、分享资料、话题讨论、作家约稿、随笔发布、同好交流等等。以下将对每个活动进行分析,分析活动的动机和情感体验。

1、活动分析:动机和体验

(1)好奇寻找兴趣圈(看):有些人在空闲时会漫无目的闲逛,想要找有趣的文章、绘画、摄影作品等等,如果可以得到快速有效推荐也是不错的选择。动机:想要满足自身好奇与兴趣,让闲暇时间变得有意义,丰富自身知识等。期望:主要是好奇体验和兴趣体验,也有审美体验。

(2)分享需要的资料(找):我对某个话题很感兴趣,于是在搜索软件上输入关键词,或者向朋友、老师询问;或者是我有一些比较实用的资料想与他人分享,类似百度网盘之类软件功能。动机:可能是正在进行的作业、研究需要资料,或者个人研究想要与人分享,或是其他。期望:有与人分享时的成就体验,也有在得到所需资料的生存体验。

(3)和同圈子的人讨论(聊、学):自己有些学习心得想交流,或者只是想和同一个爱好的人聊天,我们总会有这种想要和相似的人抱团的心理。讨论的方式相对发表文章更轻松,也更有可能交到新朋友。动机:我们想要与人分享、交流,这些人最好还能与我有共同语言,我也想我的观点在话题中被更多人看到。期望:与更多人进行对话、观点分享,增加社交体验与成就体验,也包括好奇体验和兴趣体验。

(4)发布作品(写):我针对某个话题写了文章,想要发表,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获得点赞或者是物质上的鼓励。动机:满足被欣赏的成就感,和他人分享的快乐,还有得到打赏或者专栏作者签约等物质性收获。期望:主要是成就体验、自豪体验,还有一定的社交体验。

(5)领域大神教学分享(看、学):这属于经验分享活动,某些领域的大神应邀做一些经验分享的课程,有许多人也有兴趣学。动机:想学习某方面知识,分享大神的学习、创作经验。期望:好奇体验、成就体验等。

(6)打赏、与作者约稿(看、约):在话题下看到妙笔生花、专业性强的作者,想要进一步与他建立联系,或是邀请他参与某些话题、专栏写稿,如果有一些纯洁的金钱交易,也可以提高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同时提供相应的工作等。动机:想要鼓励作者,或者想要看到这位作者更多作品、想要请他做一些写作工作。期望:得到约稿后读者可以得到作品,兴趣体验,读者获得物质奖励,成就体验、自豪体验。

(7)线下签售交流活动(玩):现实生活中一起逛展,或是大牛出书签售,相比线上活动更有实感,也拉近了读者作者距离,促进交流。动机:兴趣体验、成就体验、社交体验等。

2、初步确定活动目标和体验目标

经过对围绕阅读和创作相关过程的分析,LOFTER中值得创新的主要活动为:

(1)发现(看、搜索)活动,体验目标为看到有意思和感兴趣话题的好奇体验、审美体验。

(2)发布(学、写)活动,体验目标为成就体验、自豪体验等。

(3)学习讨论(交流、看)活动的体验目标为兴趣体验、归属等社交体验。

(4)互动(消费)活动,打赏作者、催更文章,或者建立商业联系,和作者约稿出书等。体验目标为交流方面的社交体验等。

四、情境创新

针对每一项活动目标,展开具体的功能设想。

(一)发现(看、搜索)活动

发现活动的体验目标为看到有意思和感兴趣话题的好奇体验,以及看到美的作品时的审美体验。下面逐个分析创新的模式和具体功能设想。

1、好奇体验

好奇体验的情境创新模式中,任意门模式,快穿越模式,乐逍遥模式都是可行且有意思的方式。

(1)任意门模式:在读者暂时没有阅读目标的时候,提供一种随机浏览的模式,读者可以自己选择一扇门进入新话题,自由探索、发现精选作品,让读者保持对APP的好奇感、未知感与新的期待。常见生活情境:我在漫无目的闲逛的时候,希望有人能给我推荐有意思的东西,最好是我之前没参与过的话题,就像哆啦A梦的任意门一样,我想着一个大致方向,它能快速带我去一个神奇的乐园。分析原因:人们喜欢发现新大陆,但是有时候听别人推荐也挺累的,最好有简单有趣的推荐方式,随波逐流听信命运的安排也是不错的选择,我们对类似抽签的活动总有很大的兴趣,再加上推荐的是话题精品,相信很多读者都会难以抵挡这样的攻势,投入新话题的怀抱。具体功能设想:建立以互动数据为参考值,优质随机原创为标准的阅读模式,设计动画引导界面,随机抽选新话题的精品内容,引导读者浏览包括摄影作品、绘画作品、文学作品、专业作品等类别的作品,让漫无目的的读者找到喜欢的优质作品,也能让初来乍到的小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提升大家对新话题的好奇和兴趣。

(2)快穿越模式:向新入坑的读者提供一种快速浏览历史作品的方式,主要以图片为主,加深读者对新话题的兴趣,满足读者的好奇感,也能让读者更了解这个话题的内容、大神以及优质作品。常见生活情境:初来乍到的读者会对之前的作品产生好奇,想要大量浏览历史记录,但一点一点翻阅又太慢了,最好有一架时光机,能带我快速穿越,然后我能在看到喜欢的作品时停下来再仔细研究。分析原因:刚入新坑的小白读者会想要快速融入社区,和同好创造共同语言,于是他们会选择浏览历史作品,与他人建立联系。增加一种快速浏览的方式能让读者找到茫茫作品海洋中自己的那块蛋糕,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本话题标签。具体功能设想:采用类似幻灯放映的方式,快速呈现本话题点滴,主要推荐精品内容,读者可以自由设定起始终止时间,也能请按图片进入历史发布界面,浏览详细内容,丰富读者的阅读方式。

(3)乐逍遥模式:为闲逛中的读者提供常规的推荐方式,即以关注人的喜欢为主,将读者经常浏览的话题推荐在发现板块的首页,让读者与自己的社交圈子建立更多共同话题,激发好奇感与兴趣。常见生活情境:在首页闲逛时,发现关注人今日没有发什么有意思的内容,于是寻找他们今天喜欢评论的作品,发现很有意思,于是找到了新的爱好和朋友,也和旧社交有了新话题。分析原因:有一部分人会觉得首页推荐不靠谱,自己关注的人推荐的东西才让人安心,而且他们想和自己的好友建立更多社交联系,发现新的共同爱好,找到新朋友。具体功能设想:采用显示关注人推荐的方式,显示他们近日的喜欢作品、评论内容等,为读者显示更多他们可能会喜欢的新鲜内容。在用户多浏览一些好友内容、点赞评论时,增加两人亲密度,鼓励发现新内容和社交,达成友谊的提升等。

2、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的情境创新模式中,今日言模式、in潮流模式、鉴赏师模式都是可行的模式。

(1)今日言模式:即提供类似今日运势抽签的方式,生成个人专属的每日推荐,以图片为主,解析等少量文字,还有用户离开时首页个人作品圈、社交圈发生的动态消息生成报告,反馈用户。常见生活情境:新的一天新的开始,我想给自己打打气,抽取今天的运势卡片,得到系统的第一张美图推荐。另外,我想知道在我离开APP的时候,我的个人中心有哪些人造访留下了动态,我关注的人有没有给我留言,最好有个智能管家可以给我报告。分析原因:新的开始总要有点新鲜感,有时候就能唤起读者的活力,同时也可以推销作者,说不定就促成一对新好友。而且新一天进入APP,很多人还处于晨起状态,来一份像早间新闻一样的报告对用户处理社交很有帮助。具体功能设想:在用户新一天打开APP时,采用自动生成新一天推荐和运势占卜的形式,生成今日言,另外向用户报告在用户离开时间主页发生的动态消息,让用户能及时处理自己的社交圈信息。

(2)in潮流模式:向用户提供话题圈最新新闻,可以是新技术、新名人、新活动之类的,让用户了解时下圈子里流行的那些事,提升用户归属感和兴趣,也能激发社区的讨论热度。常见生活情境:我非常喜欢摄影,希望能得到这个圈子里的各种消息,比如今天某个国际摄影比赛怎样报名、获奖作品有哪些,有一些战地记者从前线拍回珍贵摄影作品,再或者是今天哪个城的单反降价打折了。分析原因:LOFTER的用户人群很大一部分是注重质感的潮流青年和个性文青,他们对信息有一个重要需求就是新鲜度,还有快速、准确、原创等,圈子里新潮的消息对爱好者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具体功能设想:建立话题圈子新闻界面,整理圈子里24小时内最新潮流,向关注这个话题的用户推送,增加社区归属感。

(3)鉴赏师模式:用户在推荐一个作品、为别人留言的时候会留下足迹,根据足迹显示的文章热度为用户设定鉴赏等级,建立读者的成就体验,激发阅读兴趣,逐渐养成爱阅读、爱分享、爱互动的好习惯。常见生活情境:我在这个话题下阅读的热门作品数已经到达一定数量,而且推荐、评论的作品数量也很多,于是我逐步升级成为初级鉴赏师、中级鉴赏师、高级鉴赏师,达成成就。分析原因:得到一定的勋章奖励,能激发用户对话题的热情,也能鼓励用户参与互动,对作者进行反馈,活跃社区氛围。具体功能设想:设立阅读量和阅读热门发布稿读者等级系统,由初级到高级改变称谓,可以结合话题内容由管理员设计。设计推荐评价水平成就,评论被他人点赞到一定数值、推荐文章被加入话题精品都可以增加鉴赏值,达到一定程度可以兑换成就称号。

(二)学习讨论(交流、看)活动

学习讨论(交流、看)活动的体验目标为兴趣体验、归属等社交体验。下面具体分析创新的模式和具体功能设想。

1、兴趣体验

兴趣体验的情境创新中,百家说模式、传花筒模式等都是可行的。

(1)百家说模式:采用虚拟房间创建实时讨论的形式,鼓励符合条件的用户,无论是读者还是作者,加入话题某角度的讨论中,增加用户的兴趣以及对话题的忠诚度,也能减少在作品缺少时用户的无聊感。常见生活情境:最近没有什么给力的作品发布,话题之前的作品我也大多看过,我有些新的体验希望和同好聊一聊,但是发表文章没什么人看,私聊又有些尴尬,最好能和一群人讨论一下,也能交到更多朋友。分析原因:网络讨论模拟的是现实的多人聊天,但是信息的传递能力反而更强,在这样一个虚拟平台上,每个参与讨论的用户都有被看到的机会,而且发言也可以只是一条观点或想法,比较轻松,普通用户参与度会更高。有时讨论还会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具体功能设想:为用户提供虚拟讨论房间,可以由任何用户创立,但是需要经过审核才能加入,房间内的人可以选择不同的讨论模式,得到最佳发言奖励等。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话题气氛,增加普通用户的成就感,还能使用户得到更好的社交体验,也能为作者打开思路。

(2)传花筒模式:设计一种传递式的命题创作方式,邀请在线用户参与创作或者提供片段式的思路和创意,使用户能参与创作,增加社交体验和成就体验。常见生活情境:就像击鼓传花的游戏一样,只不过这次每一个经手的人都要留下自己的只言片语,最后编辑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每个参与的人都会有参与的快乐感。分析原因:很多时候,部分用户不具备创作完整作品的能力或时间,因此话题参与感比较低,成就感也不足,如果能邀请他们参加一些作品部分的编写,最后完成发布,会形成有趣的内容也能带来更好的社交体验。具体功能设想:由管理者和高级作者设计主题,存档话题的系统中,当同时在线人数达到一定值时,系统向用户发送私信,然后逐个传递,最后由一位高级作者整理成完整作品发布在话题社区圈,显示参与者名册。

2、社交体验

由于社交体验的情境创新模式还没有研究完成,在此沿用从习惯的生活情境中寻找最佳体验的方式。

(1)常见生活情境:课堂式教学。我有某方面的专业知识,我想给需要的同好分享;另一位用户想要学习这方面知识,但是自学又有不懂的地方想要询问,怎么样的方式可以更高效呢?分析: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了,就像真实课堂一样,用户能对主讲人的课堂内容进行提问,也可以完成布置的任务,课下与主讲人进行交流,得到帮助。具体功能设想:互动的最好实现方式就是直播,邀请圈子里的高级作者开课,安排一定的学生人数限制,进行有效学习。可以在各个领域开设课堂,比如摄影课堂、文字创作课堂等,提升用户自身技能,也能提升自我,同时用户之间还是同学关系,交流的时候提升社交体验。

(三)互动(消费)活动

互动(消费)活动,主要是打赏作者、催更文章,或者建立商业联系,和作者约稿出书等。体验目标为交流方面的社交体验等。下面逐个分析创新的模式和具体功能设想。

1、社交体验

社交体验的情境创新模式中,约书稿模式等都是可行的用户体验模式。

(1)约书稿模式:读者与作者的联系主要在阅读作品上,除了点赞评论,如果能有更深入的交流,或是一些金钱交易、打赏之类的,说不定能激发作者的创作热情,同时也给读者带来满足感,让APP在商业化的路上迈出一步。分析原因:常见情况下,作者有时会懒得更新连载文章或者漫画之类的,读者也没什么监督方式,只能等着。但是如果能打赏作者,在打赏等待时还能由系统向作者发送催更提醒,那么作者说不定会想办法回来更新,作者也能与读者产生一些互动。另外,碰倒喜欢的作者,想要与他进行商业合作、约稿出书等,也能在这样的模式下找到途径。具体功能设想:建立打赏作者、催更等互动方式,增加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社交联系,同时如果对作者感兴趣,也能向他发起一份约稿请求,填写具体信息,和作者展开商业合作。

(四)发布(学、写)活动

发布(学、写)活动,体验目标为自我体验、成就体验等。下面逐个分析创新的模式和具体功能设想。

1、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的情境创新模式中,快舍离模式、请指教模式等都是有趣的用户体验模式。

(1)快舍离模式:快舍离为追求自由性的青年用户提供一种快分享的模式,即作品发布后短时间内就会消失在主页,这种快节奏的方式能带给人新鲜感,也能让用户发掘自身深层次的自我表达需求。常见生活情境与分析:我们有时候会频繁发布一些图文轻博客,但是究竟发布的是不是我想表达的内容,不得而知。如果能产生快节奏的分享模式,作品即将消失,说不定作者就能认识到最本质的自我表达需求。另外,快节奏分享也能给读者紧迫感,更多地浏览即将消失的作品。具体功能设想:设定24小时消失的快舍离分享模式,作为发布中一种新的类别,用户可以在话题主页找到相应内容,也可以点赞评论,但是24小时之后就会消失。这可以带给读者更自由的阅读体验,实现新奇的自我表达。

(2)请指教模式:在作品完成之后,可以邀请圈内大神阅读评价,作为对作者的一种鼓励方式吧,毕竟我们都希望能由自己喜欢的人来给自己的作品提出建议,或是表扬自己。常见生活情境:我们在作品发布完之后,想找大神指点,但是又不敢询问,只能等大神在翻阅首页时找到。分析原因:有人总说向大师请教是班门弄斧,但是其实在大师面前展示自己,一来如果能得到夸奖,自己会产生继续创作下去的信心,二来如果大师愿意指点一二,我们也能在领域有更好的突破。这是一个获取信心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具体功能设想:在作品发布之后设计一个功能模块,可以由作者自行邀请大师观看评论,也可以由系统随机安排大神看,总之不仅可以让作者得到指点,也能为作者积攒人气。

2、成就体验

成就体验的情境创新模式中,名远传模式、简单创模式等都是可行的用户体验模式。

(1)名远传模式:根据用户在话题活跃程度和创作作品热度,设计不同等级的作者身份,在话题讨论等情况时显示头衔标签,这样可以通过成长阶梯的方式给人以成就感、自豪感,鼓励用户多活跃在话题,发布高质量作品。常见生活情境:在发表很多作品、被很多读者喜欢之后,我也想得到一种身份上的荣誉,就像每个学期结束班级会评选三好学生一样,这是对我能力的肯定。如果能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得到荣誉,该有多好!分析原因:对于作者而言,得到一种能力上的肯定,得到相应的身份荣誉都能激励创作、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对于读者来说,就能看到积极创作的好处,也会积极参与创作。具体功能设想:对发表作品达到一定频率、无不良记录、被喜欢推荐数达到一定标准的作者,应当给予阶梯式的身份荣誉与优待政策,比如设定一个该话题下的高级作者身份,在社交信息中得以体现,在首页上可以得到推荐等等。

(2)简单创模式:设计一些模板还有滤镜工具,对新手小白在起步创作作品时提供帮助,让他们轻松创作,得到一定的自我成就感。常见生活情境:我刚开始创作的时候很多东西都不会,画的画和大神比起来差几条街,但是得到指导之后渐渐掌握绘画起稿、上色、调滤镜的窍门,也能完成作品了,如果一开始就有这样的入门指导就好了。分析原因:完整专业的帮助能够使入门用户也能润色自己的作品,或是在创作过程中更轻松,表达信息更完整,降低难度,让新人也能完成好的作品。具体功能设想:设计创作模板、高级摄影滤镜、简易上色等工具,在发布作品的过程中引导用户使用,而且简单易操作,效果好,增加用户成就感。

(五)总结:新App的功能模块、设计想法和体验目标

1.App名称:LOFTER乐乎。概念解释:为喜爱某个话题的读者与创作者建立的知识分享交流平台,既能找到相关专业知识的资源,也能与同样的爱好者交流,同时还能发表作品被更多人看到,满足兴趣、和他人进行知识的碰撞也能提升自我。

2.用户角色卡片:用户是常用LOFTER发图片、看图片、发文字的年轻用户,他们比较关心有共同兴趣的人关注什么、发布什么,期待原创的高质量作品,想要完成自我表达和得到群体认同。


Lofter乐乎App的体验创新_第2张图片
用户角色卡片

情感体验目标:好奇体验、兴趣体验、审美体验、社交体验、成就体验、自我体验。

3.发现模块设想:为用户提供高效的检索功能,快速找到高质量感兴趣的话题,并浏览话题主界面优秀作品;向用户提供有趣的话题探索发现模式,日常生成专属美图美句问候,还有消息卡片等;根据数据得到用户需求点,推荐经常浏览话题中点赞、打赏最多的作品,同时也推荐用户关注的人推荐的作品以及作者,扩大用户兴趣爱好圈。体验目标:实现好奇体验、兴趣体验,提升审美体验。

4.学习讨论模块设想:增加摄影课堂、绘画课堂等模式,提供学习交流平台;为用户提供虚拟讨论房间,在不同讨论模式下增加用户对话题知识储备,扩大用户交友圈,提升用户对话题兴趣,体验目标:实现社交体验与自我体验。

5.互动消费模块设想:用户与作者进行更密集的互动,除了之前就有的点赞和评论之外,读者还可以进行打赏、催更等交流方式,同时作者还能开设课堂,进行小范围教学,读者也能邀请作者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阅读和指导。另外开启一种商业模式,如果读者对作者感兴趣,也能向他发起一份约稿请求,填写具体信息,和作者展开商业合作。主要实现社交体验。

6.创作发布模块设想:为创作者提供实在好用的模板、滤镜等功能,让创作变得简单且质量高;提供一种新的快分享创作方式,在24小时内文章即将消失,使创作更有趣且更自由,符合用户心理;为用户设计身份等级的身份标签,鼓励用户多活跃在话题,发布高质量作品。体验目标:实现成就体验,提升自我体验。

五、情境故事:功能模块的交互设计

围绕体验创新的思路,重新构建活动情境,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回避消极因素,并通过故事讲述出来。

1、学习讨论模块的主要情境

(1)虚拟房间的七嘴八舌讨论情境

我是一个新入摄影坑的小白,平时也会用单反拍一些照片传到话题里,这几天看了许多大神们的作品,除了佩服的五体投地之外,我对一个叫沙海的作者的作品情有独钟。其中有一幅摄影作品意境非常美,但是我不确定我是否真的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深远含义。到底画面整体是想表达一种安逸、平和的氛围,还是平淡下静静的悲伤情绪呢?我想和摄影话题里的同好们交流一下,最好有真正懂得的人,或者幸运的话,是沙海本人来回答我的问题。我打开了LOFTER,在讨论模块中找到大厅,进入大厅后我看到了许多正在热烈讨论的房间,但是没有我想要的主题,于是我新创建了一个房间,取标题为“藏海花的内涵”,主题为讨论藏海花的真正含义;我设置了最多50人加入,另外,为了避免无关人员进入,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藏海花的作者是谁?然后我还设置了最佳回答的悬赏金,在房间中等待他人的加入。

文字交互流程和对象:APP打开>进入首页;点击底部导航条中讨论标记>顶部搜索话题>进入大厅,看到许多显示房间号、开始与还未开始的讨论房间(颜色区分)>点击最开始的虚线加号房间,创建新的讨论房间>进入创建界面>设置进入房间问题、房间主题、人数、赏金等等,完成创建后点击确定。


我想请一些朋友参与讨论,于是在房间等待时,点击房间名单中的邀请加号,然后选择我想要邀请的朋友。在系统的推荐下,更多人参与了我们的讨论。在房间界面底下有一排发送消息栏目,我们可以发送文字消息、图片消息。作为房间创建者,我有一些特殊功能,我向各位成员发出置顶消息,希望大家能讨论一下藏海花作品的内涵,然后点击讨论模式中的自由模式,大家开始畅所欲言。

文字交互流程和对象:点击左侧“回到房间”浮标>找到我的房间>进入房间>点击右上角省略号>点击讨论成员>点击成员右侧省略号>点击邀请新成员,可以邀请好友或是让系统邀请大神参与讨论。点击底部灰色方框可以发送消息,房间创始人可以点击右上省略号,选择讨论模式中的自由讨论模式可以开始自由讨论;点击省略号中置顶发言则可以发送置顶消息。


我发现讨论中有些不守规矩的人,他们发一些无关内容、打广告之类的,于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打开房价名单,点右上省略号标志,点击“请出房间”,选择我要“请出”的在房间中无关内容讨论者姓名,然后退出界面。

文字交互流程和对象:打开房间>点击右上角省略号>打开讨论成员>点击右上省略号>房间创立者可以点击请出房间,房间成员可以点击投诉>选择要请出房间的人员,点击确定。


我发现了几个见解比较独到的人,于是点击讨论模式中的发言模式,向房间名单中那几个我觉得比较专业的人发起单独发言邀请,他们接收到邀请后根据顺序依次发言。这时房间中其他人处于安静模式,当发言完之后安静模式解除,又开启自由讨论。

文字交互流程和对象:打开房间>点击右上角省略号>点击讨论模式>在跳出的选择框中选择发言模式>选择邀请单独发言的人。


我们的讨论大致到了尾声,我在一段自由讨论之后告诉大家讨论即将结束,然后选择讨论模式中的总结模式,在跳转的总结页面中向大家说明我认为发言最棒的人,然后将悬赏的大部分给他,剩下的奖励通过抢红包的方式在房间发出去。又继续聊了一段时间,我也加了几个新的好友,大家也渐渐安静下来,我解散了房间,讨论结束了。

文字交互流程和对象:打开房间>点击右上角省略号>点击讨论模式>在选择框中选择总结模式,选择我认为最棒的发言人、分配赏金、总结最佳发言等,确定后消息在讨论组置顶发送。讨论结束后房间主点击右上省略号,点击解散房间,退出房间。


有时候我觉得无聊,想要在摄影话题中的讨论大厅转悠一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房间主题。但是我一下子又找不到什么,于是我点开了了大厅的搜索功能,可以帮助找到我感兴趣的房间。我限定了房间主题为摄影设备、专业程度、房间人数等条件,或者直接根据我上几次进入房间的分类搜索。合适的房间图标被点亮,我在这些房间里搜寻我感兴趣的一间。

文字交互流程和对象:进入讨论大厅>点击上方搜索功能,跳转搜索界面>输入房间限定信息,或者使用历史搜索记录>点击搜索>大厅中符合条件的房间被点亮,用户可以长按查看房间信息,然后申请加入房间。

(2)传花筒的命题传话情境

在努力更新、文章获得高热度之后,我终于被官方认证为高级作者,并且获得文学话题的管理员身份。这段时间话题热度有所下降,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和另外几个管理员决定增加一些互动。我们之前有在话题系统中存档有趣的主题,于是我点击讨论模块的传花筒,进入主界面之后,点击创建话题,进入创建界面,然后选择话题存档或者建立新话题,填写相应的内容限制信息,然后通过系统向在线的圈友发送邀请信息,等待片段创作的完成。

文字交互流程和对象:APP打开>进入首页,点击底部导航条中讨论标记>顶部搜索话题>进入大厅>点击传花筒模块>进入传花筒界面>点击创建>进入创建界面>选择传递的主题、相应限制信息,点击确定>开始传递,等待作品的完成。

我也收到了系统发来的邀请,我是第23个被邀请编写故事的在线用户,我看了一下主题还有之前用户留下的片段文字,看着他们的思路我突然有了灵感,于是奋笔疾书写下了一长串的故事内容,然后确认无误后保存并点击传递,让故事继续传递下去。

文字交互流程和对象:点击传花筒模块>进入传花筒界面>点击消息,查看系统发来的邀请信息>打开邀请邮件,查看大纲和前面的人写的内容后,开始接力写作,写完后点击完成。

经过一轮的信息收集,这个故事的大致框架和精彩内容都有了,最后由几个高级作者将这些内容整合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然后发布出去,在话题中显示,并署名所有参与者,提醒这些作者来看自己参与作品的最终完成稿。在完成作品后,我们意犹未尽,于是开设了一个讨论房间,对文章内容、创意提供者进行邀请,活跃一波话题气氛。

文字交互流程和对象:在消息中可以查看系统发来的消息和历史记录,点击传花筒模块>进入传花筒界面>点击消息>查看传来的传递邮件,将之前所有内容整合成为一篇文章,确认后发布在话题中,系统自动提醒参与者观看。

(3)重要日子聚会情境

对于我们这个圈子的人来说,有些日子是值得铭记、值得我们大家一起缅怀的。LOFTER大多数用户是注重发掘内心情感需求的文艺青年,除了追求美感,他们对仪式感也有微妙的执着。我们这个话题是武侠文学,而就在前几天,金庸先生过世了,这对我们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种打击。有些人心情悲伤,想要找到人倾诉;有些人想要一起回忆大师的作品,或者补一补金庸先生的经典作品;还有些人想要持续关注这方面新闻消息,包括大师友人的吊唁、是否有纪念活动等等。于是,我们都点开讨论首页的聚会模块,首先跳出来的是高级管理员设置的专题聚会图片、聚会主题和一句话简介,然后是一些讨论中心,他们都会标明具体作用,比如致哀、回忆、活动等,进入之后根据相应的标签会有提示能够发送的信息模式,图、文或是都可以。只要关注了这个话题,大家都可以在讨论中心畅所欲言,但是如果言语不当被举报并由管理员核实,就会被踢出话题圈。在重要的日子里,我们相互搀扶,共同前进。

文字交互流程和对象:APP打开>进入首页,点击底部导航条中讨论标记>顶部搜索话题>进入大厅>点击聚会模块>进入专题聚会界面>根据相应标签选择想要进入的专题,加入讨论,专题内容由话题管理者设置,一般具有时效性。

(4)学习小课堂互动情境

平时在话题圈看到这么多大神发充满诗情画意的摄影作品,我一时手痒也想展现自己,但是我的摄影技巧不够,不能得到大家的青睐,于是我想要请摄影达人向我传授摄影、后期处理技巧,无奈生活中这样的老师不好找,于是我进入LOFTER想要在学习课堂找到相应的学习课程。刚好有我关注的一个摄影达人要开课讲解摄影中光影、聚焦技巧,在看了主要介绍之后,我赶紧点击申请加入课程,交了虚拟币等待通过。大神通过了我的申请,并且向我发出了课前热身作业,于是我开始了学习。课堂时间会是每周固定时间,由大神开启直播模式,我们进入课堂,参与人数是一开始规定好的申请人数,然后听大神讲解,又不懂的地方也在休息环节提出来。每次课程之后都有作业,由大神亲自指批改导,我们平时还能在学习组的消息区域中找他交流,也能和同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监督每日学习打卡、完成作业等。在课程结束后,学习小组解散,大神得到赏金奖励深藏功与名,我们得到课程勋章,也学习到了新的技能,提升了自我,也能发布更高质量的作品啦!

文字交互流程和对象:APP打开>进入首页,点击底部导航条中讨论标记>顶部搜索话题>进入大厅>点击学习组模块>进入学习组界面>点击申请加入,在跳转的各个小组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然后申请;点击已加入,可以看到已经加入的学习小组,点击这些小组,可以进入学习界面,有课堂、打卡、作业等方面的学习内容;点击我的成就,可以看到我在学习小组中获得的勋章,领取奖励。


Lofter乐乎App的体验创新_第3张图片
内容框架分析

六、原型设计

(一)板块规划

1、导航条:定位五个模块,包括首页、发现、发布、讨论、我的五部分。

2、首页:包括我关注的人发布的消息和作品,还有一个板块放这些作者推荐的作品以及评论,另外分开一块放用户关注的圈子内容之类。


Lofter乐乎App的体验创新_第4张图片
首页

3、发现:推荐内容,放在一个模块中,根据平时浏览数据推荐作品,还有关注的作者类型推荐;搭配之前设想的,为用户提供任意推荐、快速浏览、每日推荐的创意模式,增加浏览趣味性;可以搜索话题,快速找到喜欢的内容和其他用户贴出来的作品。


Lofter乐乎App的体验创新_第5张图片
发现

4、发布:在导航条中间的发布作品按钮,点击后可以根据发布类型选择文字、图片、长图文、视频、音乐,然后顺着系统指示选择合适的格式、滤镜、配图等等。


Lofter乐乎App的体验创新_第6张图片
发布

5、讨论:可以创立讨论房间、参与讨论,大家交流观点、得到提出者的奖励,碰撞观点,为话题添加热度;传递故事,邀请实时在线人参与创作,话题内成员一起完成作品,最后整合发表,增加趣味性和话题活跃度,促进讨论;聚会模式中,让人们在话题特殊的日子有聚集的地方;在平时也可以参加学习讨论小组,提升自我,增加学习体验,也能认识更多朋友。


Lofter乐乎App的体验创新_第7张图片
讨论

6、我的:我的消息,包括被喜欢和评论的、聊天消息等,还有我发布的作品,我的一些个人信息,我的成就版面。


Lofter乐乎App的体验创新_第8张图片
我的

(二)主要流程和界面

1、讨论模块的流程一:创建讨论房间

Lofter乐乎App的体验创新_第9张图片
创建讨论房间

2、讨论模块的流程二:查看讨论房间名单,邀请好友

Lofter乐乎App的体验创新_第10张图片
邀请好友

3、讨论模块的流程三:创建传花筒

Lofter乐乎App的体验创新_第11张图片
创建传花筒

4、讨论模块的流程四:接受邀请,接力创作

Lofter乐乎App的体验创新_第12张图片
接受邀请


七、界面设计

展示三个高清界面效果图:

1、首页关注人的动态界面


Lofter乐乎App的体验创新_第13张图片
折叠评论部分,让读者关注作品本身,增加悬赏功能,页面更简洁

2、首页关注人的足迹


Lofter乐乎App的体验创新_第14张图片
增加关注人足迹部分,可以设置天数,带有评论,让读者作者距离更近


3、进入APP时每日言,推荐界面


Lofter乐乎App的体验创新_第15张图片
每日言

个人课程总结:

在交互界面设计方法这门课中,我们除了界面制作,我们也接触了不少界面流程设计的思考过程及方法,对我来说受益匪浅。具体而言,主要还是在于三方面吧。

首先,我们接触了很多逻辑流设计方法。从最开始定题,到抽丝剥茧逐步完善每个过程,都是有一条明确的主线推动我们向前。一开始我会大多数参考老师的范例格式,因为刚开始还是有点迷茫,不过随着课程深入和个人的学习,我找到了自己制作APP的逻辑,在开始前几章和老师交流后,逐渐确定我想做的创作型APP的脉络,完成了改良。这时我才发现原来交互设计比我之前想的逻辑性更强,是一步一步都要想清楚的,这样向别人展示自己的作品时才能清晰、明了。

另外,在完成这门课程时,我学会使用了新的软件,丰富了交互设计方法。我们之前学习交互设计时就已经会用PS、Auxture、X-mind等软件,但是这次设计我尝试使用XD进行交互界面原型的设计,发现比之前制作要高效,而且更好用。不过我觉得这些流程和交互稿还是不能完全表达我的想法,由于技术所限,我的文字比制图会更精彩,以后的学习中我也会认真解决这个问题。

还有一点,关于其他。课程只有短短8周,但是就界面交互课来说还是合理的,循序渐进的更新式作业方式也让我觉得可以接受,我觉得其中穿插的一些企业行业交互设计研究的课比较有意思,让人更有兴趣。

这样长文章配图、又十分专业的课让人奋斗,也很有成就感,而且选题是一个我用了四年的软件,因此还是挺感慨的。不知不觉就完成了这些,希望老师能对之前发布的改进感兴趣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Lofter乐乎App的体验创新)